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娜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急性腦梗死中的應用進展
王偉娜
糖化血紅蛋白;急性腦梗死;檢測;應用
急性腦梗死是腦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腦梗死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是腦血管壁病變,以動脈粥樣硬化所導致的血管壁病變最為常見。研究表明:血糖代謝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糖化血紅蛋白異??梢苑从逞谴x的異常,所以糖化血紅蛋白可以作為急性腦梗死的一項檢測指標,對于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診斷治療及預后判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臨床化學協(xié)會(IFCC)定義:糖化血紅蛋白(HbA1c)化學結構通常為具有一個特定6肽的血紅蛋白分子,是葡萄糖和血紅蛋白β鏈N末端纈氨酸(Val)(βN-1-去氧果糖基血紅蛋白)的一個穩(wěn)定加合物[1]。HbA1c是人體紅細胞內(nèi)的血紅蛋白在高糖(如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或1,6-二磷酸果糖)的作用下緩慢連續(xù)的非酶促糖化反應的產(chǎn)物[2]。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過程是不可逆的,它的合成速率與紅細胞中糖的濃度呈正比,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處于較高水平時,人體中HbA1c含量也會相對增高,積累并持續(xù)存在于紅細胞120 d生命周期中,在紅細胞衰老死亡之前,HbA1c也會保持相對不變。因此HbA1c反映的是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2.1 糖化血紅蛋白能鑒別糖尿病性與非糖尿病性急性腦梗死 糖尿病是急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已被廣泛研究證實。腦梗死急性期血糖升高并不少見,其原因可分為糖尿病性與非糖尿病性。糖尿病性血糖升高出現(xiàn)在腦梗死發(fā)生之前,而非糖尿病性可由應激性、輸液及藥物等原因引起,以應激性為多見[3]。糖尿病性高血糖與應激性高血糖易于混淆,正確區(qū)別兩者是腦梗死搶救的關鍵,所以尋求一個不受外界環(huán)境、疾病等因素的影響,且較穩(wěn)定的檢測指標對于伴血糖升高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早預測、早治療及預后判斷具有重要意義。
因HbA1c反映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測定不受臨時血糖波動的影響;應激性血糖升高常表現(xiàn)為一過性血糖升高,隨原發(fā)病恢復可在1~7 d恢復正常故不會引起HbA1c水平的增高,所以HbA1c可用于區(qū)分糖尿病性與非糖尿病性腦梗死[4-5]。應激性血糖增高是由于丘腦損傷引起不同程度的腦水腫,使機體處于高度應激狀態(tài),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tǒng)促進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胰高血糖素的大量分泌,使血糖升高。高血糖通過多種途徑直接參與對細胞和血管的損傷,使腦缺血過程中無氧酵解增加,乳酸蓄積,最終導致腦梗死病情加重,預后差[6]。熊潔等[7]的研究發(fā)現(xiàn),空腹血糖水平增高而HbA1c水平不增高的腦梗死患者與應激反應有關,對于這類患者抗腦水腫等治療更為重要。林良武等[8]通過檢測82例血糖增高性腦梗死患者和24例腦梗死應激性血糖增高患者的HbA1c結果顯示,血糖增高性腦梗死組的HbA1c比腦梗死應激性血糖增高組的HbA1c明顯升高。
2.2 糖化血紅蛋白參與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 HbA1c是急性腦梗死患者的一項獨立危險因素已被證實,可作為急性腦梗死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生化標記物[9]。血糖代謝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除可引起大血管并發(fā)癥外,亦可引起微小血管并發(fā)癥,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性視網(wǎng)膜病變等,在我國更易引起糖尿病性腦梗死[10-11]。研究發(fā)現(xiàn),腦梗死患者糖代謝異常的患病率非常高,急性腦梗死合并糖尿病者占31.2%[12]。腦梗死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的特點,已成為我國第一位死亡原因,而糖尿病是急性腦梗死的第二位高危因素,可見血糖水平與急性腦梗死的關系密切[13]。
HbA1c參與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生機制包括[14]:(1)高含量的HbA1c會使氧離曲線左移,血紅蛋白攜氧能力下降,造成組織缺氧,引起腦細胞損害;(2)高濃度的HbA1c使紅細胞的變形能力減弱,增加紅細胞對血管內(nèi)皮的黏附性,引起全血黏度增高;(3)HbA1c可以激活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及體內(nèi)的氧化反應,還會與細胞外基質(zhì)發(fā)生交聯(lián),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4)較高含量的HbA1c到達血管內(nèi)皮下引起膠原纖維間過度的共價交聯(lián),激活凝血因子,同時增加蛋白激酶和血栓素A2的水平,使血栓調(diào)節(jié)素減少,造成血管收縮和血栓形成。研究發(fā)現(xiàn)[15]進展性腦梗死患者常伴有HbA1c增高,目前HbA1c已作為進展性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方振輝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高濃度HbA1c可加重腦組織的損傷和腦水腫,使進展性腦梗死患者壞死的腦組織面積擴大、病死率及病殘程度呈增高趨勢。研究發(fā)現(xiàn)[17]缺血性卒中前的HbA1c控制越差,發(fā)生卒中時臨床癥狀越重,發(fā)生進展性卒中率越高。隨著血管影像學檢查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HbA1c高的患者常累及多支顱內(nèi)腦供血動脈,病變程度較重,導致腦血流儲備能力下降,腦卒中引起病情相對較重且易進展。由此可見高含量HbA1c不僅是高血糖對機體損害的一個重要觀察指標,其本身也是參與腦梗死事件發(fā)生的主要因素。
2.3 糖化血紅蛋白的高低與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相關 研究發(fā)現(xiàn)HbA1c水平越高,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越高,病情越重,預后越差,很多文獻均有類似報道[18-19]。顧獻忠等[20]通過對225例老年腦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測定其HbA1c水平,并對其與梗死灶大小及預后的關系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HbA1c≤6%時梗死灶為(10.2±1.1)cm3,HbA1c≤6.9%時梗死灶為(10.8±1.5)cm3,HbA1c≤7.9%時梗死灶為(15.3±2.1)cm3,HbA1c ≥8.0時梗死灶為(23.1±1.9)cm3,即腦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HbA1c越高,梗死面積越大,病情越重。葛慶波等[21]研究發(fā)現(xiàn)HbA1c含量越高,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越高,梗死灶個數(shù)越多,肢體偏癱失語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越嚴重,越易發(fā)生并反復發(fā)生腦梗死事件。王志英等[22]通過對14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的HbA1c進行研究顯示,HbA1c≥9.0%時,治療前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為(34±6)分,治療后為(30±5)分;當HbA1c<9.0%且≥6.5%時,治療前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為(29±5)分,治療后為(25±5)分;HbA1c在正常范圍即4.5%~6.5%時,治療前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為(22±5)分,治療后為(18±6)分,充分說明急性腦梗死患者HbA1c越高,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越高,病情越重,預后越差。畢小麗等[23]的觀察發(fā)現(xiàn),入院時患者HbA1c水平與腦梗死病情嚴重程度及其治療后3個月的預后均存在一定的正相關趨勢,HbA1c越高則急性腦梗死發(fā)病時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就越高,提示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且平時血糖控制較差,則腦梗死發(fā)病時病情越嚴重,其預后越差;反之HbA1c正常則提示患者無糖尿病病史或即使有糖尿病病史但血糖控制水平較好,腦梗死發(fā)病時病情就會相對較輕,其預后也會相對較好。
[1] 嚴芝光.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技術與臨床應用進展[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6):714-716.
[2] 康慧,姜兆玲,張秀玲.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9,14(2):118.
[3] 查賢強.急性腦梗死與糖化血紅蛋白,血糖相關性的研究[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0,31(9):689-691.
[4] 黃冬云,許文景,陳軍,等.應激性高血糖的發(fā)生機制[J].臨床薈萃,2011,26(6):536-537.
[5] 陳新瑤.腦梗死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的臨床價值 [J].吉林醫(yī)學雜志,2013,34(8):1403-1404.
[6] 馬慧,朱勇,王衛(wèi)華,等.急性腦粳死患者糖代謝水平與預后的關系[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31(3):220-222.
[7] 熊潔,韓為全.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在急性腦梗死中的應用 [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10):604-606.
[8] 林良武,李劍民,陳偉丹,等.腦梗死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的臨床意義[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15(6):767-768.
[9] 楊繼黨,林清原.糖化血紅蛋白及高敏C反應蛋白與腦梗死急性期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13,12(3):286-288.
[10] Fyoodorova MZ,Klochkova GN,Ankudinov IV.Microrheology disor-ders and biochemical correlat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itial manifestation of hypertension[J].Bull Exp Biol Med,2008,145(2):188-190.
[11] Park JH,Woo SJ,Ha YJ,et al.Macular capillary blood flow in patients with diffuse diabetic macular edema without vitreomacular traction[J].Ophthalmic Res,2009,42(2):73-80.
[12] 董智強,曹立梅,陳旭.急性腦梗死患者糖脂代紊亂的臨床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2):106-109.
[13]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缺血性腦卒中二級預防指南撰寫組.中國缺血性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二級預防指南2010[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0,43:154-160.
[14] 張敏,劉恒方.非糖尿病性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液糖化血紅蛋白檢測[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47(4):505-507.
[15] 張琴,白玉芝,王晶,等.糖化血紅蛋白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6):610-611.
[16] 方振輝,俞雯雯.糖化血紅蛋白與進展型腦梗死的關系[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1,25(6):136-137.
[17] 馬建剛,高陽,張慧儒,等.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預后的相關性[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1,19(5):381-383.
[18] 許惠根,王偉佳.55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意義的探討[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11):1392-1394.
[19] 成紅學,李彩虹,邵春香,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液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9,12(13):52-53.
[20] 顧獻忠,張慧儒,馬素偉,等.老年人腦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腦梗死體積大小的關系[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2):143-144.
[21] 葛慶波,羅巧云,李靜,等.糖化血紅蛋白與急性腦梗死發(fā)病關系的臨床研究[J].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10,9(7):715-718.
[22] 王志英,徐志松,楊國軍.糖化血紅蛋白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13):2376-2377.
[23] 畢小麗,胡建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急性腦梗死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及其預后的相關性[J].廣東醫(yī)學,2013,34(4):564-566.
071000 河北 保定,解放軍252醫(yī)院檢驗科
R 446.1
A
1004-0188(2014)04-0457-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4.047
2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