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偉 張建國 李鳳軍 張文利 陳文鵬
水文測船冬季溫控電熱系統(tǒng)技術設計
周建偉 張建國 李鳳軍 張文利 陳文鵬
(黃河水利委員會山東水文水資源局 山東濟南 250100)
本文主要介紹利用光電耦合原理,從技術設計、電路原理、元器件選擇等方面進行水文測船冬季保暖設備溫控電路技術研究。
測船 凌汛 保暖 技術設計
黃河下游水文測船機艙冬季保溫,是保證凌汛期水文測驗的根本保證。目前,各水文測站采取的保溫措施主要的途徑有:一是加溫;二是放掉機器的循環(huán)水;三是保溫。保溫可以緩解一下矛盾,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初冬、初春時節(jié)的防凍問題可以解決,但嚴冬的防凍問題是無法解決的。放掉機器的循環(huán)水對于水文測船是不現(xiàn)實的,因為水文測站每天8:00均要使用測船進行水文測驗,并且黃河水位漲落變化較快,隨時要調整船舶位置,機器隨時要使用。當北方河流的冬季氣溫降至-5℃以下,只能對機艙進行必要的加溫,才能解決冬季機器防凍的問題,徹底防止機器被凍裂現(xiàn)象的發(fā)生。
為解決測船電熱加溫控制,本文根據(jù)光電耦合原理,對水文測船機艙保暖溫控電熱技術進行了設計。
2.1加熱控制
低溫加熱設定范圍在0℃~10℃,加熱閥值電壓設置為2.5V?;倦娐芬妶D1,計算見表1。
圖1 加熱控制加熱閥
圖2 加熱控制可變電位器
表1 低溫加熱計算表(閥值電壓為2.5V)
其中W為可變電位器,把它分解為W1、R1。實際電路見圖2。W1采用多圈精密電位器(帶旋轉指針指示的電位器),其值為323Ω,設置溫度指示精度可達到0.02℃,R1也采用多圈精密電位器,R1阻值為10千歐姆,精確調整為8.829KΩ,然后把調整部件封死,以防松動。
設定的加熱溫度最低值=指針讀數(shù),單位為℃。
2.2停止加熱控制24
停止加熱設定范圍在5℃~15℃,停止加熱閥值電壓設置為5V?;倦娐芬妶D3,計算見表2。
表2 停止加熱計算表(閥值電壓為.5V)
W為可變電位器,把它分解為W2、R2。實際電路見圖4。W2采用多圈精密電位器(帶旋轉指針指示的電位器),其值為624Ω,設定溫度指示精度可達0.01℃,R2也采用多圈精密電位器,R2阻值為20千歐姆,精確調整為17.352KΩ,然后把調整部件封死,以防松動。設定的停止加熱溫度值=指針讀數(shù)+5,單位為℃。
圖3 加熱控制可變電位器
圖4 停止加熱控制
2.3主控電路
由IC3、Z1、D1~D4、W3、R3、C1組成主控電路,機船越冬精密溫控電路見圖5。Z1、D1~D4、W3、R3、C1組成的基準電壓形成電路,為IC1的5腳提供精確的5V電壓,以便使設置的上限位和下限位溫度更加準確。
當溫度下降時,IC1的2腳電壓也隨之逐漸減小,當IC1的2腳電壓等于或小于2.5V時,IC3翻轉,Q端輸出高電平,送往驅動電路,使電熱器對機艙加熱。溫度逐漸上升,IC1的2腳電壓也隨之逐漸增加,當IC1的2腳電壓等于或大于2.5V時,IC3并不翻轉(只有IC3的6腳電壓等于或大于5V時,IC3才翻轉),Q端保持高電平,電熱器仍然為機艙加熱。
機艙溫度繼續(xù)上升,IC2的2腳電壓也隨之逐漸升高,當IC2的2腳電壓等于或大于5V時,IC3翻轉,Q端輸出低電平,控制電熱器停止為機艙加熱。達到機艙溫度始終控制在設定的溫度范圍內的預期目標。
圖5 機船越冬精密溫控電路
2.4驅動電路
由V1、IC4、LAMP、R4組成驅動電路,當IC3的Q端輸出高電平時,V1飽和導通,在IC4的1腳得到約2V的電壓,通過光電偶合,把開機信號(電熱器開信息)傳遞到IC4的4和6腳。
當IC3的Q端輸出低電平時,V1截止,在IC4的1腳電壓為0V,IC4沒有信息可以傳遞,IC4的4和6腳沒有加熱信息,加熱器停止加熱。
2.5電子開關
由T1、R6、R5、R7、C2組成電子開關電路,用于對加熱器進行開關控制。
當IC4的4和6腳輸出加熱信息時,雙向可控硅導通,電熱器接通,為機艙加熱。當IC4的4和6腳沒有加熱信息,雙向可控硅截止,相當于關斷,電熱器被斷開,電熱器停止為機艙加熱。達到了溫度控制的目的。
2.6穩(wěn)壓供電電路
穩(wěn)壓供電電路由B1、D5~D8、IC5等元件組成。其中IC5(7812)是穩(wěn)壓集成電路,C3、C4、L1、C5、C6為π型濾波網(wǎng)絡,C7、C8、L2為L型濾波網(wǎng)絡,均為提高12V電壓的質量而設計的。
根據(jù)氣溫情況,把下限溫度調整至某一固定值,如1℃;把上限溫度調整至另一固定值,如5℃。夜間機船停泊在岸邊后,機艙內的溫度逐漸下降,傳感器IC1的2腳電壓隨之逐漸下降,當?shù)竭_預置的下限溫度1℃時,傳感器IC1的2腳電壓等于2.5V,IC3的2腳電壓也為2.5V,達到了觸發(fā)條件,IC3翻轉,3腳輸出高電平,V1飽和導通,在IC4的1腳得到約2V的電壓,通過光電偶合,把開機信號(電熱器開信息)傳遞到IC4的4和6腳。IC4的4和6腳得到了加熱信號,雙向可控硅被觸發(fā)而導通,電熱器RL接通,為機艙加熱。
由于電熱器對機艙加熱,機艙內的溫度逐漸上升,傳感器IC2的2腳電壓隨之逐漸上升,當?shù)竭_預置的上限溫度5℃時,傳感器IC2的2腳電壓等于5V,IC3的6腳電壓也為5V,達到了觸發(fā)條件,IC3翻轉,3腳輸出低電平,V1截止,在IC4的1腳得到約0V的電壓,IC4沒有信息可以傳遞, IC4的4和6腳沒有加熱信息,可控硅沒有了觸發(fā)信號,從而截止,加熱器被關斷,停止為機艙加熱。
機艙溫度隨時間的推移逐漸下降,當?shù)竭_1℃時電熱器又為機艙加熱,機艙溫度逐漸上升,當?shù)竭_5℃時電熱器又被關掉,如此循環(huán)往復,使機艙內的溫度始終保持在1℃~5℃之間,達到了自動控制機艙溫度的目的。
4.1IC1、IC2、W1、W2的選擇
IC1、IC2選擇同一類型的精密溫度傳感器,這里選擇AD590JK器件作為機船溫度探頭。
AD590JH是精密電流型溫度傳感器,在工作電壓4~30伏內,能提供1μA/K的恒定電流,電流是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電源電壓的波動對電流的影響甚微,生產廠家在生產過程中逐個進行273.15K校準(即攝氏0℃校正),線性度極好,精度很高;它的使用范圍在-55℃~+150℃。本設計應用的范圍為0℃~+15℃,應用范圍內的轉換特性如圖6(只畫出使用范圍內的部分),電流~溫度呈直線關系,即I=αT,其中:I—輸出電流,T—絕對溫度,α—斜率(斜率為1)。
輸出電流與攝氏溫度的關系也呈直線關系,斜率為α=1,即I=α(T-273.15),簡化為I=T-273.15。
根據(jù)實際需要溫度測量范圍為0~15℃。W1、W2選擇10圈精密線性電位器,應帶有雙指針行程指示度盤,以便溫度設置
4.2IC3、Z1的選擇
IC3選用CC7555,其主要特點是輸入阻抗特高,輸入端工作電流只有50pA,對溫度采集電路的影響極微,所以特別適合本測溫電路。CC7555的主要參數(shù)如表3,表4。
表3 CC7555其主要參數(shù)
表4 CC7555定時器功能表(真值表)
Z1選用基準穩(wěn)壓源LM236-5.0。LM236-5.0基準電壓電路(+5.0V),是高精度、低溫度漂移的基準電壓集成電路,以分流穩(wěn)壓器方式工作,該器件穩(wěn)壓精度較高,參數(shù)如下:
輸出電壓+5V;工作電流范圍0.4~10mA;可調整其電壓和溫度漂移;最大反向電流15mA;最大正向電流10mA;LM236-5.0工作溫度為-25~+85℃,LM236-5.0有金屬封裝和微型封裝,這里選用金屬封裝LM236-5基準集成電路。
4.3IC4的選擇
IC4選用MOC306,其內部結構及管腳排列見圖6,它采用雙列直插6腳封裝。
主要性能參數(shù):可靠觸發(fā)電流Ift5-15mA;保持Ih100μA;超阻斷電壓 600V;重復沖擊電流峰值1A;關斷狀態(tài)額定電壓上升率dV/dt 100V/μs。
MOC3061的管腳排列如下:1、2腳為輸入端;4、6為輸出端;3、5腳懸空。輸入輸出光電隔離,強弱電沒有電的直接聯(lián)系。
4.4RL、T1的選擇
圖6 IC4內部結構及管腳排列
根據(jù)機艙的大小,柴油機的大小、數(shù)量,合理選擇電熱器RL的大小,一般測船選用2000W的電熱器為宜。雙向可控硅T1是關鍵控制執(zhí)行部件,為適應各類船只加熱的需要,選擇的容量較大的雙向可控硅,這里選擇1000V、50A的雙向可控硅。
(1)下限位溫度設置范圍0~10℃;上限位溫度設置范圍5~15℃。
(2)輸出功率10~5000W。
(3)設置精度小于0.1℃。
(4)溫度設置分劃值為0.02℃。
(5)艙內數(shù)顯溫度計顯示范圍-20~50℃,精度0.1度。
10.3969/j.issn.1672-2469.2014.05.024
TM5
B
1672-2469(2014)05-0077-04
24作者簡介:周建偉(1966年—),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