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先明
【摘要】本文結合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原理、系統(tǒng)設計以及充放電優(yōu)勢進行分析,供參考。
【關鍵詞】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系統(tǒng)設計
中圖分類號:U469.72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2012年11月1日,國家標準GB/T28569-2012《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電能計量》正式實施,對于推進汽車產業(yè)低碳循環(huán)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充放電模式優(yōu)勢分析
1、充電模式優(yōu)勢
(1)綜合成本相對較低。用戶可以利用晚間時間自行充電,對用戶來說節(jié)約了使用成本,對充電本身來說節(jié)約了大建充換電站的土地、人力成本,而且利用夜間用電低峰時間充電,不會對電網安全增加新的壓力。此外,直充是常規(guī)充電模式,所用的功率和電流的額定值不是關鍵因素,因此充電器和安裝成本低,對于高成本的純電動車來說從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各個角度降低成本是目前電動車發(fā)展的關鍵問題。
(2)充電簡單便捷。方便高效是用戶對車輛的使用基本要求,也是電動汽車和其它任何車輛發(fā)展的基礎。充電模式可以在用戶的公司和家庭安裝充電樁,用戶上班時可以選擇在公司充電,或者下班之后,開車回家,然后隨手在停車庫里面插上插頭就可以充電了,早上起床,拔下插頭就可開車上班。這種模式比較理想,簡單而不失高效性,不需要增加額外的負擔。
2、換電模式優(yōu)勢
(1)用戶購車成本低,電能補給時間快。在國家電網的換電模式下,用戶只要購買“裸車”而不再承擔電池的購買、維護和折舊成本,使得電動汽車購車支出費用低于傳統(tǒng)車型。同時一輛電動汽車駛進換電站,取下耗盡電量的電池,再更換已充滿電的電池,所需時間僅為3~5min,與傳統(tǒng)汽油車加油時間相差無幾。另外還有移動式換電車,可以為緊急用戶隨時隨地更換電池,為用戶解決燃眉之急。在成本和使用的雙重便利下,用戶更容易接受,從而有利推動電動汽車的進一步推廣普及。
(2)有利于電動汽車電池標準統(tǒng)一及壽命延長。在國家電網的換電模式下,由運營商對電動車的電池充放電過程進行集中處理和應用,因此更容易實現(xiàn)電池標準統(tǒng)一,同時運營商專業(yè)規(guī)范的維護大大的延長了電池使用壽命。
(3)解決了電動汽車大規(guī)模發(fā)展的電能供給問題,是實現(xiàn)社會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徑。在變電站附近建充換電站可避免對配電網造成大的沖擊,同時在土地資源緊張或電網難以擴建改造的城市中心區(qū),可依托近郊區(qū)的變電站建設電池集中充電站。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運營模式充分利用城市及就近110kV及以上變電站資源,開展電網梯次利用,有序充電;通過物流網絡統(tǒng)一配送電池到充換電服務網點;便于集中治理諧波污染,減少治理費用;實現(xiàn)削峰填谷,提高設備利用效率和電網負荷率。
三、交流充電樁的控制原理
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是一種輔助設備,與交流電網鏈接在一起,專門為電動汽充電機提供電源的供電裝置,并具備相應測控保護功能的專用裝置,功率一般不大于7kW。充電樁應具備以下功能:提供友好的人機操作界面,進行相應的控制操作、計量計費、和通信管理的電動汽車專用交流供電裝置。在本次設計過程中嚴格考慮了交流充電樁的實用性、安全性、智能化和可靠性。
本系統(tǒng)的設計流程圖如圖1所示,它呈現(xiàn)了一些參與者和一些用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主要用于對系統(tǒng)、子系統(tǒng)或類的功能行為進行建模。用流程圖展示了系統(tǒng)工作的原理以及同用例參與者之間是怎樣相互聯(lián)系的。
圖1交流充電樁工作設計流程
充電樁的正常運行如本圖1的運行流程圖。設備上電后,通過系統(tǒng)自適應調整,進入工作狀態(tài),用戶使用時,若操作不合法或校驗不通過,則重新刷卡。若操作合法,則顯示器上顯示用戶信息,保護查詢余額。賬號明細等;用戶正確連接后,選擇充電模式既按電量充電,按時間充電,按金額充電和自動充電進行充電,計費表開始上傳直到用戶結束充電。同時,在充電過程中,DSP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并顯示相關信息,判定充電結束或用戶定義的任務完成后則結束充電,另外,在充電過程中,用戶可隨時結束充電過程。
四、系統(tǒng)設計
DSP控制系統(tǒng)用于實施監(jiān)控交流充電樁的運行,并通過人際交互界面向用戶提供人工接口。整個系統(tǒng)按不同的功能科劃分為人機交互單元,控制單元,計量單元,安全防護單元組成。其中,人機交互單元其中:樁體、LCD觸摸屏、讀卡模塊、充電插頭;控制單元主要包括:主監(jiān)控與輔助模塊;計量單元為電能表;安全防護單元包括;漏電保護開關、防倒開關以及急停開關、過壓保護功能、欠壓保護。人機交互單元主要用于充電樁的工作信息顯示和控制參數(shù)的輸入,控制單元式系統(tǒng)的核心,控制充電樁的運行,計量單元用于計、量所用電能,安全防護單元主要用于系統(tǒng)的安全保護。
圖2系統(tǒng)結構圖
五、硬件構成
本產品主要采用微電子技術,采用TI公司的高速數(shù)據(jù)處理器DSP(TMS320F2812)作為主控芯片,結合強大的外設功能(包括威倫通的人機界面、微型打印機、非接觸式IC卡讀卡裝置、多功能智能電能表等)完成計量收費、安全保護、系統(tǒng)通訊等功能。為此,需要一些基礎的電氣試驗和測量器材和設備,以及相應的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相關構成如圖3所示。
圖3系統(tǒng)構成示意圖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對硬件電路進行了設計研究,硬件設計完成后應具備以下功能:
1、計量功能
充電樁應為計量表計預留電氣接口和安裝空間,計量表計應采用電子式有功電能表。電能表的通訊規(guī)約應符合DL/T645-1997或DL/T645-2007,電能表有功計量精度不低于1級。充電樁應能通過RS485/RS232總線讀取在充電前后電能表的電量止度,結合用戶選用的充電模式計算出相關數(shù)據(jù)(包括電能使用量、消費金額、充電時間等等),并將該數(shù)據(jù)上傳給后臺系統(tǒng)存儲顯示。
2、人機交互界面功能
(1)具有液晶屏顯示,顯示面積應大于3.2寸;
(2)具有運行狀態(tài)指示燈,能對應顯示交流充電樁各狀態(tài)下的相關信息;
(3)具有查詢功能,可通過人機操作界面進行相關信息查詢;
(4)查詢余額:使用普通卡能夠在充電樁上查詢用戶賬戶內的剩余金額;
(5)查詢里程:使用里程卡能夠在充電樁上查詢用戶賬戶內的剩余里程;
(6)消費明細查詢:充電樁應采用LCD顯示屏,能夠顯示用戶最近一次充電的時間、金額(普通卡)、里程(里程卡)、電量等信息;
(7)具有不同充電服務選擇,交流充電樁能顯示各種充電模式,并進行充電服務,充電樁應具有以下多種充電模式:
模式1:定電量充電,即在人機界面上輸入所需電量,充電樁開始充電直到達到電量設定值。
模式2:定時間充電,即在人機界面上輸入設定時間,充電樁開始充電直到達到時間設定值。
模式3:自動(充滿為止)充電,即在人機界面上選擇自動充電,充電樁會開始充電直到用戶手動結束充電為止。顯示的字符應清晰、完整,沒有缺損現(xiàn)象,不依靠環(huán)境光源即可辨認。鍵盤能正常輸入,并拌有按鍵聲。
在充電過程中,充電樁顯示時間(已充電時間、剩余時間等)、電量(已充電電量、待充電電量)等信息。充電結束后,充電樁顯示用戶的用戶號、剩余金額、剩余里程、本次充電金額等信息。
3、非接觸式IC卡功能
交流汽車充電樁配備非接觸式IC卡讀卡裝置,能夠識別符合ISO14443標準的非接觸IC卡。用戶能夠在交流充電樁完成充電等各項功能。
4、通訊功能
交流充電樁能利用CAN總線技術完成與BMS和集中器的通訊,以及和人機界面、智能電能表、IC卡模塊、微型打印機的實時在線通訊。
5、安全防護功能
充電樁應具備急停開關。按下急停開關后,應能立刻切斷充電樁內整個供電回路的電源。充電樁應具備平衡開關。充電樁在受外力(如被汽車撞斷)破壞時,應能立刻切斷充電樁內整個供電回路的電源。安全防護系統(tǒng)設計,包括充電電纜的控制導引單元、緊急停止單元、電氣防護及靜電防護單元,傾斜保護單元。
電氣防護單元能夠通過斷路器、漏電保護裝置、電涌保護裝置等相關裝置實現(xiàn)過流保護、漏電保護、防雷擊功能。靜電防護功能主要從接地和電路抗靜電放電(ESD)設計兩方面著手。
6、故障及報警功能
充電樁在工作過程中,出現(xiàn)故障,充電樁應能及時作出故障報警動作。充電樁控制器應具有自檢功能,自檢程序應能實時檢測內部和外部電路或通訊通道,確保充電樁可靠工作,當自檢程序發(fā)現(xiàn)錯誤或故障時,應能立刻做出故障報警動作。
六、結束語
《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電能計量》是對電動汽車行業(yè)的規(guī)范準則,促進了電動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該標準的實施將為充電設施商業(yè)化運營提供標準支撐,促進電動汽車和充電設施產業(yè)的發(fā)展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魯莽,周小兵,張維.國內外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發(fā)展狀況研究[J].華中電力,2010,23(5):16-20.
[2]程博,葉敏.電動汽車電池管理CAN總線通訊系統(tǒng)設計[J].電源技術,201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