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最為重要的領域,然而中學生作文的現(xiàn)狀卻不盡人意,普遍存在著內(nèi)容空洞、語言貧乏、構思陳舊、立意淺陋等缺點。作文教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對策,有針對性地加強訓練。
(一)讓學生融入生活,有感而發(fā)
在作文教學中,要提倡把寫作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還學生自由創(chuàng)造的空間,讓學生“我的文章我做主”——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寫,用自己的眼光看外面的世界,抒寫自己的心得體會。站在自己的角度,打開心靈的窗戶去汲取新鮮事物,挖掘內(nèi)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寫文章自然而然就容易多了。
把心靈的感受既表達得淋漓盡致,無非兩方面:一是寫真寫實,即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得真實,讓人可信,從而引起人的共鳴;二是寫深寫透,即把情感的最深處表達出來,不僅要獲得理解,而且要引起深度的理解。
學生有了生活的體驗,有了寫作的素材,有了真情實感,當然不會怕寫作文了。
(二)培養(yǎng)觀察能力,重視生活積累
文壇前輩沈從文老先生曾說:“生活是一本大書?!弊魑乃夭牡教幎际牵瑢W生卻不知道擷取,只知道抱怨兩點一線生活的枯燥,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既要用眼睛去觀,還要用腦用心去察。用眼看世界,用心察百態(tài),用腦思世事。語文老師的責任就是在平常的寫作教學中,注入日常生活世界的基礎,使寫作煥發(fā)出生命的氣息,使寫作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體驗聯(lián)系起來;同時把本該屬于學生的時間與空間還給他們,以便他們積累成長的財富,積累鮮活的寫作素材。除此以外,還要大幅度增加寫作數(shù)量,養(yǎng)成經(jīng)常寫作的好習慣,進行與學生生活、思想密切相關的經(jīng)常性的課外練筆。在作文練筆中,讓學生“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敏感能力
要讓學生養(yǎng)成堅持積累語言的好習慣。通過摘抄成語、名言警句、優(yōu)美語段,讓學生充實自己的語言倉庫;通過課前一分鐘演講、綜合性學習活動等方式來提高學生運用各種表達方式的能力;通過造句或通過仿寫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運用修辭手法的能力;通過課堂小練筆等方式提高學生細節(jié)描寫的能力……有了良好的語感,才能在短時間內(nèi)寫出妙文、美文。
(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構思能力
寫作最重要的就是構思。首先要追求結構完整,即文章有頭有尾,首尾呼應,前后照應自然,過渡合理,材料安排有層次、不紊亂。其次要力求構思的巧妙。獨到的創(chuàng)新設計,能使由“赤橙黃綠青藍紫”組成的彩綢在空中亮出美不勝收的舞姿;別具一格的表現(xiàn)形式,能使作文充滿靈氣和魅力。作家葉文玲說:“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新鮮味才好?!?/p>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構思別出心裁呢?可運用彩線穿珠法、巧設懸念法、烘云托月法、片斷組合法等巧妙的構思,還要選擇自己拿手又適合表達的諸如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書信、日記、演講稿、童話、診斷書、訪談錄、起訴狀等等文體,學生可根據(jù)主題的需要選擇最佳的構思方式,段落安排要疏密適宜。
(五)立意新穎深刻,讓作文邁上新的高度
立意是作文的靈魂。首先文章的主旨一定要鮮明。文章的主旨明確表達了作者的觀點、情感、主張,因此主旨一定要鮮明。其次要突破思維定勢,力求創(chuàng)新。若能抓住細節(jié),并從自身的獨特感悟出發(fā),以新的視角、新的方位審察和思索客觀事物,見人之所未見,發(fā)人之所未發(fā),將會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一篇文章若能做到“自己心中有,別人腦中無”,若能激活讀者的心靈,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若能探求出人生的哲理,給人生活的感悟、人生的啟迪,一定是立意深遠、高屋建瓴的好文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作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生不斷積累,學會觀察社會、分析生活,把自己時刻放在社會大背景中去思考,去寫作,去修改,去評論,去完善。
★作者單位:江蘇宜興市高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