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黎君
摘 要: 化學這門基礎性的學科只要掌握了方式方法,則學習起來并不難。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將化學融入生活,讓學生體會到化學的魅力;鼓勵學生進行化學研究性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情景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讓學生鍛煉動手能力,開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關鍵詞: 化學新課標 新增知識點 高考學生答題情況 高中化學教學
全日制高級中學的化學教學是在普通初等教育基礎上實施的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學校是為社會培養(yǎng)高水平高素質人才的工廠,對廣大學生人生價值的自我實現(xiàn)具有深刻的影響?;瘜W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對培養(yǎng)學生理性的思考習慣、嚴謹的辦事風格、獨立自主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化學新課標新增知識點加入高考后學生的適應狀況,以及它給高中教學帶來的啟示。
一、化學新課標新增知識點加進高考后學生的答題情況
(一)對于“蓋斯定律”的出錯點的分析。
1.學生對熱化學方程式的理解不到位
以某地理科綜合高考試題為例,通過對試卷的抽樣分析,發(fā)現(xiàn)有接近71%的學生沒有答對試卷中考察“蓋斯定理”的考題。在71%的學生中,近一半的人對熱化學方程式的理解有偏差。
2.吸熱和放熱的概念界定不清晰
以同年同地的理科高考綜合試題為例,通過對試卷的抽樣分析,發(fā)現(xiàn)上文提及的近71%的錯答學生中有48%的學生只知道放熱時△H為負值就能夠輕易得出答案,這充分反映了學生對于吸熱和放熱反應的概念混淆不清。
(二)對于“沉淀溶解平衡”問題的分析。
以某地的理科綜合高考試題為例,題目的考點包含考生對于pH的基本認識、對溶度積常數概念的理解程度等。從題目中可以很直觀地發(fā)現(xiàn)出題人沒有就概念的理解給學生設過多的陷阱,是一個十分基本的計算題。從學生的答題情況看,結果有些出人意料。題目的平均分甚至沒有達到該題總分的1/4,超過75%的學生得了零分。這反映出學生對“沉淀溶解平衡”這方面的知識理解不到位,還需要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強調該知識點的重要性,隨時關注學生的理解程度。
二、高考學生的答題情況對化學老師教學的啟示
(一)加強過程教學,教學生學習方法。
高考中大部分題目都是將書本知識結合客觀實際,并不是單一地將知識點孤立考查。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在具體情境中靈活運用化學的相關知識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
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對象,老師要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將課程用階梯遞進的方式層層推進,一步步加深課程難度,讓學生慢慢適應。老師應該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獨立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根本上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樹立探究性學習的理念。
化學中的探究性試題本身具有靈活多變的特性,由于沒有一個固定的解題模式,反而能客觀反映學生平時的積累情況。學生對知識的積累,一部分從課堂上老師的授課中獲得,還有一部分通過課堂之外的其他渠道獲得。研究性學習需要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所以膽大心細的學生在探究性試題的解答過程中占有極大的優(yōu)勢。因此,老師要致力于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價值觀,關注生活點滴,從生活中尋找化學知識,同時也靈活地將所學的化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
(三)放手讓學生做實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化學實驗在化學課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高考試題中化學實驗研究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倡導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正確高效地學習。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己動手做一些家庭的常規(guī)化學實驗,讓他們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材料,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規(guī)范實驗步驟,記錄實驗結果。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自己的實驗成果,互助學習,共同進步。這些自主探究性實驗不僅體現(xiàn)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還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深刻記住了實驗中的細節(jié),將來可以將實驗成果運用于試題的解答中。
(四)嚴抓主干知識,突出學習中的主要矛盾。
高中化學學習的起點要低,不能開始就增加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畏懼心理,使得化學學習停滯不前。老師課上要著重強調基礎主干知識,確保主干知識的得分率。在高考試題中,基礎知識占了大部分,簡而言之,基礎知識是整張試卷的得分保障。老師要在保證學生都掌握了主干知識的前提下,注重課后習題的講解,挖掘出新課程標準教材中考試的主要題型,逐個擊破,提高學生的得分幾率。
(五)增加情景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入比例。
化學探究性試題的情景多是從生活實際中得來的。這就表示學生在化學知識的學習中要同時兼顧學術性和時代性?;瘜W來源于生活,最終又運用于生活中?;瘜W學科與社會相融合是當前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就要求化學、社會和學生三個因素和諧相融,達到強化知識的整體功能的目的。
綜上所述,化學新課標中新增加的部分知識點學生掌握的情況并不好,這為化學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就化學中新增知識點對高考學生的答題情況做出了分析,同時提出了幫助老師就此現(xiàn)象對教學活動的改進辦法?;瘜W這門基礎性的學科只要掌握了方式方法,則學習起來并不像學生想象的那樣困難。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將化學融入生活,讓學生體會到化學的魅力;鼓勵學生進行化學研究性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情景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讓學生鍛煉動手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
參考文獻:
[1]廖元錫.新課程高考方案及考試大綱對高中科學領域模塊課程實施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0.
[2]董詩洋,許利閩.化學新課標新增知識點進入高考學生答題情況對高中教學的啟示[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9).
[3]劉明珠.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與高考改革良性互動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