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么?”“草鞋,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于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于披頭散發(fā)。憑著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
心得:一個人要發(fā)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huán)境需要。如果脫離社會環(huán)境的需要,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因此,我們要根據社會得需要,決定自己的行動,更好去發(fā)揮自己的專長。
·古時候,有兩個兄弟各自帶著一只行李箱出遠門。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將兄弟倆都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只好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又換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來,在路邊買了一根扁擔,將兩個行李箱一左一右掛在扁擔上。他挑起兩個箱子上路,反倒覺得輕松了很多。
心得:在我們人生的大道上,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我們是不是都知道,在前進的道路上,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是為自己鋪路?
“堅持”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柏拉圖)。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要從容地著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比阿斯)。
·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來完成的(約翰遜)。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錢學森)。
·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情,但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奧維德)。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馬克思)。
·在希望與失望的決斗中,如果你用勇氣與堅決的雙手緊握著,勝利必屬于希望(普里尼)。
·堅持意志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伏爾泰)。
·堅持對于勇氣,正如輪子對于杠桿,那是支點的永恒更新(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