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合成
解放軍153中心醫(yī)院泌尿外科,河南鄭州450042
非那雄胺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對睪酮、雌二醇的影響
馮合成
解放軍153中心醫(yī)院泌尿外科,河南鄭州450042
目的探討非那雄胺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對睪酮、雌二醇的影響,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參考。方法將本組8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n=43)和治療組(n=44);對照組給予特拉唑嗪片治療,治療組非那雄胺治療;兩組治療均以4個月為一個療程。1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8.64%)顯著高于對照組(60.47%),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后睪酮(T)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T水平與治療前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治療后T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E2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睪酮(T)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T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雌二醇(E2)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非那雄胺治療前列腺增生療效顯著,能顯著提高患者睪酮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非那雄胺;前列腺增生;睪酮;雌二醇
前列腺增生是臨床男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多見于老年人。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老齡化的加快,前列腺增生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有年輕化的趨勢[1-2]。60歲以上的老人前列腺增生的發(fā)病率在50%以上,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前列腺增生發(fā)病機制諸藥包括性激素分泌異常,前列腺上皮、間質細胞增生,產(chǎn)生許多小瘤體,融合一起后形成大的腺瘤[3-4]。臨床諸藥癥狀表現(xiàn)為尿急、尿頻、尿線變細、排尿困難、尿潴留等,病情嚴重者可出現(xiàn)尿路感染或腎功能衰竭。臨床上前列腺治療可采用手術治療或者藥物治療,由于手術治療造成患者痛苦較大,且存在較大的風險,臨床不推薦采用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為治療該病的首選方法[5]。故本研究采用非那雄胺治療前列腺增生,探討其療效情況及對患者睪酮、雌二醇含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7例,全部病例經(jīng)B超、肛門指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確診為前列腺增生疾病,且伴有排尿困難癥狀。將87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3例,年齡51~75歲,平均年齡(68.46± 7.25)歲,病程10個月~4年,平均病程(2.35±0.89)年,其中平均前列腺體積(47.68±11.49)cm2,平均IPSS評分(20.13±4.37)分,平均殘余尿量(46.72±19.85)mL;治療組44例,年齡53~79歲,平均年齡(69.12±8.64)歲,病程8個月~5年,平均病程(2.73±1.04)年,其中平均前列腺體積(46.31±12.85)cm2,平均IPSS評分(21.47± 4.52)分,平均殘余尿量(47.13±20.09)mL;兩組患者年齡、病程、前列腺體積、IPSS評分、殘余尿量等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在13分以上者;②2周內未使用過前列腺增生相關藥物;③與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④無急性泌尿系統(tǒng)疾病。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診斷標準及納入標準者;②心、肝、腎等嚴重疾病和精神病患者;③前列腺癌、神經(jīng)性膀胱炎、尿道狹窄等影響排尿功能疾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特拉唑嗪片(北京賽科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70081,規(guī)格:2 mg),初次服用1 mg,以后1次/d,每次2 mg。
治療組:口服非那雄胺片(Merck SharpDohme Ltd,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20071,規(guī)格:5 mg)
兩組治療均以4個月為一個療程。1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1.5 療效評價標準
①臨床控制:臨床主要癥狀體征全部消失,IPSS評分及殘余尿量改善>60%;②顯效:臨床主要癥狀體征全部消失,IPSS評分及殘余尿量改善45%~60%;③有效:臨床主要癥狀體征改善,IPSS評分及殘余尿量改善30%~45%;④無效:臨床主要癥狀體征、IPSS評分、殘余尿量均無上述改善。總有效率=臨床控制率+顯效率。
1.6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后IPSS評分、殘余尿量變化及療效情況;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E2指標變化情況。
1.7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9.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s)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樣本比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情況比較
治療組治療后臨床控制患者16例,顯效患者22例,有效患者4例,無效患者1例,總有效率為88.64%;對照組治療后臨床
控制患者8例,顯效患者17例,有效患者15例,無效患者4例,總有效率為60.47%;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E2指標變化情況
兩組治療前T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后T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T水平與治療前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治療后T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E2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E2指標變化情況(±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t=8.609,P<0.05。
分組時間T(ng/mL)E2(pg/mL)治療組治療前(n=44)治療后(n=44)tP對照組治療前(n=43)治療后(n=43)tP 4.38±0.53 4.47±0.46*0.851 0.397 4.64±0.62 3.05±1.28 7.416 0.000 84.39±26.48 78.27±20.51 1.212 0.229 90.62±25.84 81.03±19.29 1.973 0.052
前列腺增生壓迫后尿道,導致尿道延長,造成尿急、尿頻、尿不凈、夜尿增多等癥狀,尿液無法完全從膀胱排空形成殘余尿,嚴重者可造成尿潴留,導致膀胱粘膜充血、小靜脈淤血[6-7]。前列腺增生的發(fā)病機制為機體雄性激素引起前列腺上皮、間質細胞增殖與凋亡失去平衡[8]。前列腺增生的形成與生長因子、內分泌因素、神經(jīng)遞質、上皮與間質細胞相互作用等因素相關。臨床治療前列腺增生通常采用藥物治療,常用α-受體阻滯劑或5-α還原酶抑制劑。由于前列腺增生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與雄性激素密切相關,人體重要的雄性激素包括雙氫睪丸酮、睪丸酮,其中5-α還原酶能催化睪丸酮形成雙氫睪丸酮,雙氫睪丸酮是刺激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激素[9-10]。藥物5-α還原酶抑制劑能阻止5-α還原酶催化睪丸酮轉換成雙氫睪丸酮,從而抑制前列腺增生的形成。人體中雌二醇是重要的基質生長刺激劑,為基質生長必需,通過負反饋作用可減少前列腺細胞凋亡,促使前列腺增生[11]。E2能刺激基質生長,而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成分就是基質,T能抑制E2這種刺激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非那雄胺治療前列腺增生總有效率顯著高于采用特拉唑嗪片治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采用本文采用的非那雄胺為一種5-α抑制劑,能選擇性的抑制5-α還原酶作用,降低雙氫睪丸酮水平,改善尿流量,縮小前列腺體積,臨床療效顯著。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對照組治療后T水平顯著顯著降低,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T水平與治療前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采用非那雄胺治療阻斷了5-α還原酶將睪酮轉化為雙氫睪酮,T水平保持不變。而對照組部分睪酮被轉化,T水平顯著減小,降低了對E2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治療前后E2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E2水平在患者機體基本保持穩(wěn)定。由于采用非那雄胺治療后T水平基本保持穩(wěn)定,而采用特拉唑嗪治療后T水平明顯下降,對E2的抑制作用減弱,間接的證實了非那雄胺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優(yōu)于特拉唑嗪治療。
綜上所述,非那雄胺治療前列腺增生療效確切,能顯著改善患者癥狀,減輕患者痛苦,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程曉媚.非那雄胺治療前列腺增生500例的療效及護理體會[J].中國藥業(yè),2013,22(11):86-87.
[2]王銀.坦索羅辛聯(lián)合非那雄胺治療前列腺增生致腎功能衰竭[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3,40(6).
[3]程曉媚.非那雄胺治療前列腺增生500例的療效及護理體會[J].中國藥業(yè),2014(11):86-87.
[4]Al-Ansari A,YounesN,SampigeVP.GreenLight HPS 120-W Laser Vaporization Versus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for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with Midterm Follow-up[J].European Urology,2010,58:349-355.
[5]姜玲,朱昀.長期應用非那雄胺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臨床療效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1,30(11):924-925.
[6]Cao B,Sun H B,Su J H,et al.Correlation betweenmetabolic syndrome and clinical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 Zhonghua YiXueZa Zhi,2010,90(40):2823.
[7]朱敏.非那雄胺聯(lián)合α-受體阻滯劑治療前列腺增生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16(9):85-87.
[8]王錦濤.非那雄胺聯(lián)合桃核承氣湯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療效觀察[J].醫(yī)學綜述,2014,20(9):1701-1703.
[9]BachT,HuckN,Wezel F.70 vs 120 W thulium:yttrium-aluminium-garnet 2 microm continuous-wave laser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a systematic ex-vivo evalu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 International,2010,106:368-372.
[10]袁朝勇,羅亞丹.熱淋清顆粒聯(lián)合非那雄胺片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31(23):1-2.
[11]李韌,鄭軍政,李新德,等.非那雄胺治療前列腺疾病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11):1522-1523.
R697.3
A
1672-5654(2014)10(a)-0112-02
2014-08-12)
馮合成(1970-),男,漢族,河南省湯陰縣,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前列腺疾病及腎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