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意
在我的心目中,最可親的人不是天天見面的父母,而是遠在家鄉(xiāng)那個一直牽掛著我,我也牽掛著的奶奶。
那個我生活了大半個童年的江南水鄉(xiāng),在記憶中仍然是這個樣子:泛著碧綠波紋的河面上,小野鴨自由自在地嬉戲著。兩岸的簇簇蘆葦,還有一些至今叫不出名的水草,和著“嘩嘩”的流水聲輕輕搖曳著。在那里,奶奶曾經(jīng)無數(shù)次背著我,去上河對面的小鎮(zhèn)逛一逛,給我買我最喜歡吃的糖。
河的這邊,是奶奶的家。那個小瓦房至今還是那個樣子,但奶奶卻大不同。雖然奶奶年事已高,可精神氣兒依然那么旺盛:小眼睛神采奕奕,笑起來臉上的皺紋仿佛也在歡樂。奶奶有一副“福相”:耳垂很大,像一尊佛。奶奶的后背總是那么直,看起來很年輕的樣子。
她愛我,我也愛她。在她眼中,我是十全十美的,面對比我小將近兩歲的堂弟,她總是說:“瞧瞧你姐姐,那么乖,手又那么巧,再瞧瞧你……”如此一來,小弟弟便認為我是神仙。所以每年回老家,他總是圍著我團團轉(zhuǎn),仿佛只要跟著我,奶奶也會把他想成神仙似的。
說實話,我很不解,奶奶為什么老在弟弟面前把我說得和神仙一樣好?也許這和我從小被她帶大有關。出生后我一直被奶奶帶著,四歲時才被送到北京。每年春節(jié)回老家,只要一有空,我就和奶奶在屋門前的那塊空地上聊天。每次聊到我,她就十分激動,仿佛我是她的杰作。
奶奶一輩子受了不少苦,她從來沒有離開過老家半步,因為她要伺候體弱多病的爺爺。如今爺爺已離我們而去,我們便邀請她到北京來逛一逛,可她總說:“還有菜園沒照料哩!”
奶奶所說的菜園,便是老家門前用籬笆圍成的那一片地,那是她一手打造出來的。奶奶就是那樣一個人:勤勞,一刻都不停歇。每次看到她,不是在菜地中做事,就是在廚房里忙碌,要么就是用自己編的掃把掃門前的院子??吹侥棠倘绱?,我們總會對她說:“歇歇吧,明日再做吧。”可她說:“不累,干活多有意思?。 庇谑潜阈τゲ藞@了。
奶奶菜園中有遍地的小油菜,還有數(shù)量不少的果子樹。因為家鄉(xiāng)與北京的氣候大不同,我每次春節(jié)從蕭條寒冷的北方回到老家,菜園里卻是一片綠油油的景象,更讓人欣喜的是,門前還有狗狗、母雞。我從屋里搬來凳子,坐在門前,靜靜地享受這田園生活:遠處的小油菜綠得惹人眼,枝頭的鳥兒們悠揚地唱著歌,看著奶奶勞作的背影,我靜靜地閉上眼睛,心中別樣溫暖……
那時的我,多么想在老家再住上一段日子,多么想陪一陪奶奶啊!
可惜,我每年只能在過春節(jié)時回一次老家。有時真的很羨慕遠在家鄉(xiāng)的弟弟,他能天天見到可親的奶奶,而我只能默默地牽掛著她,那個我心中最可親的人。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初中版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