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彬,聶登攀,王振杰,劉安榮,薛安
(貴州省冶金化工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2)
赤泥是氧化鋁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種固體廢棄物,生產(chǎn)1t氧化鋁會產(chǎn)生1~2t赤泥[1-2]。隨著鋁工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和鋁礦石品位的降低,赤泥的年排放量逐年增大[3]。國內(nèi)外在赤泥應(yīng)用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也開發(fā)了不少的赤泥制品,但赤泥的利用量對于赤泥儲量來說仍是冰山一角,利用率極低,大量赤泥目前尚無確實可行的處理方法,只得通過筑壩堆存或填海等[4-9]方式作應(yīng)急處理。由于赤泥中含有大量的堿及微量放射性元素,筑壩堆存赤泥時不僅占用了大量土地,還會使土地堿化,并且當(dāng)堿滲入地下后,易污染地下水源,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10]。
如何降低赤泥中的堿含量現(xiàn)已成為國內(nèi)外研究熱點,降低赤泥中堿含量的方法主要有酸法、堿法及水洗法等[11-12]。但因酸法或堿法處理赤泥中的堿時會消耗大量的酸或堿,致使成本過高而無法得到廣泛應(yīng)用;單純用水洗法回收堿時,所回收堿的濃度較低,難以直接利用,無法實現(xiàn)赤泥與堿的綜合利用。本文采用五級逆流浸取法對回收赤泥中的堿進行系統(tǒng)研究,具有堿的回收率高、濃度大、節(jié)能免過濾等優(yōu)點,可實現(xiàn)赤泥與堿的有效分離,為實現(xiàn)赤泥的綜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所用赤泥由中鋁貴州分司氧化鋁廠提供,其成分如表1所示,實驗所用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為試劑級,水為去離子水。
表1 赤泥的化學(xué)成分
混合澄清杯(自行設(shè)計、玻璃廠家訂做)5個,單個外形尺寸φ100mm×150mm,混合杯容積200m L,澄清杯容積500m L;六聯(lián)磁力加熱攪拌器HJ-6一臺;蠕動泵BT600N一臺。
由于赤泥是固體,不便于動態(tài)浸取計量,實驗前須先將赤泥與水混合攪勻,制成漿料。取 2000g赤泥,加1900g水,100g 1%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攪拌至聚丙烯酰胺分布均勻,作為待浸相,此時待浸相中液固比為1∶1,固含量為650g/L。以去離子水為浸取劑,蠕動泵為計量與動力裝置,按如圖1所示聯(lián)接實驗設(shè)備,采用五級逆流浸取法進行實驗。
圖中1#~5#分別代表1#~5#混合澄清杯,由于待浸相中存在大量赤泥顆粒懸浮其中,在浸取過程中待浸相需不斷攪拌,通過調(diào)節(jié)浸取劑進料泵與待浸相進料泵的進料速度即可實現(xiàn)液固比與浸取速度(以浸取劑與待浸相進料速度之和計)等參數(shù)的控制。得到的浸出相用0.1mol/L鹽酸進行滴定,算出堿的浸出率與濃度(堿的濃度按Na2O計)。
圖1 設(shè)備聯(lián)接示意圖
在液固比為2∶1,浸取速度為25m L/m in條件下,考察溫度對堿的浸出率與濃度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見圖2。
從圖2可看出,當(dāng)溫度小于70℃時,浸出相中堿的浸出率與濃度隨浸取溫度的增加而增大;當(dāng)溫度大于70℃后,堿的浸出率與濃度隨著浸取溫度的增加變化不大。在溫度小于70℃時,赤泥中堿的活性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易進入浸出相中,使堿的浸出率與與濃度變大;當(dāng)溫度大于70℃后,堿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不大,使堿的浸出率與濃度不隨浸取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紤]浸取成本、堿的浸出率及濃度等因素,確定最佳浸取的溫度為70℃,在液固比為2∶1,浸取速度為25m L/m in,此時,堿的浸出率為54.18%,濃度為17.72g/L。
圖2 溫度對堿的浸出率及濃度的影響
在溫度為70℃,浸取速度為25m L/min的條件下,考察液固比對堿的浸出率與濃度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見圖3。
圖3 液固比對堿的浸出率及濃度的影響
從圖3可看出,當(dāng)液固比低于3∶1時,浸出相中堿的浸出率隨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大,而堿的濃度隨液固比的增加變化不大;當(dāng)液固比高于3∶1時,浸出率隨液固比增加變化不大,濃度隨液固比的增加而減小。在液固比低于3∶1時,堿的分配比隨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大,導(dǎo)致浸出率隨液固比的增加而升高,而液固比增大導(dǎo)至浸出相的體積增加,雖然浸出率增大,但堿的濃度卻變化不大;當(dāng)液固比高于3∶1時,堿已經(jīng)大部分在浸出相中,分配比隨液固比增加已不再變大,即浸出率不變大,但相比增加時,浸出相的體積增大,致使堿的濃度減小??紤]堿的浸出率及濃度等因素,確定浸取的最佳液固比為3∶1,在溫度為70℃,浸取速度為25m L/m in時,堿的浸出率為74.99%,濃度為17.43g/L。
在溫度為70℃,液固比為3∶1的條件下,考察浸取速度對堿的浸出率與濃度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見圖4。
圖4 浸取速度對堿的浸出率及濃度的影響
從圖4可看出,在浸取速度較慢(小于15m L/min)時,浸取速度對堿的浸出率與濃度影響不大,當(dāng)浸取速度達(dá)到15m L/m in以后,堿的浸出率與濃度隨浸取速度的增大而減小。浸取速度小于15m L/min時,反應(yīng)能夠充分進行,使浸出相與浸余相中的堿達(dá)到平衡,此時浸取速度不會對堿的浸出率與濃度產(chǎn)生很大影響;當(dāng)浸取速度大于15m L/min時,物料交換過快,反應(yīng)不能充分進行,使得堿的浸出率與濃度隨著浸取速度的增加而減小??紤]堿的浸出率與濃度等因素,確定最佳浸取速度為15m L/min,在溫度為70℃、液固比為3∶1時,堿的浸出率為89.18%,濃度為20.38g/L。
(1)當(dāng)溫度小于 70℃時,浸出相中堿的浸出率與濃度隨著浸取溫度的增加而增大;當(dāng)溫度大于70℃后,堿的浸出率與濃度隨著浸取溫度的增加變化不大。
(2)液固比低于3∶1時,浸出相中堿的浸出率隨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大,而堿的濃度隨液固比的增加變化不大;當(dāng)液固比高于3∶1時,浸出率隨液固比增加變化不大,濃度隨液固比的增加而減小。
(3)浸取速度較慢(小于15m L/m in)時,浸取速度對堿的浸出率與濃度影響不大,當(dāng)浸取速度達(dá)到15m L/m in以后,堿的浸出率與濃度隨浸取速度的增大而減小。
(4)最佳浸取條件為:溫度70℃,液固比3∶1,浸取速度15m L/min,在此條件下赤泥中堿的浸出率達(dá)89.18%,浸出相中堿的濃度達(dá)到20.38g/L。
參 與 文 獻(xiàn)
[1] 王家偉,呂常勝,靳學(xué)利,等.赤泥綜合利用評述[J].廣州化工,2012,40(16):41-43.
[2] 伊元榮,韓敏芳,于立安.利用赤泥捕獲 CO2反應(yīng)特性[J].化工學(xué)報,2011,62(9):2635-2642.
[3] 姚萬軍,方冰.拜耳法赤泥綜合利用研究現(xiàn)狀[J].無機鹽工業(yè),2010,42(12):9-11.
[4] 孫道興.赤泥脫堿處理和有價金屬鈦鈧提取的研究[J].無機鹽工業(yè),2008,40(10):49-52.
[5] 王小雨,王曉龍,吳麗梅,等.赤泥多孔材料負(fù)載微生物去除苯酚[J].化工進展,2012,31(9):2031-2035.
[6] 羅道成,易平貴,陳安國,等.用氧化鋁廠赤泥制備高效混凝劑聚硅酸鐵鋁[J].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技術(shù)與設(shè)備,2002,3(8):33-35.
[7] 石莉,王寧,龐程,等.赤泥在建筑材料方面應(yīng)用的研究進展[J].新型建筑材料,2009(1):20-23.
[8] M ishra B,Stdey A,Kirkpatrick D.Recovery of Value- added products from red mud[J].Minerals and Metllurgical Processing,2002,19(2):87- 89.
[9] 李振峰.氧化鋁赤泥堆場滲濾液污染的評價與防治[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2,28(8):37-38.
[10] 張樂觀,王國貞,段璐淳.水洗處理赤泥初步脫堿[J].無機鹽工業(yè),2011,43(2):57-59.
[11] 王國貞,張樂觀,朱泮民,等.赤泥堿回收的初步研究[J].無機鹽工業(yè),2011,43(4)55-57.
[12] 張亞莉,劉祥民,彭志宏,等.鈉硅渣濕法處理工藝-堿回收工藝研究[J].礦冶工程,2003,23(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