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貨老媽
我是屬于晚生孩子的那一撥人,30出頭才要了女兒,所以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話是:“當媽晚,好像把青春期都拉長了?!?/p>
過去不覺得,等到孩子大了,問題就顯現(xiàn)出來了。前兩天女兒說:“我們班誰誰的媽媽,好像只有30歲,好年輕哦。”回房和先生兩人一起算了算,大學(xué)一畢業(yè)就結(jié)婚生小孩的話,那是有可能的呀,頓時心中艷羨不已。一旦扯到年齡啊,青春啊,成熟啊,女人沒有不敏感的,于是這事情就變成一根小刺,隱隱在我心里戳著。
前陣子跟女兒吵架,我說:“沒想到你的叛逆期這么早就來了!”她牙尖嘴利地回說:“沒想到媽媽的更年期也這么早就來了!”這下,心中原本隱隱作痛的小刺一下子戳中了命門,我將一本書甩到了地上,摔門而去。
在外面走了很長時間,平靜自已的心緒。反思這件事情,我有反應(yīng)過度的地方,女兒也有口不擇言的任性。看過許多電影和小說,都提到年幼時女兒跟母親對抗特別嚴重,劍拔弩張以至疏離,直到青春期過去,女兒漸漸成長,踏入紅塵為人妻母,關(guān)系才慢慢走向和解。為什么要繞這么大一個彎路才能互相體諒和理解?相親相愛一輩子不好么?她們是親人啊。
也許,正因為是太熟悉的親人,熟到了無視的地步,所以才不以為然(自以為是)、不知感恩(理所當然)、不懂珍惜(不怕失去)。這些表現(xiàn)最終都指向了一點:過于自我。于是這種肆無忌憚不相離的底氣,讓我們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留給了親密的家人,卻把耐心和寬容留給了陌生人。
冷靜過后,我回到家,給熟睡的女兒寫下這封信:
“你知道‘更年期意味著什么嗎?意味著媽媽老了。媽媽正在變老,即將面對生理和心理的壓力,媽媽正在努力克服這些壓力,所以不希望你用嘲笑的口吻來攻擊。
衰老和壓力,本是媽媽要面對的問題,不巧因為它們帶來的情緒副作用,轉(zhuǎn)移到了你身上,媽媽道歉,也希望你能體諒。我們太親密了,離不開也打不散,因此容易過界。以后,最好我們不要犯那些錯誤,對親密的家人,也盡量和聲細語,關(guān)懷擁護——畢竟我們不會永遠那么親密,以后你也將有你的小家,離開媽媽,成為另一個孩子的媽媽。未來,你會有很多的想法和欲望要實現(xiàn),惦記著去更廣闊的天地,而媽媽因為年邁,只能原地守望。所以,在你離家之前的這十幾年,就是我們之間僅有的相守時光,其實很短。
最后,媽媽始終愛你。所謂親密的家人,就是吵過了,哭完了,還會心無芥蒂地重新?lián)肀?。這份寬容,是來自血緣的禮物?!?/p>
寫完這些文字,我忍不住淚流滿面,想到以前讀過香港著名電臺主持人梁繼章先生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忽然特別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立場和寓意——他說,親人只有一次的緣份,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他的信,據(jù)說是給兒子18歲的生日箴言;我的信,卻希望能更早讓女兒看到。有些錯,越早糾正越好;有些愛,越早珍惜越好。
親愛的,媽媽等你醒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