藍蜻蛉
蜻蛉像蜻蜓,但體型比蜻蜓小,蜻蛉顏色豐富多彩,但藍色似乎最為常見。不是平淡乏味的藍色,而是從深鈷藍色到珠寶藍綠色的豐富鮮明的藍。藍豆娘據(jù)說是“最藍的蜻蛉”。
藍色大閃蝶
大閃蝶可在中南美洲看到,雖然并非所有大閃蝶都是藍色的,但藍色從史前時代就頗為引人注意。令人驚訝的是,藍色大閃蝶的翅膀不是真正感官意義上的“藍色”,它們是彩虹色:上表面覆蓋著透明鱗片,鱗片反射光線,形成干涉圖形,讓我們的眼睛和大腦誤以為是藍色。
2004年的電影《藍蝴蝶》讓人們見識了藍色大閃蝶的美麗和奇特。
藍色大龍蝦
有人說藍色大龍蝦出現(xiàn)的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這是不對的,藍色龍蝦——美洲龍蝦的罕見基因變異——在甲殼類動物中出現(xiàn)的概率為二百萬分之一。這讓它們看起來相當酷。
基因變異的龍蝦產(chǎn)生過量的某種蛋白質(zhì),這種蛋白質(zhì)反應(yīng)形成藍色化合物蝦青蛋白,從而使其外殼呈現(xiàn)亮藍色。這對龍蝦毫無幫助,與周圍環(huán)境相比,鮮亮的藍色讓它們更易被食肉動物發(fā)現(xiàn)并捕獵。
藍環(huán)章魚
這種章魚奇特而極具毒性。藍環(huán)章魚將“致命誘惑”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這種小而羞澀的章魚生活在太平洋海域,它們有著致命毒液,并用毒液麻痹小魚和蝦等常見獵物。和很多烏賊和章魚一樣,藍環(huán)章魚皮膚中有光合細菌載色體,當這種動物受到驚嚇或者興奮時,你最好不要惹它們。
藍箭毒蛙
藍箭毒蛙也叫藍色毒鏢蛙。藍箭毒蛙的毒液是通過吃小昆蟲,尤其是有毒昆蟲而獲得的。
這種嬌小而美麗有時能致人性命的兩棲動物,直到1968年從亞馬遜帶回幾個標本后才被科學(xué)家所認識。這種毒蛙是南美洲土著人利用的動物之一,這些動物絢麗藍色皮膚下藏著致命毒素。毒蛙的顏色被認為是對潛在獵食動物的一種警告:吃我你會死!
藍帶鰻
藍帶鰻是鰻魚中的佼佼者。發(fā)育完全的成年鰻魚超過1碼(0.9米)長,能活20年。它們是大名鼎鼎的歐洲鰻的近親,它們還很受擁有大型海水水族館的有錢人的喜歡。在黃邊的映襯下,藍帶鰻格外耀眼。它們似乎是一種古怪的動物,大部分時間藏在海底的巢穴或者水族館的塑料管中。想在自己的水族館中飼養(yǎng)藍帶鰻的人們應(yīng)該意識到它們是很難長期飼養(yǎng)的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