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寺
咱南京要辦青奧會了,這事振奮了整座城市。
作為普通市民,也要有所行動才是。找我家領導一商量,結果出乎意料地好——我們搞個家庭青奧會!我家領導的態(tài)度都讓我大吃一驚,她可是出了名的懶人,平時不愛動,周末主要在床上度過。如此興師動眾搞家庭青奧會,我想多半是因為太陽在她的睡夢中跑偏了軌道!
成員名單很快確定下來:岳母、妻子、兒子和我。家里的常住人口悉數(shù)在列。妻子算是打破了世界慣例——我家的青奧會選手不受年齡限制,不設專職裁判員,比賽項目、比賽時間也是靈活機動。
為了讓我們的青奧會更加正式,妻子還邀請了重量級人物創(chuàng)作標語。此人的確才華出眾,二十幾歲就取得南大博士學位,他不是外人,是兒子的舅舅。標語很快發(fā)到了妻子的手機上,讓人眼前一亮——“南京辦青奧,運動包括我”,“我們是花朵,運動快樂多”。
接下來是運動項目,這個事兒子做主。首選節(jié)目是跑步。這是兒子的特長,他對跑步情有獨鐘,有著癡迷的熱愛,他很少能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呗?,幾乎都是以跑代走。這節(jié)目好,簡單易行,大家一致通過。比賽很快開始了,大家拉好架勢,聽從兒子的號令,“預備,開始!”兒子畢竟是不足五歲的小孩,很快就落后了,超級自信的他坐到地上哭鬧起來。比賽被迫重新開始,兒子一馬當先,我拖后,妻子、岳母位列二三名。兒子對這個名次很得意,還做了點評:第一名最好,第二名也不錯,第三名也不錯,第四名太差了!最后還補充一句:爸爸是笨蛋!
排球比賽更簡單,看誰拍的多,就在原地拍,在客廳里就可以進行。當然最終都是兒子拍的最多,假如有誰比他拍的多,比賽就得重新開始。那天晚上,比賽正激烈,突然門鈴響起,緊接著是急促的敲門聲,我頓覺來者不善,很警惕地打開門,但見一中年男人鐵青著臉,沒好氣地說:“我是四樓的住戶,我們該好好談談了,你們把家里當籃球場了吧?……”結果可想而知。
難度最大的項目當屬羽毛球。兒子始終保持一個姿勢,右手上舉,看到球來了,他就往前一扣,所以你要把球發(fā)到他的右上側合適范圍,要不高不低、不偏不移,否則他就打不到,打不到就算你輸。當然,不管怎么打,結果都一樣:兒子是冠軍,我墊底!
后來,我們運動項目越來越豐富,老鷹捉小雞、抬花轎……這些看似與青奧會不沾邊的小游戲都被我們收進來了。這下好了,集體游戲,人人有份,皆大歡喜。兒子不當冠軍卻也笑得合不攏嘴,妻子的小蠻腰也日漸纖細,岳母的腰疼病不見了蹤影,我也不用再繼續(xù)墊底。
再后來,我靈感閃現(xiàn),創(chuàng)作了詞曲,小游戲配上詞曲,格外有趣。
那天早上,我和妻子一起送兒子去幼兒園。兒子鬧著要“抬花轎”,拗不過他,只好“聽命”。妻子在前,我在后,兒子“搭”在我們之間,邊走邊搖,邊搖邊唱:“抬花轎,抬花轎,抬著花轎上學校。老師笑,小朋友們笑,我們的花轎是寶寶?!?/p>
混合三重唱,歌聲歡快而響亮,那回頭率,是相當?shù)母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