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小茹
以怎樣的文明代價回歸繁榮之路品讀薩克斯的《文明的代價》
■ 董小茹
書名:《文明的代價:回歸繁榮之路》
作者:【美】杰弗里·薩克斯 著
出版: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始于2008年的一場全球金融危機給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帶來深刻調整,為此有大量文章分析這場危機產生的原因,也催生了許多有影響的專著新書,著名全球發(fā)展問題專家杰弗里·薩克斯的《文明的代價》是其中之一。
杰弗里·薩克斯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著名全球發(fā)展問題專家,哈佛大學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前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的高級顧問,被認為是“休克療法”之父。他29歲時成為哈佛大學經濟學終身教授?!稌r代》周刊稱他“可能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學家”。出版有《貧窮的終結:我們時代的經濟可能》、《共同財富:可持續(xù)發(fā)展將如何改變人類命運》等重要著作。
薩克斯本人自稱“臨床經濟學家”。《文明的代價》一書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直指美國“病灶”,第二部分作者針對美國“病灶”對癥開出“藥方”。
其慣長的“臨床技巧”卻是指向了美國的傲慢與揮霍。作者并沒有關注2008年美國銀行體系崩潰的細節(jié),而關注衰落所告訴我們的當代美國資本主義本身。
薩克斯在書中,闡明了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如何被低劣的意識形態(tài)、種族主義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由所謂充分自由而產生的巨大既得利益的慫恿和誹謗。薩克斯致力于恢復人們在若隱若現(xiàn)的曙光中搖擺不定的信念,致力于恢復人們對經濟的信心、對美利堅的信心以及對全人類的信心。該書的出發(fā)點是,經濟學是一門背負著減少貧困、幫助大多數(shù)人走向更美好生活的具有道德訴求的學問。而這一點,正如馬歇爾在其經典著作《經濟學原理》中所提到的,經濟學是“研究人類中的一大部分墮落的原因的學問”。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的緒論中認為,人們的“身體、精神和道德方面的不健康”,貧困是主要原因。由此可見,他在人的身心健康與否和經濟狀況之間建立了一種對應關系。因此,他認為“貧困毀了窮人,研究貧困的原因實際上就是研究人類中的一大部分人的墮落的原因”。
薩克斯就此認為,對整個社會或全球而言,經濟的成功需要一個好政府:對內關注效率和公平,對外關注競爭與合作,重視基礎設施、教育、激勵機制、收入分配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問題。
薩克斯在這本書中給美國診斷出的病癥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就業(yè)困難;基礎設施衰??;儲蓄崩潰;教育水準落后;社會日益不平等;醫(yī)保費用飛漲;企業(yè)缺失誠信。薩克斯將這些歸因于“自由市場的謬誤”,認為其導致了“華盛頓不再關心公共目標”,導致收入向最富人群傾斜的“新的全球化”。其實,大部分美國人中的確存在這種共識:收入差距太大;政府須盡力為所有孩子提供好的公立學校;稅收應該支持嬰幼兒早期培育和失業(yè)者的職業(yè)能力培訓;聯(lián)邦政府有責任使醫(yī)療保障覆蓋全美國人民等。而支持政府“通過對富人加重課稅以重新分配財富”的人數(shù)比例在不斷上升。
因此,在診斷了美國社會的種種弊病后,薩克斯開出的“藥方”,直指未來10年的8個經濟目標:提高就業(yè)和工作生活的質量,提高教育質量并增加受教育機會,減少貧困,避免環(huán)境災難,平衡聯(lián)邦預算,改善治理,國家安全,提升美國的幸福和生活滿意度。而這些目標要兼顧預算的合理,因此,薩克斯呼吁對富人課以重稅以及大幅削減國防開支。
而要推行那些雄心勃勃的“藥方”,薩克斯則倡導“高效政府的七個習慣”。政府必須設定明確的目標和基準;調動專業(yè)知識;制定長遠計劃;放眼將來;削弱企業(yè)游說的勢力;重建公共項目的公共管理;將項目的具體操控分散到各州的同時保留中央的稅收征管。薩克斯對政府責任的反省除了技術性的,還有一個焦點,那就是呼喚政府公共責任的回歸。由此引起人們思考的是,到底什么樣的政府算大,什么樣的又算小呢?厘清政府責任的邊界究竟在哪里。總之,在一個外部要素條件不斷變化的時代,一成不變的政府不可能真正做到隨機應變。
總之,薩克斯在書中指出了富裕的美國正陷入新的迷茫:政府公共責任缺失,精英群體扭曲,人們沉湎于消費與娛樂的狂歡之中。而他在書中已經表達的是,國家回歸繁榮,就是要尋找到一條能夠給人們真正幸福的路徑。他呼吁道德歸位,認為美國經濟危機的根源深處,是一場道德危機。在美國的政治和經濟精英階層中,公民美德正在衰退。如果富裕和權力階層不能對社會其他人或世界其他地區(qū)、人民做到尊敬、公平和誠實,那么一個僅由資本市場、法律和選舉組成的社會是遠遠不夠的。如果無法重建社會道德責任感,那么所謂有意義和持久的經濟復蘇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