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湖南省人民醫(yī)院心胸外科,湖南長沙410005
肺大泡切除后不同胸膜固定術對患者術后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王文
湖南省人民醫(yī)院心胸外科,湖南長沙410005
目的探討肺大泡切除后不同胸膜固定術對患者術后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58例電視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患者為研究對象,雙數字法隨機分成A、B兩組,每組29例。A組采用機械法(胸膜剝脫術),B組采用化學法(紅霉素法)。記錄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鎮(zhèn)痛劑使用量、胸管引流量、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對比其術后VAS評分、SF-36評分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①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A組術中鎮(zhèn)痛劑使用量、胸管引流量及術后住院時間對比均優(yōu)于B組(P<0.05);②A組術后VAS評分為(2.66±1.09)分,明顯低于B組的(5.87±2.58)分,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且A組生活質量評估表中各項評分均高于B組(P<0.05);③兩組術后并發(fā)癥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患者術后行胸膜剝脫術,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其痛苦,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肺大泡;胸膜固定術;術后疼痛;生活質量
臨床研究證實[1],于肺大泡切除術后行胸膜固定術,可有效降低氣胸發(fā)生率,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因此,化學法及機械法兩組胸膜固定術常見方案的臨床使用價值逐漸成為醫(yī)學界探究的熱門話題。本次研究為探討肺大泡切除后不同胸膜固定術對患者術后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選取58例電視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患者為受試對象,分別給予胸膜剝脫術及紅霉素法等兩種胸膜固定術,現整理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58例電視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患者為研究對象,雙數字法隨機分成A、B兩組,每組29例。A組中男12例,女17例;中位年齡(39.5±5.8)歲;B組中男15例,女14例;中位年齡(40.5±5.3)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對比上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電視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①全麻,建立單肺通氣管道,取側臥體位;②三切口:于腋中線第8肋間開直徑約20 mm腔鏡孔,于腋前線及鎖骨中線第5肋間開直徑約40 mm操作孔,于肩胛線旁第5肋間開20 mm輔助切口;③腔鏡觀察下取卵圓鉗提起肺大泡,后使用腔鏡直線切割吻合器切除;④檢查漏氣情況,后縫合。
1.2.2 胸膜固定術A組采用機械法(胸膜剝脫術):①電凝棒適度燒灼壁層胸膜,后在無菌干燥醫(yī)用紗布反復摩擦下剝離;②觀察有無滲血,若存在則電凝止血;③取細胸管引流,電視腔鏡下關閉胸腔。B組采用化學法(紅霉素法):①配比注射液:5 mL注射用水+1 g紅霉素+50 mL0.9%生理鹽水,震蕩混合均勻;②將配比后的注射液注入胸腔,后翻轉肺葉,在臟層胸膜接觸注射液后5 min置入細胸管引流,電視腔鏡下關閉胸腔。
1.3 評估標準
1.3.1 VAS評估標準0分:無痛;1~3分:輕微疼痛;4~6分:明顯疼痛,影響睡眠;7~10分:劇烈疼痛。
1.3.2 SF-36評分標準分為生理機能(P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一般健康狀況(GH)、精力(VT)、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精神健康(MH)8個維度,得分越高健康狀況越好。
1.3.3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鎮(zhèn)痛劑使用量、胸管引流量、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對比其術后VAS評分、SF-36評分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6.0對上述數據進行處理,以(±s)表示,采取t檢驗;以(%)表示,采取χ2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項指標評估情況分析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A組術中鎮(zhèn)痛劑使用量、胸管引流量及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158± 68)mg、(206±62)mL和(4.5±1.2)d,明顯優(yōu)于B組的(285±110)mg、(261±79)mL和(5.3±1.3)d,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詳細見下表1。
表1 各項指標評估情況對比(±s)
表1 各項指標評估情況對比(±s)
組別例數術中出血量(mL)鎮(zhèn)痛劑使用量(mg)胸管引流量(mL)術后住院時間(d)ABtP 29 29 118±29 115±33 0.368>0.05 158±68 285±110 5.289<0.05 206±62 261±79 2.949<0.05 4.5±1.2 5.3±1.3 2.435<0.05
表2 術后VAS評分及SF-36評分情況對比(±s,分)
表2 術后VAS評分及SF-36評分情況對比(±s,分)
組別ABtP例數29 29術后VAS評分2.66±1.09 5.87±2.58 6.17<0.05 PF 53.72±4.17 41.69±3.47 11.94<0.05 RP 42.64±4.25 26.33±3.88 15.26<0.05 RE 60.34±4.12 27.48±4.04 30.67<0.05 SF-36評分VT SF 50.17±1.27 39.70±1.29 31.15<0.05 65.63±2.84 42.44±2.81 31.26<0.05 54.23±1.59 44.83±1.63 22.23<0.05 MHBPGH 89.82±3.41 84.28±3.28 6.31<0.05 39.26±1.38 29.01±1.37 28.39<0.05
2.2 術后VAS評分及SF-36評分情況對比分析
A組術后VAS評分為(2.66±1.09)分,明顯低于B組的(5.87± 2.58)分,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且A組生活質量評估表中各項評分均高于B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下表2。
2.3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分析
A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70%,與B組的20.70%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3。
表3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n(%)]
肺大泡是一種由肺泡腔壓力增加、肺泡壁破裂后于肺組織內形成的含氣囊腔[2],當前臨床治療最常見的方法為電視胸腔鏡下切除。據不完全統(tǒng)計證實[3],約有30%患者術后仍存在氣胸情況,對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瘜W法及機械法作為肺大泡切除術后改善氣胸癥狀的常見胸膜固定術方案,現已普遍應用于臨床治療過程,對提高患者預后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本次研究以58例肺大泡切除患者為受試對象,分別通過紅霉素法與胸膜剝脫法達到胸膜固定目的。研究發(fā)現采用紅霉素法的B組患者鎮(zhèn)痛劑使用量及胸管引流量均高于采用胸膜剝脫術的A組患者,這一結果說明紅霉素法在作用于胸膜表面時,易產生強烈胸痛反應,患者治療舒適度較低,不利于其生活質量的提升。筆者認為產生這一反應主要與紅霉素通過強烈刺激胸膜表層以激起其產生化學性炎癥[4],達到粘連目的有關,此類患者術后常需注射鎮(zhèn)痛類藥物才能有效緩解胸痛感,易增強其耐藥性,對其健康不利。此外,筆者還發(fā)現A組治療后出現肺不張、胸腔包裹性積液及肺部感染情況患者少于B組,說明胸膜剝脫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較低,對提高患者預后質量具有積極意義。B組胸腔包裹性積液發(fā)生率為6.7%,筆者認為其與紅霉素使胸膜粘連效果過于突出,導致反應性滲出液不能及時排出胸膜有關[5-6]。雖然有學者指出胸膜剝脫術易增加患者胸骨引流量,但本次研究認為使用該方案的A組患者胸管引流量僅為(206±62)mL。較紅霉素法低,安全可靠。筆者這一研究結果也得到楊朋等[7]研究者的支持,與其結論基本一致。
此外,還有臨床研究證實[8],通過胸膜剝脫術等機械法粘連的胸膜,二次操作性更強,分離簡便性更高。但在臨床使用過程中,需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必須于低于第四肋間處燒灼壁層胸膜,以免電凝棒觸及患者心臟處的交感神經,造成醫(yī)療事故。
綜上所述,對電視腔鏡下肺大泡切除患者行胸膜剝脫術,不良反應率低,安全性高,可有效減輕患者術后VAS指數、提高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羅澤如,馮素玲.欖香烯乳液行胸膜固定術治療難治性氣胸的療效[J].廣東醫(yī)學,2013,34(3):457-458.
[2]陳波,李政.電視胸腔鏡小切口手術治療自發(fā)性氣胸52例[J].中華全科醫(yī)學,2009,7(1):10-11.
[3]郭永慶,田燕雛,石彬,等.胸腔鏡胸膜固定術的臨床應用[C].//第六屆全國胸腔鏡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2002:82-84.
[4]姜淑娟,尚建強,王林升,等.胸腔鏡術對難治性或復發(fā)性氣胸的診斷和治療價值[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2,22(7):427-428.
[5]黃國忠,謝金標,陳豪,等.應用電視胸腔鏡治療自發(fā)性氣胸26例報告[C].//第七屆全國胸腔鏡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2004:39-40.
[6]李海東,潘峰,李文碧,等.纖維支氣管鏡胸腔內噴灑滑石粉治療COPD并發(fā)難治性氣胸21例[J].重慶醫(yī)學,2014,(2):254-255.
[7]楊朋,谷力加.單一操作孔胸腔鏡術治療原發(fā)性自發(fā)性氣胸[C].//2006全國肺外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2006:113-115.
[8]李俊海,梁英平,魯鳴,等.電視胸腔鏡在胸部外科疾病手術中的應用探討[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24(4):382-383.
R655.3
A
1672-5654(2014)10(a)-0138-02
2014-08-09)
王文(1980-),男,漢族,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臨床胸科疾病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