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楠,石月丹,徐凜然
(東北電力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吉林吉林132012)
離子液體(Ionic Liquids簡稱ILs)又稱為室溫離子液體(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簡稱RTILs),是室溫下呈離子狀態(tài)的鹽類物質(zhì)[1,2]。具有不揮發(fā)、不氧化、強極性、對無機和有機化合物有很好的溶解性等特性,被廣泛用于代替易揮發(fā)化學溶劑的環(huán)保型溶劑[3]。離子液體作為反應介質(zhì)、催化劑或助劑在合成領(lǐng)域的應用日新月異,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競爭優(yōu)勢,為綠色催化過程的設(shè)計及實現(xiàn)提供了基礎(chǔ)和技術(shù)參考[4]。
異丁酸異戊酯呈杏子和桃子似香甜味,是我國GB2760-96規(guī)定允許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菠蘿、桃子、杏子等型香精[5],在國內(nèi)外早就被用作水果型香精的調(diào)和劑用于食品工業(yè)中,也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有機化工產(chǎn)品[6]。同時由于異丁酸異戊酯對人畜基本無毒,且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也可作為一種綠色的有機溶劑使用[7]。異丁酸丁酯是無色液體,具有很強的似新鮮的蘋果和菠蘿的香味。天然品存在于羅馬母菊精油中,主要用以配制蘋果、菠蘿及漿果類型的香精,是我國GB2760-86規(guī)定允許使用的食用香料,也可以用在制藥工業(yè)中[8]。酯類合成過程中常規(guī)使用的催化劑有硫酸,雜多酸,固體超強酸等[9],但這些常規(guī)的催化劑存在著腐蝕性強,設(shè)備投資高,副反應多,污染環(huán)境,難以循環(huán)利用,產(chǎn)品與反應體系難以分離等缺點。本實驗中采用1-甲基-3-丙磺酸基咪唑硫酸氫鹽作為催化劑合成異丁酸異戊酯和異丁酸丁酯,反應條件溫和,產(chǎn)品收率高,對設(shè)備腐蝕性小,且催化劑易于回收,對環(huán)境無污染。
藥品:異丁酸(C4H8O2,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異戊醇((CH3)2CHCH2CH2,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正丁醇(CH3(CH2)3OH,分析純),沈陽市華東試劑廠;甲苯(C6H5CH3,分析純),煙臺市雙雙化工有限公司;乙酸乙酯(CH3COOC2H5,分析純),煙臺市雙雙化工有限公司;1,3-丙磺酸內(nèi)酯((CH2)3OSO2,分析純),梯希愛化成工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儀器:RE-52A型旋轉(zhuǎn)蒸發(fā)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FA1004A型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天平儀器廠;FT-IR3000型紅外光譜儀,上海島津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WZS-1770127型阿貝折射儀,上海精天電子儀器有限公司。
在裝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回流冷凝管的100 mL三口圓底燒瓶中加入0.05 mol N-甲基咪唑,0.05 mol 1,3-丙磺酸內(nèi)酯和40 mL甲苯,在80℃下恒溫反應2 h,減壓抽濾,得到的濾餅用乙酸乙酯洗滌3次,然后置于100℃烘箱中干燥24 h,得到9.3 g白色固體1-甲基-3-丙烷磺酸基咪唑內(nèi)鹽[10]。
在裝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回流冷凝管的100 mL三口圓底燒瓶中加入0.05 mol 1-甲基-3-丙烷磺酸基咪唑內(nèi)鹽,加適量除鹽水將其溶解后,室溫下滴加3.3 mL 98%濃硫酸,滴加完畢,在90℃恒溫反應2 h,旋轉(zhuǎn)蒸發(fā)除去反應混合液的水,得到淺黃色粘稠液體[mimps][HSO4],將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75 ℃ 干燥 3 h[11]。
在裝有回流冷凝管、溫度計及電動攪拌器的三口頸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異丁酸、異戊醇及一定量的催化劑。開動攪拌器,出現(xiàn)冷凝液時開始計時(80℃左右)。反應一段時間后冷卻,催化劑沉于瓶底,用分液漏斗對反應混合物和離子液體進行分液,分析反應體系的酸值,酯化率[12]的計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因其酯化反應為可逆反應,根據(jù)化學熱力學原理,采用某一反應物過量的方法,可以提高酯的平衡酯化率。同時異戊醇又是溶劑,加熱脫水時會消耗少量醇,故醇用量大于理論的酸用量。本實驗首先固定異丁酸用量0.1 mol,催化劑離子液體用量2 mL,反應時間3 h,改變異戊醇和丁醇的用量,探討不同醇酸摩爾比對酯化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1。
由圖1可知,隨著異戊醇用量的增加,酯化率會相應提高,當異戊醇和異丁酸的摩爾比為1.4∶1,正丁醇和異丁酸的摩爾比也為1.4∶1時酯化率最高;繼續(xù)增加異戊醇的用量,酯化率會有所降低,這可能是由于隨著異戊醇用量的增加,降低了異丁酸的濃度,不利于反應的進行,故最佳醇酸摩爾比均為1.4∶1。
圖1 醇酸摩爾比對酯化率的影響
在固定n(醇)∶n(酸)=1.4,反應時間為3h的條件下,通過改變催化劑(離子液體)的用量,考察催化劑用量對酯化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2。
由圖2可知,隨著催化劑用量增大,異丁酸丁酯和丁酸丁酯的酯化率均增大,但催化劑用量超過2 mL后,酯化率降低,說明反應基本達到平衡,同時催化劑過量,可能引起一些副反應,或是由于攪拌不充分使傳質(zhì)阻力增大,導致酯化率降低,故異丁酸丁酯和丁酸丁酯的最佳催化劑用量均為2 mL。將催化劑用乙酸乙酯萃取處理后,進行重復實驗,催化劑重復使用6次后,轉(zhuǎn)化率略有降低,但仍能使酯化率達到92%以上。
圖2 催化劑用量對酯化率的影響
固定 n(醇)∶n(酸)=1.4∶1,催化劑(離子液體)的用量2.0 mL,改變反應時間,探討反應時間對酯化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3。
從圖3可知,隨著時間的增加,異丁酸的轉(zhuǎn)化率增加,反應時間為3.5 h時,酯化率最高,再增加時間酯化率無明顯增加,因為當反應達到平衡后,再增加時間,對酯化反應基本沒有什么影響,而且延長反應時間,不但增加能耗,而且會出現(xiàn)部分碳化現(xiàn)象,故最佳反應時間為3.5 h。
圖3 反應時間對酯化率的影響
合成異丁酸異戊酯實驗中,產(chǎn)物為無色透明液體。其FTIR譜圖如圖4所示,主要吸收峰(cm-1):1737為酯羰基C=O的特征吸收峰,1 154為酯中CO的特征吸收峰,2 931為CH2-的特征吸收峰,2 963,2 874為CH3-的特征吸收峰。由以上結(jié)果可以確認所得產(chǎn)品為異丁酸異戊酯[13]。
合成異丁酸丁酯實驗中,產(chǎn)物是一種具有濃郁香味的無色透明液體,產(chǎn)物的FTIR譜圖見圖5。由圖5可見,2 965,2 876 cm-1處的吸收峰為-CH3的特征吸收峰;2 930 cm-1處的吸收峰屬于-CH2的反對稱伸縮振動;1 736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酯羰基-CO鍵的伸縮振動;1 194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C-O鍵的伸縮振動。由此可以確認所得產(chǎn)物為異丁酸丁酯[14]。
圖4 異丁酸異戊酯紅外吸收光譜圖
圖5 異丁酸丁酯紅外吸收光譜圖
采用兩步法成功合成出的1-甲基-3-丙烷磺酸基咪唑硫酸氫鹽離子液體,在催化酯化反應中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催化性能。該離子液體與傳統(tǒng)酸催化劑相比,其突出的優(yōu)點是:
(1)醇酸摩爾比低,反應溫度低,反應時間短,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2)催化劑與產(chǎn)品可以實現(xiàn)自動分層,避免了分水裝置的使用,簡化了分離;
(3)腐蝕性低,副產(chǎn)物少,成本低,且可循化利用,減少了資源的浪費,提高了經(jīng)濟效益。
[1]郝巍,李存雄.離子液體在酯化反應中的應用[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4(4):117-120.
[2]李汝雄,王建基.綠色溶劑—離子液體的制備與應用[J].化工進展,2002,21(1):43-48.
[3]任強,武進,張軍,等.1-烯丙基,3-甲基咪唑室溫離子液體的合成及其對纖維素溶解性能的初步研究[J].高分子學報,2003,(3):448-451.
[4]孫劍,王金泉,王蕾,等.基于離子液體的綠色催化過程[J].中國科學,2014,44(1):100-113.
[5]周慧,鄒雪艷,李明雪.硫酸鎵催化合成異丁酸異戊酯的研究[J].現(xiàn)代化工,2011,38(7):5-6.
[6]石月丹,吳溪,盧妍,等.固體超強酸催化合成丁酸異戊酯[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08,28(6):22-24.
[7]丁斌,支爽.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合成異丁酸異戊酯[J].中國食品添加劑實驗研究,2011,(1):86-88.
[8]黃先威,謝治民,周原,等.磷鎢酸催化合成異丁酸丁酯的研究[J].應用化工,2005,34(4):237-239.
[9]A Amornchai,K Kittipong,K Worapon,et al.Production of n-butyl acetate from dilute acetic acid and n-butanol using different reactive distillation systems:Economic analysis[J].J Taiwan Inst Chem Eng.,2009,40(1):21-28.
[10]吳長增,宋曉平.固體酸Fe2(SO4)3催化合成丙酸異戊酯[J].化學研究與應用,2003,12(6):877-878.
[11]楊春霞,張瑾,韓朋利.丙酸異戊酯的合成研究[J].山東建材學院學報,2000,9(3):203-204.
[12]鄧斌,余瑞金,陳六平,等.稀土復合固體超強酸SO42-/ZrO2-CeO2催化合成食用香料乳酸乙酯的研究[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8,34(6):62-64.
[13]陳丹云,趙虹,何建英.高嶺土固載磷鎢酸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催化酯化性能研究[J].應用化工,2010,39(5):652-657.
[14]凌關(guān)庭,唐述潮,陶民強.食品添加劑手冊[M].第2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7: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