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竇翊明
敦煌畫師
攝影/竇翊明
在西安大唐西市的絲路風情街上,兩個按照1∶1的比例復制的敦煌莫高窟第45窟和第220窟的石窟已經(jīng)籌備了數(shù)年,它們正默默地、安靜地等待綻放。如敦煌莫高窟一樣,它們也是面東而開,窟內(nèi)三面墻壁上都有精美的滿幅壁畫。這些畫作與莫高窟里對應石窟內(nèi)的壁畫完全一樣,甚至還將原窟內(nèi)一些已經(jīng)剝落或者無法辨認的內(nèi)容進行了復原再現(xiàn)。
畫家楊東苗是這些壁畫的起稿人和創(chuàng)作者。她出生于古城西安的一個敦煌藝術之家,父親是中國第一代敦煌藝術家,她自幼受父親的影響,對敦煌壁畫有著很大的熱情。很小就接觸到敦煌壁畫藝術的她一直有個心愿,那就是要復原敦煌壁畫,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些世界級的藝術瑰寶。
壁畫的復原工作復雜、繁瑣。此次楊東苗在復制敦煌壁畫時先依照畫本畫出素描、白描稿,然后掃描進電腦里,在電腦中進行無縫拼接,再由出圖機出圖后拓印到墻壁上,最后畫完并填好色的壁畫再由起稿人將線條全部勾勒一遍,以保持畫風統(tǒng)一。
1.白描手稿是壁畫復原工作中最細致的部分,精益求精的楊東苗有時需要借助放大鏡才能完成。
2.在填色之前,要先將壁畫的白描手稿拓印到墻壁上。楊東苗的丈夫金衛(wèi)東負責為妻子的“壯舉”做后勤保障,搜集原始畫樣、翻閱史料文獻、整理白描手稿、磨制礦石顏料等都是金衛(wèi)東的工作,有時他還會親自為墻面上的壁畫底稿填色。
3.繪制墻面底部的壁畫時,為了保證畫工精美,年輕的畫師常席地而坐。
4.午飯是在喧鬧的大排檔吃的,畫師間的談話依然離不開靜若蓮花的壁畫。
5.在楊東苗的畫案旁有一個置物架,上面擺放著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和五顏六色的礦石塊。金衛(wèi)東說繪制這兩個窟里的壁畫時使用的顏料十分考究,除了高級的國畫顏料外,他們還自己研磨礦物質顏料。幾十種顏料的排列組合最后都匯聚成壁畫上精美絕倫的色彩。
6.堅持用手工研磨礦物質顏料,不僅是畫師對壁畫的尊重,也是對創(chuàng)作品質的堅持。
7.四位畫師完成一面約16平方米的壁畫的填色工作要歷時兩個多月。楊東苗按照四人的強項分工,讓他們分別負責為飾品、山水、建筑、服飾著色。楊東苗說復制敦煌壁畫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必須沉下心來創(chuàng)作,畫師的筆和思想要統(tǒng)一才能給創(chuàng)作注入靈魂,才能畫出神韻,作品才會“活”過來。
8.收工后,美女畫師在未完成的壁畫前自拍,記錄下一天的勞動成果。
9.天然礦石的飽滿色彩是化學顏料無法達到的。這不僅是因為礦物質顏料不易掉色、保存時間久,更是因為這些顏料特有的光澤會讓壁畫更加有生命力。
10.在楊東苗的畫筆下,石窟內(nèi)的壁畫豐富多彩,壁畫上人物優(yōu)雅的姿態(tài)、柔美的線條、考究的服飾、艷麗的色彩都讓整個石窟流光溢彩。
11.夜已深,夫妻二人還在為心中最美的敦煌壁畫而忙碌。金衛(wèi)東預計,再有一個月兩座石窟的壁畫就能全部完成,屆時絲綢之路上的“世界藝術寶庫”就能穿越時空,與西安人民來一次美好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