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蘭
(臺州學院 人文學院,浙江 臨海 317000)
謝深甫生平事跡考述
陳衛(wèi)蘭
(臺州學院 人文學院,浙江 臨海 317000)
謝深甫是南宋重臣,歷經(jīng)孝宗、光宗、寧宗三朝,官至右丞相,《宋史》有傳,但事跡仍有模糊之處。根據(jù)《宋會要輯稿》、文人筆記、方志等可以考證出謝深甫在孝宗朝的任職時間、業(yè)績,從光宗、寧宗朝的磨勘轉官考語中可以了解朝廷對謝深甫的評價。
謝深甫;生平;考述
謝深甫(1139-1204),字子肅,號東江,臺州臨海(今屬浙江)人。謝深甫少年苦學,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從此進入仕途,歷經(jīng)孝宗、光宗、寧宗三朝,官至右丞相。謝深甫生平保存在《宋史·謝深甫傳》中,其中光宗、寧宗朝任職時間、政績比較清楚,但謝深甫早年參加科舉考試的情況,在孝宗朝任職的時間、業(yè)績等無詳細記載。從南宋文人詩文集、筆記,清代徐松輯《宋會要輯稿》等典籍中可以鉤沉出謝深甫的早年事跡,從光宗、寧宗朝的磨勘轉官考語中,可以了解當時朝廷對謝深甫的評價,以補史書之不足。
據(jù)宋洪邁《夷堅志》記載,謝深甫更名“深甫”后曾三次參加解試。第一次是紹興己卯(1159)年,21歲,用某名赴州學春補,中選?!凹皯e試,始更為深甫,已而不利?!保?]951第二次是紹興壬午(1162)秋,仍未中試。第三次是乾道乙酉(1165)年,27歲,“仍以深甫投牒,遂預計偕,明年登第?!保?]951這次中試,第二年春即乾道二年(1166)省試中進士,《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記為“乾道二年蕭國梁榜進士出身”[2]。在此次赴省試途中,因家貧穿草履,“至曹娥渡,與渡子錢少,不渡,反詈之”[3],謝深甫不得已從別的渡口過江。
謝深甫在地方政府任職時間較長,楊萬里概
(一)孝宗乾道九年(1173)嵊縣尉任上修葺嵊縣縣學。據(jù)作于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七月的周汝士《修學碑》記載,主簿栝蒼江濤、尉臨海謝深甫到任之初,見夫子廟破敗,諸生無處學習,便商量修葺。于是“定規(guī)模,審材用,聚糇糧,命徒庸,弊者葺之,壞者新之?!保?]2347又《嘉泰會稽志》卷一:“乾道癸巳,今丞相謝公(深甫)尉剡時,與主簿栝倉江(濤)增葺,仍立諸生課試之法甚備?!保?]6727,縣學修葺完成時間是乾道九年(1173)。縣學修好后,二人制定考試規(guī)則,循循善誘,引導諸生學習。周汝士評價說“剡之文治,然一變,蓋數(shù)十年未有也”。[7]2348
由于修葺縣學、智斷誣案(見本傳)等政績,謝深甫得到了兩任地方官方滋、錢端禮的舉薦。據(jù)《嘉泰會稽志》卷二:方滋“乾道八年二月,以敷文閣直學士右太中大夫知。九年五月移平江府?!保?]6758錢端禮“乾道九年六月,以資政殿大學士左通議大夫知。淳熙元年六月除觀文殿學士?!保?]6758方滋在乾道八年(1172)二月至九年(1173)五月知紹興府,錢端禮乾道九年(1173年)六月至淳熙元年(1174)六月知紹興府,他們在乾道八年(1172)二月淳熙元年(1174)六月期間推薦了謝深甫。
由于方滋、錢端禮的推薦,淳熙元年(1174)后括為“十載江湖州縣底”[4],《深甫簽書樞密院制》評價為“州縣早更于繁劇”[5]1309,謝深甫稱自己“奮自寒生,久安下仕”[6]277-50。謝深甫調(diào)昆山丞,任職年限不詳。
(二)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為浙曹考官。漕試是宋代科舉所特有的一種考試,由轉運司類聚本路現(xiàn)任官所牒送隨侍子弟和五服內(nèi)親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舉人、宗女夫等,舉行考試,試法同州、府解試。漕試合格,才能赴省試。因參加漕試的多是權貴子弟,行賄、作弊時有發(fā)生。謝深甫為浙曹考官時,據(jù)文章氣骨公平地選拔人才,得到了國子司業(yè)鄭伯熊的“具眼”稱譽(見本傳)。鄭伯熊(1123-1181)字景望,永嘉人。紹興十五年進士?!按疚醵辏?175年),翰林學士知制誥王淮薦鄭伯熊等,獲得擢用。三年(1176年)秋,應召赴行在,至則除吏部郎中,十二月兼太子侍讀,四年(1177年)二月除國子司業(yè),九月除宗正少卿。”[9]鄭伯熊任國子司業(yè)為淳熙四年(1177)二月,此年正是解試年,漕試時間在八月。據(jù)此,謝深甫為浙曹考官的時間應是淳熙四年(1177)秋。
(三)淳熙八年(1181)到淳熙十一年(1184)前后知青田?!豆饩w青田縣志》:謝深甫“淳熙中令。負公輔才,試邑數(shù)載?!保?0]謝深甫任青田令后又有3人在淳熙年間知青田,其中王極“秩滿”,王萬全、陳巽無具體任職時間記錄。按宋制,官員任期一般三年成任。如以淳熙共十六年為限推算,王極、王萬全、陳巽每人任期三年,那么謝深甫淳熙七年(1180)可能還在青田縣令任上。
據(jù)上述考證,從乾道九年(1173)年嵊縣尉到淳熙十二年(1185)孝宗召見,謝深甫在基層任職約十二年,符合“十載江湖州縣底”的概括。期間值得稱道的是盡自己所能在文化方面有所作為,如修葺嵊縣縣學、在漕試中據(jù)文章氣骨公平公正地選拔人才。
(一)約淳熙十二年(1185)孝宗召見,除籍田令。謝深甫滿懷感激地在《謝除江東提舉表》中敘述了除籍田令,遷大理丞的經(jīng)過?!绊曔顿n對,誤蒙宸之知;旋沐褒遷,猥廁廷紳之末。僅再更于歲序,凡三冒于親除?!保?]277-50據(jù)此,應是召見后任籍田令,一年之內(nèi)又任大理丞。召見、任籍田令時間應為淳熙十二年(1185)。
(二)淳熙十三年(1186)至淳熙十四年(1187)任大理丞。淳熙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以大理寺丞身份,在“銓試、公試、類試”中,奉命“考校點檢試卷”[11]4588。淳熙十四年正月二十日,以大理寺丞身份,在“貢舉”中,當點檢試卷官(即點檢試卷)。[11]4599
(三)淳熙十四年(1187)三月至淳熙十五年(1188)八月任江東提舉官。謝深甫上任時間淳熙十四年(1187)三月,當時任左司郎中、太子侍讀的楊萬里賦《送謝子肅提舉寺丞》詩二首,為謝深甫送行。[14]謝深甫在江東提舉任上踏實實干,頗有政績。一是上任后根據(jù)江東大旱的災情,制訂并推行救災條目,全活一百六十余萬人(見本傳)。周必大《文忠集》在淳熙十四年十月甲申的記錄中評價“惟江東賴提舉官謝深甫任賑濟之責”[12]1148-89。二是在救災同時,重視水利建設。淳熙十四年(1187)批準安徽南陵縣重修大農(nóng)陂、永豐陂水利工程,并調(diào)撥錢糧,派人輔佐。據(jù)《重修大農(nóng)陂永豐陂記》記:知縣郭蕘到任后,見當?shù)厮こ淌?,想重修大農(nóng)陂、永豐陂,“乃白于常平提舉謝公深甫,竟如所請,移文支撥緡斛,委左簿徐挺之同力計視……乃鳩工于丁未之冬,訖事于戊申之夏?!保?5]謝深甫對重修工程的重視與支持,讓知縣頗感意外。重修工程于淳熙十四年(1187)冬開工,淳熙十五年(1188)夏竣工。重修后的大農(nóng)陂、永豐陂溉田6萬余畝。三是謝深甫奉詔查實災情,賑濟災民。淳熙十五年(1188)八月十一日,徽州祈門縣水災。“詔謝深甫究實以聞。其被水之家,優(yōu)與賑恤。”[11]2111
從淳熙十二年(1185)孝公召見,到淳熙十四年(1187)三月的三年內(nèi),孝宗三次拔擢謝深甫。籍田令任職時間短,業(yè)績不詳;大理丞任上,在銓試、貢舉等考試中,考校點檢試卷,發(fā)揚了作浙漕考官時就具備的公正的優(yōu)點;在江東提舉官任內(nèi)雖只有一年半時間,但救災、查災、重視修建水利工程,實實在在地解決了百姓的疾苦。
宋代典集中保存了若干篇(段)涉及謝深甫磨勘轉官、任命等的公文,雖不乏溢美之辭,但從中也可知道朝廷對謝深甫的評價。
(一)謝深甫的學識品行。紹熙三年(1192)、四年(1193)時謝深甫權工部侍郎?!皺唷奔丛嚬伲话恪皺唷眱赡昙纯赊D正。《工部侍郎謝深甫落“權”字》的考語是“性稟粹純,行能膚敏”[13]623。即天性樸實,品德兼優(yōu)。謝深甫在紹熙四年權工部侍郎兼權給事中。在工部侍郎任上即將轉官時,《工部侍郎謝深甫》考語曰:“雍容禁,屢形批之風;潤色邦條,雅得稽經(jīng)之意。”[16]評價其兼權給事中出入宮中,代皇帝批敕,文風典雅。在《賜御史中丞謝深甫辭免兼侍讀不允詔》中的品行考語“器資端亮,學問淹該”。即資質(zhì)端正,學識淵博?!白h論正平,實長風憲”,適合作御史中丞;“學問淹該”,適合兼侍讀[13]797?!渡罡灂鴺忻茉褐啤吩弧皩W冠儒流,才推國器”[5]1309?!顿n謝深甫再辭免簽書樞密院事不允仍斷來章批答》曰“外寬而內(nèi)明,氣和而才邵”[13]822?!渡罡τ邑┫嘀啤吩唬骸笆履軕锬苊?,智獨窮于微眇;柔不茹,剛不吐,節(jié)蓋秉于直方。”[5]1310即謝深甫有智慧,明辨是非;有氣節(jié),正直不阿。
(二)謝深甫的政績。圍繞任命謝深甫簽書樞密院事的兩份詔書評價了謝深甫在紹熙四年(1193)至慶元元年(1195年)期間兼權給事中、御史中丞、侍讀的政績?!渡罡灂鴺忻茉褐啤吩挥分胸┤紊稀俺中慕?,白簡無深刻之文”;侍讀時“燭理甚明,金華有切磋之益”[5]1309。即彈劾官員時心地寬厚、奏章客觀,侍讀時考察事理明白?!顿n謝深甫再辭免簽書樞密院事不允仍斷來章批答》曰履行給事中職責時,“封駁之嚴,屢回主意”;履行御史中丞職責時“抨彈之勁,益振臺綱”;兼侍讀以來“陳謨尤切”[13]822。即敢于駁正皇帝不恰當?shù)臎Q定,敢于彈劾行為不妥的官員,陳獻謀畫更加懇切率真。
綜述上述考語,謝深甫天性樸實,品行端正,學識淵博;處理公務盡職盡責,明辨是非,正直不阿。這些品質(zhì)、政績,和謝深甫少年家貧苦學,科場蹉跎琢磨學問,“久安下仕”了解百姓疾苦,報答孝宗“親擢再三”之恩的人生經(jīng)歷密不可分。
[1]宋·洪邁.夷堅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1.
[2]宋·佚名.南宋館閣續(xù)錄[C]//叢書集成續(xù)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596.
[3]丁傳靖.宋人軼事匯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1:935.
[4]辛更儒.楊萬里集箋校[M].北京:中華書局,2007:1116.
[5][宋]徐自明著,王瑞來校補.宋宰輔編年錄校補[M].北京:中華書局,1986.
[6]曾棗莊,劉琳.全宋文[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7]宋·高似孫.嘉定剡錄[C]//宋元浙江方志集成.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8]宋·施宿.嘉泰會稽志[C]//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9]陳安金,王宇.永嘉學派與溫州區(qū)域文化崛起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5.
[10]清·雷銑.光緒青田縣志[C]//中國方志叢書.臺灣: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374.
[11]清·徐松.宋會要輯稿[M].北京:中華書局,1957.
[12]宋·周必大.文忠集[M]//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宋·樓鑰.樓鑰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14]蕭東海.楊萬里年譜[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7:201.
[15]清·何紹基.光緒重修安徽通志[C]//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04.
A Research on Life Experience of Xie Shenfu
Chen Weilan
(School of Humanitie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
Xie Shenfu,an important senior official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going through three emperors as Xiaozong,Guangzong and Ningzong,became Right Prime Minister.The record concerning him in Song Dynasty History was not so clear.By researching The Compilation of Song’s Regulations,literati notes,local chronicle and other literature,we can find out his working time and achievements.From the promotion comment of Guangzong and Ningzong emperors,we can know how the government identified Xie Shenfu.
Xie Shenfu;life experience;research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4.02.002
1672-3708(2014)02-0005-04
2014-03-20
陳衛(wèi)蘭(1964- ),女,黑龍江同江人,副教授,從事古漢語教學與研究。
本文為2012年度臨海市社科聯(lián)委托課題“謝深甫生平事跡考述”(12WTYB04)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