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妮幼年時,英國的街道上幾乎看不到殘疾人,殘疾人通道更是少得可憐。她去看電影時會被擋在門外;坐火車時,她得自己把輪椅扔下火車,再爬出來。
她個性極強。想成為輪椅馬拉松的運動員時,連教殘疾人的教練都找不到。她每年訓(xùn)練五十個星期,即使是在結(jié)婚當天的早上,她也堅持訓(xùn)練。譚妮在公路上訓(xùn)練出過兩次車禍,所幸沒有造成嚴重的后果。我問:“你承受這一切是為了金牌、為了世界第一嗎?”
她答得很簡單:“對我來說,比賽就意味著要拿金牌,這就是我想要做的,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我想要贏?!?/p>
在五屆奧運比賽中,譚妮獲得了十一枚金牌、四枚銀牌、一枚銅牌,創(chuàng)下三十多項世界紀錄。被《衛(wèi)報》稱為“英國最偉大的殘奧運動員”。
2000年,BBC年度體壇風云人物的頒獎晚會上,舞臺沒有設(shè)置滑坡,譚妮無法上臺領(lǐng)獎,直播結(jié)束之后,BBC接到了大量的觀眾投訴。她說:“我想BBC并沒有惡意,只是忘了而已。之后他們立即做出改變,后來我去的每個地方,都有專用通道?!?/p>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每個場館都有寬度超過兩米的坐席,環(huán)繞賽場一周,視野和角度都是最佳,這些坐席只屬于殘疾人。在倫敦交通高峰時極難停車,司機一邊轉(zhuǎn)悠一邊對我們說:“看,每個地方,最外側(cè)、最方便、最大的一個停車位,一定屬于殘疾人。”我們住的小酒店在一個古老而窄小的巷道里,但是有臺階的地方,都有改造的無障礙通道。
對于一個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來說,要進行這樣的全面改造并不容易,這取決于一個國家對于殘疾人的態(tài)度。英國的媒體評論說:“這四十年當中,譚妮·格蕾·湯普森為殘疾人所做的一切,甚至超過了唐寧街的任何一個政治家?!?/p>
譚妮說,她從來沒有想到過改變世界,她只是很自我地想要把自己推往極限,做到最好。但結(jié)果,世界為之改變。
素材運用:她身體殘缺,但比任何正常人更堅定地追求成功;她從不退讓,也不畏縮,在挑戰(zhàn)面前她勇敢得像個神圣的戰(zhàn)士;她不以弱者自居,如果你認為她是弱者,那么你的內(nèi)心從未理解真正的偉大。
話題拓展:弱者與強者、影響世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