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建民
關于我國高校會計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鄒建民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會計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會計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過去傳統(tǒng)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已經無法滿足現代高校的發(fā)展需求,為適應財政預算改革以及高校經濟業(yè)務的發(fā)展需要,進一步規(guī)范高校的會計核算,提高高校會計信息質量,促進高校加強預算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和績效評價,實現高校資金的最大使用效益,2013年12月財政部頒布了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文章從我國高等學校新舊會計制度的局限與變化方面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建設性意見。
高校 會計制度 改革 建議
1.舊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規(guī)定基建項目在辦理竣工決算前不在單位“大賬”中核算,不符合政府收支分類和部門預算改革精神,也造成高校會計信息的不完整,不利于加強高校基建項目的財務管理和監(jiān)督;
2.舊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規(guī)定高校所有固定資產都不計提折舊,使得固定資產長期按原值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既不能反映固定資產的損耗情況,也不能如實反映固定資金的實際價值;
3.舊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采用收付實現制,沒有區(qū)分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導致不能提供科學的成本數據,不利于高校加強成本核算和開展績效評價,也不利于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
4.舊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會計報表列報的項目和內容不科學,資產負債表中列報了收入、支出項目,年終再進行清理結算和結賬,導致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并缺乏對報表批注披露內容的規(guī)范。
1.平行設置財務會計科目與預算會計科目,適應財政改革變化的需要。新制度中新納入的會計核算內容主要有: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類、部門預算、工資津貼補貼、國有資產管理、財政撥款結轉結余等,主要涉及的會計科目有: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應返還額度、應繳國庫款、應繳財政專戶款、應付職工薪酬、財政補助結轉、財政補助結余、非財政補助結轉、事業(yè)結余、經營結余、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事業(yè)支出等,兼顧了高等學校財務、預算、資產、成本等方面管理的需要,將促使高校的財務狀況、事業(yè)成果、預算執(zhí)行情況得到更為全面、真實、合理的反映,對于提升高校會計信息質量和財會管理水平、強化高校資金的科學化管理、促進高校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將發(fā)揮積極作用。
2.將基建工程納入“大賬”統(tǒng)一核算,保證會計信息安全完整。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增設了“在建工程”科目,要求高等學?;窘ㄔO在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單獨建賬、單獨核算的同時,至少按月并入“在建工程”科目反映。新增了政府收支分類、經濟分類等與公共財政改革相關的會計核算內容。
3.完善了財務報表體系,強化財政資金管理。資產負債表不再包括收入和支出兩大會計要素,將??钍罩Р⑷胧聵I(yè)收支,收入支出表由原來的縱向“三段式”變?yōu)闄M向“矩陣式”。新增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既充分反映財政資金收支、結轉結余情況,又全面反映基本支出和具體項目支出情況。
4.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規(guī)范國有資產管理。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增設了“累計折舊”、“累計攤銷”、“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及其明細科目,以完整反映高等學校資產處置過程中待處置資產價值和處置收支等情況。
1.建立健全高校會計核算制度,做好會計基礎工作。應采用權責發(fā)生制代替收付實現制,也即是指只要是本期發(fā)生的費用以及收入,不管是不是出現現金交易,都應該作為本期費用以及收入處理,加強高校會計核算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使高校會計核算真實地反映學校各項教學、科研活動,可以為高校管理者提供真實、完整、準確的財務會計信息。同時應合理劃定高校成本核算范圍,科學、準確地核算每一個學生的培養(yǎng)成本,并依此作為高校收費的重要依據。在學生成本核算中應將與教學活動相關的一切直接或間接支出(包括儀器設備、房屋折舊費、教師的工資福利、圖書購置費、師資培訓費、水電費等)都納入其中,保證高校成本核算的專業(yè)化、精細化。
2.采取科學、合理的資產統(tǒng)計方法。為了能夠真實地反映高校固定資產凈值以及新舊情況,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于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應規(guī)定明確的使用年限,計提折舊方式可采用平均年限法。同時加強對固定資產的清查以及價值重估,盡可能保證“賬實相符”。在統(tǒng)計無形資產時,可以根據平均受益年限攤銷,在相關的教育成本或教育支出中計入攤銷額或折舊額,盡可能保證能夠準確、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實況。
3.制定完善的高校內部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加強高校內部財務會計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高校財務管理執(zhí)行力度,實現高校財務管理的規(guī)范化、法制化、科學化、有序化。為了加強高校內部財務會計管理,財務會計人員應仔細分析本學校的經濟承受能力,結合自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從專業(yè)的角度,向學校領導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意見。同時應根據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加強高校內部審計部門、監(jiān)察部門、紀檢部門對高校經濟效益以及財務收支狀況的監(jiān)督與管理,一旦發(fā)現問題,應及時查找原因,并要求相關人員進行糾正。
[1]崔小杰,雷振海.高校會計制度與企業(yè)會計制度的對比[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2]明麗.新高校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研究[J].現代商業(yè),2013(11)
[3]于志剛,郭云芬,白文博.淺議高校財務核算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經濟師,2013(8)
(作者單位:桂林理工大學 廣西桂林 541004)
(責編:玉山)
F233
A
1004-4914(2014)07-1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