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莉婭
摘 要:在堤防工程中發(fā)生滲透破壞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因此,在堤防工程中為了更好的保證防洪效果,應該對滲透類型以及土質和環(huán)境等影響因素進行更好的分析,這樣能夠更好的找出堤身防滲和堤基防滲的方法,這樣能夠更好的在工程施工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關鍵詞:堤壩工程;防滲處理;分析
1 滲漏出現(xiàn)的原因
導致滲漏出現(xiàn)的原因是非常簡單的,在出現(xiàn)堤防迎水面和背水面存在著水位差的時候,就非常容易導致堤基或者是堤身出現(xiàn)滲漏的情況。在汛期的時候,堤身內的浸潤線會隨著水位的不斷升高出現(xiàn)不斷上升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堤身的土體會出現(xiàn)滲透比不斷上升的情況,這樣是非常容易出現(xiàn)土體產生滲透破壞的。因此,對滲透導致的破壞進行除險加固能夠更好的降低堤壩出現(xiàn)危險的可能性,因此,要對滲透出現(xiàn)的可能性進行降低,然后對其破壞能力也要進行降低。
2 堤基防滲處理方法
在對堤基進行處理的時候,是有很多方法的,采用何種方法進行處理,要根據(jù)堤基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對不同的處理方法進行必要的分析,也能更好的掌握各種方法的優(yōu)點和缺點。
2.1 劈裂灌漿法
這種方法在進行加工除險的時候,主要是利用堤防應力的分布規(guī)律。在進行加固的時候,要運用一定的灌漿壓力使堤防沿線的軸線方向發(fā)生劈裂,然后在出現(xiàn)劈裂的位置進行水泥漿的灌注。在進行灌漿的時候能夠更好的形成連續(xù)的防滲帷幕,然后對堤身的防滲能力進行提高。在進行防滲施工的時候對施工的經濟性和穩(wěn)定性要進行必要的考慮,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證施工的成本,在質量方面也能進行保證。在對堤防進行加固防滲的時候,堤身含沙量比較高的時候是不易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施工的,這樣不能更好的保證施工效果。
2.2 砂礫料貼坡排水法
這種施工方法在進行施工的時候要先對堤身的背水坡面進行清除作業(yè),在進行草根石子清除的時候要對深度進行保證,不能超過三十厘米,同時在進行處理的時候可以使用除草劑,然后在坡面進行粗砂、石子和塊石的鋪設,這樣能夠更好的達到護坡的目的,在進行施工的時候,這種處理方法比較適用于堤身土體含沙量比較高的堤身,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證處理的效果。
2.3 土工織物貼坡排水法
這種處理方法和沙礫料貼坡法是非常類似的,在進行處理的時候也是要先將背水側坡面的草根和石子進行清除,然后在坡面上鋪設透水土工織物。在進行鋪設的時候對砂石的厚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這種處理方法也在堤身含沙量比較重的情況效果比較好。
2.4 復合土工膜防滲法
復合土工膜防滲法在進行處理的時候也要先對坡面進行處理,然后使用除草劑,在坡面進行細砂的鋪設,然后在坡面進行復合土膜的鋪設,這樣在施工以后能夠更好對堤防工程進行加固,同時也能更好的保證堤防工程的安全。
2.5 垂直鋪塑法
垂直鋪塑法在進行施工的時候要使用開槽機在堤頂沿線進行堤軸線的開槽作業(yè),然后在挖掘的槽中進行復合土工膜的鋪設,在進行處理的時候要利用黏土將槽口進行回填,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證施工質量。垂直鋪塑法對復合土工膜的厚度和強度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因此,在進行施工的時候,復合土工膜在進行施工的時候要在堤基很深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要對復合土工膜透水性進行很好的要求,這樣能夠更好的起到地基防滲的效果。
2.6 黏土斜墻法
黏土斜墻法在進行施工的時候,有一定的施工步驟,在進行施工的時候要先將堤坡進行臺階狀的挖掘,然后在上面鋪填上一層防滲黏性土,在進行鋪填的時候,對其厚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在鋪填過程中要進場分層的壓實,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證堤防工程的防滲質量。黏土斜墻法在堤身斷面尺寸比較的情況下或者是灘地的情況下是比較適合的,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證施工的質量。
3 堤身的防滲處理方法
3.1 加鋪蓋法
在對迎水面進行鋪蓋的時候,能夠更好的延長滲漏半徑,同時也能降低水力對坡面的打擊程度。在迎水面比較穩(wěn)定的灘地上,可以使用黏土鋪蓋的方式進行處理,在施工過程中對其長度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證施工的質量,同時也能更好的保證其鋪蓋的防滲效果。在進行鋪蓋的時候,對防滲效果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因此,在進行施工的時候一定要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格的要求。
3.2 帷幕灌漿法
這種方法十分簡單:在堤防迎水側堤基打孔,并用壓力灌漿以堵塞堤基中大的滲漏通道,進而減小滲透流量。一般適用帷幕灌漿法的堤基多為透水層較淺的堤基。
3.3 排滲井法
這種方法為了降低堤內覆蓋層的承壓水頭,于是在背水側打孔,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管涌的發(fā)生。
3.4 加重蓋法
這種方法是在背水側增加蓋重,目的是削減背水面出流水,,防止堤基滲流對表層土產生滲透破壞,進而增加背水側土體的抗浮穩(wěn)定性,此外還可減小出逸比降。采用背水側增加蓋重的方法適用于覆蓋層較厚且下臥強透水層較深的堤基。
3.5 土工膜法
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透水層較薄的堤基。這方法的具體步驟是:先采用開槽機開槽,然后將土工膜置入槽中,再在兩側灌入黏土進行堤基垂直防滲。與其他垂直防滲措施相比,該法經濟實惠。當然,采用土工膜進行垂直防滲也對水文地質條件有一定要求。比如,當?shù)袒写嬖谟写罅康膲K或純中粗砂時,一般不宜采用土工膜進行垂直防滲。另外,如果堤基地下水位較高、施工場地地基很軟,致使施工設備不能放置或放置后帶負荷工作時地基不能承受其壓力,也不能采用土工膜進行垂直防滲。
3.6 減壓溝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覆蓋層較薄的情況。減壓溝應該深入透水層以下1米的地方。減壓溝填入透水性能較強的砂石料才能保證減壓效果,并且顆粒分布應下粗上細。減壓溝的布設形式最好為暗溝,因為明溝易受風沙和地表水的影響而發(fā)生堵塞,另外暗溝維護也比較方便。需要強調的是,由于粉細砂容易使排滲井和減壓溝發(fā)生淤堵,所對于透水層為粉細砂的堤基,采用排滲井和減壓溝進行堤基防滲效果較差。
3.7 垂直防滲墻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專用機具在堤基中建造槽孔,并且用泥漿固壁,然后在槽孔中填充相關的混合物,從而形成連續(xù)的防滲體。垂直防滲墻的結構形式有:懸掛式防滲墻。懸掛式防滲墻的底部位于相對強透水層中,因此對堤基防滲效果不明顯。黃河干流的一些堤段的堤基主要由透水性較強的沙性土組成,所以涂層比較單一,此外,局部夾有黏性土層,上部黏性土覆蓋層厚度較小,沙性土下無相對弱透水層,鑒于此種情況,防滲墻只能位于透水性較強的沙性土中。半封閉式防滲墻的防滲效果主要取決于相對弱透水層的厚度及連續(xù)性、相對強透水層的厚度、相對強透水層及相對弱透水層各自的滲透系數(shù)、江河泓切割情況等因素。
4 結束語
在水利工程中,堤防工程出現(xiàn)滲漏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因此,對堤防工程進行防滲處理和加固是非常必要的,在進行堤防工程防滲和加固處理的時候,對堤身和堤基進行處理的方法是不同的,對不同的方法進行分析能夠更好的找到導致滲漏出現(xiàn)的原因,同時也能在處理方法方面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占洪波.堤基防滲處理綜述[J].治淮,2010.
[2]SL260-200X.堤防工程施工規(guī)范條文說明(修訂版征求意見稿)[S].
[3]閆玉才.中小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山西水利科技,2006.
[4]SL239-1999,堤防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與驗收規(guī)程(試行)[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