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海
九旬老人酷愛放風箏
◎周一海
“10年前,他走路總是駝著背,踱著碎步,腿搖晃得厲害,看起來身體很不好。你看他現在走路變得昂首挺胸了!”談起杜光久的改變,他的朋友如此感嘆。這10年間,杜光久就做了一件事——放風箏!
“哎呀,他老人家(杜光久)很厲害,90歲了還天天放風箏,身體好著呢?!痹趶V西桂林甲天下廣場,風箏愛好者都很敬仰杜光久。
近日的一天早上,筆者在桂林甲天下廣場見到了戴著墨鏡、帽子,腰板挺直放風箏的杜光久。他邊放風箏邊跟筆者聊起了他的改變。杜光久年輕時曾落下頸椎病,癥狀嚴重時頸部僵硬,整個脊椎疼痛難忍。
2003年,杜光久開始每天早起放風箏,每次堅持放兩個小時。沒想到放風箏真的給他的身體帶來了改變。頸椎病的癥狀明顯緩解很多,現在基本不疼痛了。
杜光久80歲時才加入到桂林市風箏協(xié)會,他也是協(xié)會中年紀最大的成員。
剛進入協(xié)會時,杜光久像一名學生一樣向“前輩”討教,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不僅腦子更靈活了,身體也越來越好。
杜光久告訴筆者,別小看了放風箏,那可是一項健身娛樂相結合的運動。放風箏時需要動用手、腕、肘、臂、腰、腿等各個部位,使全身得到鍛煉。從引飛風箏開始,人體各部位都在不停地運動著。尤其是春季,由于冬天人們久居室內而氣血積郁,所以春天來時人們應多進行戶外運動,可使氣血循環(huán)加快,促進新陳代謝,有利于健康。
在風力十足的時候,拿起風箏的提線逆風向前跑,直到感覺風箏線有拉力、風箏向上爬升時,再停下來慢慢放線。
當風力不夠時,快速向后收線。若風箏有下降的趨勢,必須迅速收回一部分風箏線,直到風箏能在天空挺住不下墜。
風箏飛翔穩(wěn)定時,可把風箏線系在樹干或物體上,任其飄浮。而在風向及風力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則必須隨手操縱。
當風力突然轉強,風箏搖擺而傾斜度過大時,將有翻轉栽落的危險,這時有兩種控制方法:一是迅速放線,二是迅速向前奔跑數步,均可緩和其擺動的強度。有時風力停頓,風箏向下墜落,要將風箏輕抖數下或迅速向后奔跑,如果后退無路,迅速收線也可。收回風箏時,盡量遠離有高大樹木的地方,以免風箏落下時掛在樹上。
放風箏還要注意安全,例如在機場旁、電線桿附近、火車道旁、高樓頂或閃電時,絕對不可以放風箏。如果風箏線因某種原因斷掉的話,要將斷線全部回收,否則斷線很可能會成為別人行走或是騎車時的傷人利器。最后,別忘了戴上一副時髦的太陽鏡!
杜光久最后笑呵呵地說:“剛開始放風箏時,只能慢慢挪動,只要保證風箏不掉下來就可以了,后來可以做一些跨度比較大的運動了。這個運動比較適合我們老年人,而且我們大家相互鼓勵,互相幫助,在這里我得到了友誼,我覺得很開心,會一直放下去的!”
責任編輯/鄒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