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富崗
提起張云羲,在古城很少有人不知道的。老先生的書法遠溯“二王”,中取顏、柳,后習王鐸、鄭燮、何紹基,博采眾長又自成一體,用筆遒勁灑脫,取勢恣肆雄渾,結(jié)體嚴謹奇崛,章法錯落有致,二十歲就已有“古城秀筆”之譽??伤磺舐勥_,淡于浮名,一直以教學授館為生;時下已七十有三,身體還算硬朗;平時很少外出走動,只喜在家中種花草、讀詩書。
這次賀知縣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劉師爺去求幾幅張云羲的墨寶。
這差事還真讓劉師爺作了難。若換作其他人的字都好說,就是省里、京城哪位大名家的字,劉師爺也能想辦法弄回幾幅來。可這位張云羲的字從來不賣,哪怕你搬座金山銀山,照樣會被拒之門外。還有,張云羲贈字從來不看來人的身份,越是達官貴人去求字越可能碰釘子;有時求字之人窮困潦倒,他反倒會揮毫潑墨,慷慨相贈。
難歸難,知縣大人交辦的差事又不能不辦。劉師爺沒有直接去找張老先生碰釘子、討沒趣,而是在城里大大小小經(jīng)營字畫的店鋪里轉(zhuǎn)悠,什么翰墨軒、古香齋,劉師爺都逛了個遍。店鋪里掛有張云羲墨寶的倒是有那么幾家,可是老板們卻是眾口一詞:“張老先生的墨寶是本店的門面,再說了,是向老先生保證過的,絕不會拿他的字去賣錢,所以斷不能賣?!?/p>
一晃幾日過去了,劉師爺向賀知縣訴苦:“求張云羲的字和求東海夜明珠沒什么區(qū)別,幾乎是磨破了嘴皮子,也沒能……”
賀知縣笑了:“真比求東海夜明珠還難?你看我這里怎么已有了兩幅?”說著賀知縣取出兩幅畫軸。
見劉師爺驚奇地瞪著兩眼,賀知縣又笑了:“現(xiàn)在你就和我一起去見見老先生?!眲煚斱s緊沖外面喊了聲:“備轎?!?/p>
賀知縣卻道:“不,步行?!?/p>
張老先生住在城西。幾間草屋,一個小院。
賀知縣推開院門,見一位老人須發(fā)皆自,急忙屈身行禮。
寒暄幾句之后,賀知縣道:“先生的賢名譽滿古城,在下十分敬重。此次受京城石大人之托,專程來拜見先生。您有何吩咐只管講。”
賀知縣所說的“京城石大人”指的是朝中的石松亭石大人,賀知縣原是石松亭的門生。且說石松亭年幼時家境貧寒,而張云羲當時是他的老師,不僅教他讀書識字、吟詩作賦,還曾在生活上給了他不少幫助。石松亭自幼聰明,且讀書刻苦,后來高中榜首入朝為官,仕途一直順暢,直至顯位。石松亭飛黃騰達了,自然忘不了恩師張云羲。以前曾多次差人或?qū)憰艈柪舷壬泻卫щy、需要什么幫助,可張老先生總是那么一句話,生活得很好,沒啥困難也沒啥需要。這次賀知縣來古城赴任之前,專程拜望過石松亭。賀知縣知道石松亭的老家就在古城,就問他在老家可有什么事情要辦。石松亭說:“家中親人都已不需掛心。只是有一位恩師,至今仍很貧苦,一直過意不去。這些年,家鄉(xiāng)親友故舊都或多或少有事求我?guī)椭^,只有這位恩師從沒有讓我辦過一丁點兒的事情。此次你去古城,能關(guān)照些最好?!庇辛耸赏み@番話,賀知縣自然盡力。
張老先生的回答在賀知縣的意料之中。
“上歲數(shù)了,飯量也減了,一天有一斤面熬粥、烙餅足可以充饑,別無他求?!?/p>
賀知縣嘆氣。
少頃,賀知縣道:“近日來,找先生求字的可比先前多些?”
張老先生手拂胡須回答:“近年來眼也花了,手握筆時也總是顫抖,可還總是有人為求字而找上門來。說來也怪,這些日子登門求字的比以往要多些?!?/p>
賀知縣忽然哈哈大笑起來:“那是因為在下在求先生的字。先生是心如清水,無欲無求,可能做到像先生這樣的天下能有多少?古城能有多少?大多數(shù)人還是希望能得到本縣關(guān)照的。他們既知本縣深愛先生墨寶,自然傾力投本縣所好。不瞞先生講,本縣手上現(xiàn)已有幾幅先生的墨寶。這些墨寶已有人正快馬加鞭送往京城。我相信很快就會掛在石松亭石大人的書房里。到那個時候,先生的字會在京城成為香餑餑的,來求字的人自然就不一樣了,甚至連巡撫道臺們都會在先生的書案前排成長隊的。先生很快會成為名動京城的一代大師……”
不久后,賀知縣突然想到,應(yīng)該再去看看張云羲老先生,爭相求字的情景一定很熱鬧的。
賀知縣從緩緩落下的轎子里走出來,他的眼前依然是幾間草屋、一個小院。
緊接著躍入賀知縣眼簾的是兩個特別醒目的大字:封筆。
選自《周口日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