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丹 簡可鑫 蔡月嬌 張錦清
福建廈門江頭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福建廈門361000
不同宣教方式提高孕婦母嬰健康素養(yǎng)的效果研究
黃紅丹 簡可鑫 蔡月嬌 張錦清
福建廈門江頭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福建廈門361000
目的探討不同的宣教方式提高孕婦母嬰健康素養(yǎng)的效果。方法選擇某婦產科門診孕中期孕婦90名,將90名孕婦隨機分為觀察組45名和對照組45名,觀察組采用孕婦學校的形式進行宣教同時發(fā)放宣傳冊,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口頭宣教同時發(fā)放宣傳冊的方式進行宣教,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價干預前后孕中期孕婦對母嬰健康素養(yǎng)知識及技能掌握程度。結果干預后觀察組對母嬰健康素養(yǎng)了解掌握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1)。結論在婦產科門診開展孕婦學校的宣教方式,能夠提高孕婦對母嬰健康素養(yǎng)的認識,從而更加規(guī)范和引導現階段孕婦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健康素養(yǎng);孕婦學校;健康宣教;孕婦;母嬰
為提高我國公民健康素養(yǎng)水平,特別是母嬰健康素養(yǎng)水平,普及母嬰保健基本知識與技能,2012年1月12日,衛(wèi)生部下發(fā)了《母嬰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1],共55條,其內容包括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基本技能三個部分,涵蓋孕產婦人群在特殊生理時期應知應會的健康知識和行為要點。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與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2]。本研究于2013年2~4月通過兩種不同的健康宣教方法對某醫(yī)院婦產科門診產前檢查的孕中期孕婦進行《母嬰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與技能55條》宣傳活動,以提高孕婦對《母嬰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與技能55條》的認識,并通過比較兩種不同的宣教方式提高孕婦對《母嬰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與技能55條》的效果,進一步改進健康宣教的方法,以提高健康宣教質量。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3年2月—2013年4月某醫(yī)院門診產前檢查的孕中期孕婦90名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①初產婦;②長期在本市居住的居民;③漢族;④自愿參加;⑤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理解能力,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排除標準:無法按時參加健康宣教超過2次者。
按區(qū)組隨機法將90名孕婦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5名。觀察組45名,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7.73±0.48)歲;文化程度:初中4名,高中及中專24名,大專7名,本科及以上學歷10名;對照組45名,年齡22~32歲,平均年齡(26.87±0.39)歲;文化程度:初中3名,高中及中專25名,大專10名,本科及以上學歷7名;兩組孕婦在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前對調查對象說明調查目的、意義、健康宣教的方法、時間、次數,同時宣讀衛(wèi)生部編寫的“母嬰健康素養(yǎng)測評須知”[1],征得其同意后,由被調查者自行完成問卷,兩組研究對象分別于健康宣教前、2個月的健康宣教結束后統一發(fā)放“母嬰健康素養(yǎng)測評”問卷進行評價。
1.2.2 兩組孕婦的健康宣教方法觀察組每周六上午10:00~11:00參加孕婦學校,通過播放孕產知識VCD 20 min及參加孕婦課堂學習《母嬰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與技能55條》,孕婦課堂由專人授課,向孕婦講授母嬰知識,內容包括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基本技能三部分,講課采用多種互動式教學方法與技巧,并鼓勵提問及互相討論,同時給孕婦統一發(fā)放衛(wèi)生部制作的《母嬰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與技能55條》宣傳冊,健康宣教時間共8節(jié)課。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門診宣教方法進行宣教。每周五下午15:00-16:00由專人對孕婦進行《母嬰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與技能55條》口頭宣教同時發(fā)放衛(wèi)生部制作的《母嬰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與技能55條》宣傳冊,健康宣教時間共8節(jié)課。
對缺席健康宣教1節(jié)課或2節(jié)課的孕婦采取彌補措施,由專人給予補課,觀察組及對照組健康宣教方法、時間及課程同上。
1.3 評價標準
評價工具統一采用衛(wèi)生部2012年1月發(fā)布的“母嬰健康素養(yǎng)測評”[1]。2次調查采用同一問卷,問卷均不記名,專人當場發(fā)放,30 min后收回,共發(fā)放18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78份,問卷回收率98.89%。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軟件,所有計量資料以均數(χ2)±標準差(±s)表示,用配對t檢驗進行干預前后計量資料顯著性測試,采用兩樣本t檢驗進行組間計量資料顯著性測試,P<0.05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孕婦健康宣教前后對母嬰健康素養(yǎng)掌握情況測評結果(見表1)顯示:兩組孕婦健康宣教前對母嬰健康素養(yǎng)掌握情情況(P>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宣教后對母嬰健康素養(yǎng)掌握情情況(P<0.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孕婦健康宣教前后對母嬰健康素養(yǎng)知識掌握情情況測評結果
①健康素養(yǎng)是指個體具有獲取、理解和處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判斷和決定,維持和促進健康的能力[3]。中國母嬰健康素養(yǎng)促進項目是衛(wèi)生部針對孕產婦人群開展的健康教育和促進項目,其目的在于創(chuàng)建健康傳播的良好環(huán)境,激發(fā)受眾對母嬰健康知識的興趣,最終達到提升孕產婦人群健康素養(yǎng)和提高下一代人口素質的目的。加強孕期健康教育,對提高孕產婦的保健意識,降低高危妊娠的發(fā)生率,促進自然分娩、降低高危妊娠發(fā)生率有重要的意義[4]。因此在婦產科門診開展孕婦母嬰健康素養(yǎng)的健康教育活動意義重大。
②不同教育宣教方式均能提高孕婦對《母嬰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及技能55條》的認識。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孕婦在兩種方式健康宣教后對《母嬰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及技能55條》的認識均有提高?!赌笅虢】邓仞B(yǎng)—基本知識及技能》是一份實用的母嬰健康知識錦囊,而健康宣教是提高母嬰健康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無論是婦幼保健醫(yī)院還是綜合性醫(yī)院均應積極的開展母嬰健康素養(yǎng)健康宣教活動,以提高母嬰保健知識,促進母嬰健康。
③干預后兩組孕婦對《母嬰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及技能55條》的認識均有明顯的提高,孕婦學校宣教方式效果優(yōu)于傳統的口頭宣教方式。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孕婦經過2個月的健康宣教后,母嬰健康素養(yǎng)水平均有顯著性的提高,孕婦學校宣教方式效果優(yōu)于傳統的口頭宣教方式。傳統的口頭宣教方式優(yōu)點是適當的口頭宣教配合宣傳單的提供,符合門診患者的需要,也為臨床護士開展健康教育提供了幫助,使健康宣教工作更趨完善;缺點是口頭宣教方式單一,在這種教育模式中學員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聽課過程枯燥乏味,容易出現缺乏興趣及注意力分散的現象。孕婦學校是醫(yī)院為了孕婦能夠順利地渡過懷孕、分娩及哺乳期而從專業(yè)的角度將孕期保健、快樂分娩、產后保健及新生兒護理與母乳喂養(yǎng)等多方面內容的健康教育[5]。孕婦學校幫助產婦全面掌握圍產期保健知識,提高優(yōu)生優(yōu)育和自我保健能力[6]。孕婦學校的開展優(yōu)點是克服傳統口頭宣教方式單一,健康宣教的教學形式和層次多樣化,更有利于孕產婦學以致用,增加護患的溝通和信任。孕婦學校提高了護理質量,對提高母嬰健康和促進醫(yī)患之間的和諧關系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推廣的一種健康教育方法。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母嬰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S]. 2008年第31號,2012.
[2]裴峰,王俊玲.健康教育在婦科優(yōu)質護理示范病房中的作用[J].全科護理,2012,10(18):17-26.
[3]許樂為,楊冰.江西省居民健康素養(yǎng)調查現狀[J].江西醫(yī)藥2013,48(1): 57-58.
[4]孫紅,徐楓,王莉恩,等.某社區(qū)孕期婦女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社區(qū)保健與康復,2013,34(6):61-62.
[5]馬汝芬,王蕾蕾.孕婦學校健康教育對母乳喂養(yǎng)的促進作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5):244-245.
[6]徐永琴,謝明月,梅雪.孕婦學校健康教育效果評價與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1,8(4):135-136.
R473.1
A
1672-5654(2014)10(b)-0077-02
201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