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巒松
(玉田縣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河北 玉田064100)
我院于2008年2月~2012年5月采用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切除(PKRP)及氣壓彈道碎石術(TULT)一期治療前列腺增生(BPH)并膀胱結石患者33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33例,年齡55~83歲,平均70.2歲。病史3個月~12年。主要癥狀包括:夜尿增多,排尿困難,尿潴留,血尿。膀胱單發(fā)結石8例,多發(fā)結石25例;結石長徑<2.0cm 21例,2.0~3.5cm 12例;BPHⅠ度(20~25g)5例,Ⅱ度(25~50g)13例,Ⅲ度(50~75g)12例,Ⅳ度(>75g)3例。術前常規(guī)查泌尿系彩超,膀胱殘余尿量(PVR)、直腸指診、血清PSA或經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及IPSS。術前IPSS為(26.3±5.4)分,PVR(176.5±62.7)ml。27例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腎功不全、腦梗死、慢性支氣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氣腫之一種或多種。
1.2 治療方法 連續(xù)硬脊膜外腔麻醉下取膀胱截石位,鏡下觀察前列腺各葉、膀胱內結石情況,根據情況決定先處理膀胱結石或切除增生腺體。采用英國Gyrus公司的等離子切割、內窺鏡系統(tǒng),以生理鹽水作沖洗液,壓力70~80cmH2O。選用鏟狀電切環(huán),電切功率200W,電凝功率100W。以側葉增生為主者,在6點方向切標志溝達外包膜,沿精阜近側及側葉增生腺體前緣做環(huán)狀黏膜切開,推切法找到增生腺體與外包膜之間隙,分別逆行剝離兩側葉至膀胱頸口,使腺體如指環(huán)狀從外包膜上剝離(僅11點→2點處懸吊于膀胱頸口),最后深挖式切除被剝離的腺體。中葉顯著增生者,在5、7點處切2條標志溝達精阜近側,于精阜近側橫行切開黏膜,推切法將中葉逆行剝離至膀胱頸口,再剝離兩側葉。對于BPHⅠ度者,采用電切法(不用剜除術)。Ellik沖出組織塊。改用18F腎鏡(22.5F電切鏡鞘)行氣壓彈道碎石術,將結石碎成5mm以下碎屑,Ellik沖凈碎石屑。對于BPHⅢ~Ⅳ度者,如因出血影響視野和電切速度,行膀胱穿刺造瘺,引流灌洗液。凡行膀胱穿刺造瘺者,在氣壓彈道碎石前置入18F尿管(氣囊充水15ml)引流灌洗液,去掉穿刺針鞘,以防碎石屑從膀胱造瘺口沖出。術后留置20F~22F三腔硅膠尿管。術后膀胱沖洗,尿管留置2~3天后拔出。
1.3 觀察指標 包括手術時間、IPSS、殘余尿量和結石清除率。
全部患者均同期完成經尿道前列腺切除和彈道碎石術,沒有輸血及電切綜合征發(fā)生。2例術后出現尿道外口狹窄。BPHⅠ度5例,采用普通電切法;BPHⅡ~Ⅳ28例,采用前列腺剜除術。手術時間57~186min,平均(93±24)min;切除前列腺重量5~88克,平均52克。術后1個月IPSS、PVR分別為(7.6±3.3)分和(15.4±6.5)ml,與術前比較差異顯著(均P<0.01)。結石清除率100%。術后膀胱沖洗時間24~48小時,術后3~5天拔掉尿管。術后隨訪7~32個月,無膀胱結石復發(fā)。術前IPSS評分、PVR與術后1個月比較結果見表1。
表1 術前IPSS評分、PVR與術后1個月比較(±s,n=33)Table 1 IPSS score and PVR before and 1month after operation
表1 術前IPSS評分、PVR與術后1個月比較(±s,n=33)Table 1 IPSS score and PVR before and 1month after operation
注:與術前比較,①P<0.01
時間 IPSS(分) PVR(ml)術前26.3±5.4 176.5±62.7術后1個月 7.6±3.3① 15.4±6.5①
BPH并發(fā)膀胱結石發(fā)病率可達10%以上[1],治療原則是手術除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組織外,還要去除膀胱結石。同期腔鏡治療BPH并發(fā)膀胱結石的文獻報道較多,但手術步驟常是先處理膀胱結石,然后再切除前列腺組織[2~7]。在臨床中我們發(fā)現,先處理膀胱結石,后切除增生前列腺,常不利于提高手術效率。原因:①BPH對碎石有一定影響。一些前列腺中葉增生顯著突入膀胱內,或者伴有膀胱頸明顯抬高時,不利于碎石取石操作,甚至尋找結石困難。②鏡下視野清晰度也是碎石的關鍵。鏡鞘常易引起體積大的前列腺表面黏膜出血,使視野不清,影響碎石操作,導致手術時間延長,這對年老體弱及有心肺并發(fā)癥的高?;颊咴黾恿耸中g風險。為此,我們術中依情況采用如下處理方法:①如膀胱結石數量少,體積小(<1.5 cm),鏡下視野清晰,操作方便時,可先碎石取石,再行前列腺切除。②對前列腺體積大、黏膜易出血、中葉增生明顯突入膀胱內、膀胱頸抬高等碎石操作困難時,先切除前列腺組織,然后再行膀胱碎石取石。我們體會,這樣順序的優(yōu)點是:先切凈前列腺后,不再出血,視野清楚;膀胱三角區(qū)和膀胱頸容易顯露,為膀胱碎石取石創(chuàng)造條件,可明顯縮短整個手術時間,降低術中風險。
在手術過程中,我們體會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對于Ⅰ度增生前列腺,因前列腺體積小,出血少,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采取普通電切即可,不必常規(guī)采用前列腺剜除法。②對Ⅱ~Ⅲ增生的前列腺行剜除術,可顯著縮短手術時間并減少術后復發(fā)。③體積大的前列腺尖部常超過精阜,手術盡可能切凈前列腺尖部,依前列腺尖部大小切成“W”或w形,無損傷尿道括約肌的可能,術后排尿改善更理想。本組無一例出現尿失禁。文獻報道,解剖性徹底切除尖部前列腺有積極臨床意義[8]。④由于前列腺切除完成后,視野通常很清楚,經尿道膀胱碎石時,不必持續(xù)灌注沖洗液,保持膀胱適當的充盈即可(200~250ml),這樣既可避免結石被水流沖洗不易固定,造成碎石困難,也能防止沖洗時間過長出現TUR綜合征,病人體溫降低,膀胱穿孔。但在碎石過程中,細小碎石末常呈霧樣擴散,使膀胱內灌洗液渾濁,視野不清。對此我們鏡下間斷性灌洗膀胱,或間斷性Ellik沖洗,能保持視野清晰。⑤我院應用等離子電切,切割時止血效果好,視野清楚,對外科包膜有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加以生理鹽水作為沖洗液,均有助于減少TUR綜合征發(fā)生。碎石應用18F腎鏡,22.5F電切鏡外鞘,直徑5mm以下碎石屑,均可沖洗出來。氣壓彈道碎石效率可靠,經濟實用,損傷小,便于基層醫(yī)院推廣。⑥術中對于體積大,易出血的前列腺,采取膀胱穿刺造瘺術引流灌洗液,在前列腺剜除后,拔掉穿刺針鞘置入18F尿管(氣囊充水15ml),可防碎石過程中細小碎石屑從膀胱造瘺口沖出,造成膀胱周圍感染。本組有5例采用膀胱穿刺造瘺術,有助于提高手術效率,縮短手術時間。⑦注意患者保溫。我們于病人臀下放置C-型臂塑料無菌保護套,并用腦科粘貼手術巾從會陰水平向下粘牢,可防止灌洗液滲入患者背下的手術床墊,造成患者體溫快速降低。本組病例均一次性同期完成經尿道前列腺切除和彈道碎石術,手術時間57~186 min,平均(93±24)min,IPSS由術前(26.3±5.4)分降為(7.6±3.3)分(P<0.01),殘余尿量由術前(176.5±62.7)ml降為(15.4±6.5)ml(P<0.01),結石清除率100%,說明手術步驟安排合理,手術方法得當。
PKRP結合氣壓彈道膀胱碎石術是同期治療BPH并發(fā)膀胱結石的有效方法;依情況先行PKRP,再行氣壓彈道膀胱碎石術可提高手術效率。
[1] 吳階平.吳階平泌尿外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144.
[2] 沈 俊,汪柏林.TURP聯合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并發(fā)膀胱結石26例分析[J].重慶醫(yī)學,2009,38(15):1926-1927.
[3] 楊永奎,孫治昆.經尿道同期治療前列腺增生并發(fā)膀胱結石[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9,4(23):48-49.
[4] 盛旭俊,朱英堅,齊 雋,等.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結石三種腔內碎石方法比較[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7,22(7):497-499.
[5] 孫 明,劉學鋒,吳 斌,等.良性前列腺增生并發(fā)膀胱結石的治療體會[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8,14(9):848-850.
[6] 張衛(wèi)國,金偉紅.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結石的腔內治療[J].中國內鏡雜志,2008,14(3):271-273.
[7] 郭建功.前列腺增生癥并發(fā)膀胱結石的同期治療[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8,14(5):20-21.
[8] 湯曉暉,宋 武,趙淮平,等.100例高齡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患者的術后護理體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9,18(3):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