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利 陳圣蓮 周蘭云 沃 玲
江蘇省泗洪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 223900
圍產期緊急子宮切除是在產時、產后因產科因素導致產婦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而采取的措施。主要針對產科出血、羊水栓塞等危急狀況施行。為分析圍產期緊急子宮切除手術指征、手術方式、術中操作特點、注意事項及術后管理提高搶救成功率,現(xiàn)對我院近3年收治的15例圍產期緊急子宮切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15例患者因產科因素施行緊急子宮切除術。年齡27~46歲,平均年齡(36.1±6.1)歲,經產婦14例,初產婦1例,15例患者均有反復流產史。發(fā)生在本院的10例,由外院因產后出血,失血性休克轉入的5例。出血量在2 000~4 000ml,平均(2 740±727.8)ml,輸血量在2 500~8 300ml(包括血小板,冷沉淀),平均(4 646.6±1 313)ml。
1.2 研究方法 對15例患者子宮切除的原因、方式以及臨床處理進行回顧性分析。
2.1 產后出血原因 前置胎盤4例,胎盤早剝1例,胎盤植入1例,子宮收縮乏力6例,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出血1例,羊水栓塞2例(見表1)。前置胎盤4例中孕足月1例,其余3例均為早產,孕晚期出血急診轉入。胎盤早剝1例出現(xiàn)子宮卒中。胎盤植入1例,當?shù)夭糠謩冸x后出血轉入。子宮收縮乏力6例中5例自然分娩,1例剖宮產術后出血經促宮縮藥物應用,子宮背包縫合宮旁血管阻斷效果不佳。剖宮產后失血性休克、腹腔出血1例由外院轉入,急診手術子宮切口裂傷。羊水栓塞2例均無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表現(xiàn),其中1例自然分娩后出現(xiàn)不凝血緊急手術,另1例為剖宮產術中出現(xiàn)皮膚青紫、切口滲血,并出現(xiàn)醬油尿,考慮羊水栓塞,緊急子宮切除。
2.2 緊急子宮切除手術方式 圍產期子宮切除方式根據(jù)出血原因及術中情況而定。全子宮切除11例(73.3%),次全子宮切除4例(26.7%)(見表2)。術中均腹腔放置皮管引流,觀察腹腔引流液情況。
2.3 術后情況 15例患者中3例術后生命體征穩(wěn)定回病房觀察,12例轉入重癥監(jiān)護室(ICU),繼續(xù)輸血(懸浮紅細胞、血漿、血小板、冷沉淀)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術后監(jiān)測血壓、心率、呼吸、尿量、切口滲血情況及腹腔皮管引流量。查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肝腎功能、血氣分析。6例患者出現(xiàn)DIC,輸血治療后改善。15例患者腹腔引流管通暢,其中13例患者腹腔引流量在300~800ml/24h。3~4d后引流量少于100ml予拔管。1例患者術后6h腹腔引流血性液體達1 400ml,伴血壓不穩(wěn)定,腹脹。再次行腹腔探查,見殘端創(chuàng)面廣泛滲血,予加固縫扎、紗布壓迫后好轉。1例引流量在1 500ml/24h,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治療效果不佳轉上級醫(yī)院,后因多臟器衰竭2個月后死亡。1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急性腎功能衰竭經治療好轉,1例患者術后腹脹,腹腔引流量少考慮麻痹性腸梗阻,保守治療后好轉(見表3)。
表1 產后出血各類原因比例
表2 產后出血子宮切除方式〔n(%)〕
表3 產后出血并發(fā)癥及預后
3.1 產后出血 是指胎兒娩出24h內失血量>500ml,是我國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如失血量>1 000ml以上經保守治療無效,圍產期緊急子宮切除是治療產科大出血,搶救孕產婦生命的一項措施和手段[1]。
3.2 加強宣教做好孕期保健 本組患者15例35歲以上8例,最大46歲。均有反復多次流產史。14例為經產婦,反復妊娠及流產使子宮肌纖維及子宮內膜受損,導致宮縮乏力、胎盤前置、胎盤植入。應多做宣教改變生育觀念,一旦受孕應定期產前檢查。本組患者孕期未正規(guī)產前檢查,臨產后也未及時到正規(guī)、有輸血條件的醫(yī)院就診,5例出現(xiàn)產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方由當?shù)蒯t(yī)院轉入。
3.3 緊急子宮切除原因 產后出血發(fā)生后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搶救,一邊抗休克治療,一邊根據(jù)出血原因、出血量采取對應方法。本組產后出血原因為宮縮乏力(40.0%)、胎盤因素(40.0%)、產道損傷(6.7%)和凝血功能異常(13.3%)。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為因果[2]。宮縮乏力出血導致休克出現(xiàn)DIC,前置胎盤可伴有胎盤植入,出血量多繼發(fā)宮縮乏力。突然大量的出血易得到重視,而緩慢的持續(xù)出血易被忽視。失血量的計算很難精確,特別對于轉入患者,分娩過程及轉院途中出血量不易統(tǒng)計。入院后初步判斷多根據(jù)患者生命體征、精神狀態(tài)、休克指數(shù)(心率/收縮壓mmHg)及皮膚穿刺點有無滲血,進而結合各項檢驗指標進行。
3.4 緊急子宮切除時機 嚴重產后出血被稱為瀕死性事件,為挽救產婦生命需當即立斷行子宮切除,以免延誤搶救時機。如沒經過充分的保守治療又會給患者造成終生遺憾[3]。對于宮縮乏力出血如藥物治療無效決定手術可先采取宮腔紗布填塞,子宮背包縫合,或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觀察出血量是否減少及生命體征是否平穩(wěn)。本組6例宮縮乏力出血患者4例術中采取保守治療但出血無減少決定子宮切除,2例因生命體征不穩(wěn),立即直接子宮切除。完全性前置胎盤術前備血,術中胎盤剝離看是否胎盤植入,如伴有胎盤植入,且出血較多應盡快行子宮切除。發(fā)生胎盤早剝應判斷早剝程度,如合并子宮卒中,出血不凝伴有DIC時應及早切除。本組胎盤早剝1例,胎盤剝離面積>2/3,子宮表面紫藍色,宮縮差,背包縫合效果差,緊急行子宮切除。劉峰峰等學者認為如胎盤因素引起的出血往往出血兇猛,勿過度保守治療[4]。如產后出現(xiàn)不凝血,失血量與休克不符高度懷疑羊水栓塞,應立即抗過敏治療及時手術。本資料2例患者,1例自然分娩后出血不凝并出現(xiàn)血壓下降,立即手術切除子宮。另1例剖宮產術中皮膚青紫,宮縮乏力出血不凝,尿液呈醬油色,考慮羊水栓塞緊急子宮切除。如何把握子宮切除有學者認為以下四點值得注意:(1)患者基本情況;(2)產后出血病因及出血速度;(3)血源的供應量及速度;(4)參與搶救人員的能力及經驗[5]。
3.5 緊急子宮切除方式 確定子宮切除后采取哪種手術方式也需根據(jù)患者年齡、出血原因做出決定。次全子宮切除不需處理宮旁組織,也不用過多下推膀胱,降低輸尿管損傷幾率,且手術時間短,故首選次全子宮切除。術后也可以有少量周期性出血,保證婦女生理和心理要求[6]。但應根據(jù)具體病因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本組15例中4例采取次全子宮切除,其中1例胎盤植入,1例子宮切口裂傷,2例宮縮乏力。11例采取全子宮切除,其中2例出現(xiàn)羊水栓塞,4例宮縮乏力,4例完全性前置胎盤,1例胎盤早剝子宮卒中。全子宮切除時要充分下推膀胱,特別是前置胎盤附著面出血水腫,不易暴露術野,應避免盲目操作,防止損傷輸尿管。由于失血性休克時血液灌注不良,組織水腫,縫扎殘端后應待血壓回升觀察無活動性出血后再清點紗布關腹,同時放置腹腔引流管。
3.6 腹腔引流皮管的放置 嚴重產后出血往往導致DIC的發(fā)生,術后腹腔滲血,組織水腫,縫合線結松動,手術中原痙攣血管斷端回縮,放置引流管能及時觀察腹腔有無出血。首先要保證引流管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量及顏色、引流速度。本組資料13例術后有暗紅色液體,300~800ml/24h,經輸血、補充凝血因子引流液減少。1例引流量較多6h內1 400 ml,紅色,考慮腹腔內出血,再次手術探查,創(chuàng)面廣泛滲血加固結扎殘端,紗布壓迫,繼續(xù)輸血改善凝血功能后好轉。另1例腹腔引流量較多但合并急性腎功能衰竭,轉上級醫(yī)院2個月后因多臟器衰竭死亡。腹腔引流量能提示有無腹腔內出血,但也應結合腹圍變化、生命體征變化、血紅蛋白變化及B超[7]。腹腔引流管的放置還有助于疾病的鑒別,1例患者術后3d仍然腹脹,血壓平穩(wěn),引流量少,排除腹腔內出血,結合相關檢查考慮腸梗阻,對癥治療后康復。
3.7 加強術后支持防止多臟器損傷 術后患者因失血導致重要臟器灌注不足、凝血功能異常、手術創(chuàng)傷等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圍手術期支持治療也尤為重要。術后有條件轉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監(jiān)測生命體征,維持血壓穩(wěn)定,成分輸血,紅細胞與血漿比例至少應為3∶1,眾多輸血指南中對紅細胞﹑鮮凍血漿﹑血小板的比例作了明確規(guī)定:如10∶10∶1(單采)或6∶4∶1(單采)[8]。維持酸堿水電解質平衡,抗菌素預防感染,防止并發(fā)癥發(fā)生。
綜上所述,產后出血應根據(jù)其出血原因、出血的量及速度用各種不同的止血方法進行搶救,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急診子宮切除是搶救孕產婦生命的重要措施[9]。子宮切除方式應根據(jù)出血原因、病情等選擇適合手術方式。術中放置皮管引流觀察病情變化,術后生命支持,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以保證術后產婦的康復。
[1] 朱坤儀,梁心玲,梁曉陽,等.急癥子宮切除術在產科大出血中的應用及評價〔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3,38(7):388-389.
[2] 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分會產科學組.產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草案)〔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9,44(7):554-557.
[3] 丁新,范玲.產后出血致子宮切除49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1,12(2):116-118.
[4] 劉峰峰,漆洪波.圍生期子宮切除70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8):674-677
[5] 蘇春宏,陳敦金,王天紅.緊急子宮切除在難治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1,32(18):2430-2432.
[6] 龔瓊華,曾麗,邵勇.產后出血致子宮切除35例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1,40(19):1934-1936.
[7] 戴滿花,劉慧姝,陳敦金,等.圍產期子宮切除術后再次行腹腔探查術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圍產醫(yī)學雜志,2011,14(1):34-38.
[8] 劉燕儒,王山米.產后出血搶救成功中的幾點思考〔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9,10(4):243-244.
[9] 李華.12例產后出血導致子宮切除臨床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7):214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