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瑩,肖鴿飛△,趙 軍,陳福光,黃 琳(.廣東省珠海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珠海市醫(yī)學遺傳研究所 5900;.廣東省珠海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5900)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由1986年的1.04%上升至2008年的9.7%,據估計,中國成人糖尿病總數達9 240萬,可能已成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1]。在糖尿病的監(jiān)測指標中,常用血清葡萄糖測定,但其反映的只是患者當前的血糖水平,且易受飲食、藥物等因素影響。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紅蛋白與糖類經非酶促反應結合而成的,以HbA1c為主,它的合成過程是緩慢且不可逆的,其血液濃度反映了測定前2~3個月機體平均血糖水平,因其分析前不穩(wěn)定性較小被作為糖尿?。―M)的篩選、長期血糖控制、療效評估的有效監(jiān)測指標,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011年WHO發(fā)布的《應用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糖尿病》咨詢報告中推薦在有條件的地區(qū)采用HbA1c診斷糖尿病[2]。目前HbA1c檢測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離子交換高效液相法、親和色譜高效液相法、免疫比濁法等。本研究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HbA1c的結果與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HbA1c的結果進行方法學比對,以評估前法在臨床應用中的可行性。
1.1 一般資料 收集珠海市人民醫(yī)院(A組)和珠海市婦幼保健院(B組)兩家臨床機構2012年6~8月就診的各100例EDTA-K3抗凝全血標本,其中男109例,女91例;年齡25~75歲;健康人6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60例、治療中糖尿病患者60例,以及合并有尿毒癥的糖尿病患者20例,C組為兩家醫(yī)院就診的200例患者的數據。
1.2 儀器和試劑
1.2.1 儀器 A組使用日本HITACHI 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美國BIO-RAD D-10HPLC HbA1c分析儀對標本進行檢測。B組使用日本HITACHI 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美國BIO-RAD D-10HPLC HbA1c分析儀對標本進行檢測。
1.2.2 試劑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7600和7180)均使用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HbA1c檢測試劑盒(免疫透射比濁法),校準品為該公司生產的與檢測試劑盒原裝配套產品。HPLC法使用的為BIO-RAD公司生產的原裝HbA1c檢測試劑盒,校準品為試劑原裝配套產品。質控品均采用BIO-RAD公司生產的HbA1c專用質控品。
1.3 方法 200例標本均采用盲法進行平行測定。在使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前需對標本進行預處理,即吸取5μL沉積紅細胞加入至500μL溶血劑中,讓紅細胞充分溶解后再進行檢測。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AS 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種方法進行Bland-Altman散點圖分析、相關性檢測、組內相關系數(ICC)及直線回歸方程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5 溯源性說明 BIO-RAD公司生產的D-10檢測試劑盒已經過美國國家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計劃(NGSP)認證。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HbA1c校準品(制造商產品校準品)是嚴格遵照《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 生物樣品中量的測量校準品和控制物質賦值的計量學溯源性》(GB/T 21415-2008/ISO 17511:2003)的溯源量值程序進行的,通過BIO-RAD D-10 HPLC檢測方法(制造商選定測量程序)向上溯源至國際約定校準品。
2.1 測定結果中最高值為13.7%,最低值為4.5%,同一份標本用2種不同方法檢測結果的最大絕對差值為0.5%,最小絕對差值為0。A、B兩組數據均顯示免疫透射比濁法相對HPLC法呈負偏差。
2.2 兩種測定方法間離群點的檢查 本研究的200組數據中,最大相對偏差為0.051,未超過相對偏差均值的4倍(0.053),并經Bland-Altman偏倚散點圖分析(圖1),95%置信區(qū)間為0.94~1.06。由圖1也可以看出,所有測量結果均在95%置信區(qū)間內。無離群點需剔除,所有數據有效。
圖1 200份標本檢測結果相對偏倚散點圖
2.3 相關性檢測 經統(tǒng)計學分析,A組HbA1c的免疫透射比濁法與HPLC法比較,相關系數(r)=0.995 1;B組兩種方法比較得r=0.997 9;兩家醫(yī)院200份標本數據(C組)的綜合分析得r=0.997 0。結果顯示,所測試劑在不同儀器上的檢測結果與HPLC法比較均顯示了很好的相關性。
2.4 ICC檢驗 經統(tǒng)計學分析,A組內兩臺儀器間的ICC=0.995 1,B組內兩臺儀器間的ICC=0.997 9,C組內兩種方法間的ICC=0.996 6,三組結果均ICC>0.75,說明用免疫透射比濁法在不同的儀器上檢測HbA1c與HPLC法的檢測結果比較,均顯示出很好的一致性。
2.5 直線回歸方程比較 A組中兩種不同方法的結果作直線回歸分析,方程為Y=0.989 2X+0.045 4,r2=0.990 4;B組兩組數據作直線回歸分析,方程為Y=1.010 9X-0.080 3,r2=0.995 9;C組為A、B兩組綜合數據的直線回歸分析,方程為Y=0.999 8X-0.017 8,r2=0.993 2。各組測定結果作散點圖分布如圖2。以上結果顯示,每組比對方法間的r均大于0.95,說明結果分布范圍符合要求。
圖2 兩種方法測定臨床標本結果散點圖
三組比對結果的回歸方程中斜率與截距經統(tǒng)計學分析均為P>0.05,說明擬合直線回歸方程的斜率與1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截距與0之間的差異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認為直線通過坐標原點,也說明了兩種檢測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HbA1c不單只作為糖尿病治療效果監(jiān)測的指標,國內有研究表明,HbA1c水平與非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有密切關系,是原發(fā)性高血壓的危險因素[3]。國外也有學者通過對社區(qū)9 603例中年參與者的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的前瞻性研究分析觀察到:HbA1c是一個可以預測心血管疾病和腦卒中的因子,它與心血管風險均可能介導高血壓的發(fā)展[4]。美國杜克大學的Hudson等[5]報道,對非糖尿病患者行心臟手術時,患者術前如果HbA1c水平高于6.0%,其發(fā)生急性腎功能損傷的風險增加,是術后早期(30d內)病死率增高的獨立風險因素。隨著HbA1c在糖尿病診斷以外的多領域的廣泛研究應用,該項指標的檢測已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儀器設備不斷進入檢驗領域,HbA1c的測定方法就有幾十種之多。目前常用的HbA1c檢測原理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于HbA1c與血紅蛋白的電荷不同;另一類是基于血紅蛋白上糖化基團的結構特點[6]。離子交換HPLC檢測HbA1c可以達到臨床需求的精密度和穩(wěn)定性。2011年我國HbA1c室間質評結果統(tǒng)計顯示,相同儀器的組內變異系數(CV)在3.33%~15.44%,多數儀器組內CV%>5%,而基于離子交換HPLC的儀器組內CV相對較小[7],顯示該法測定的結果在不同的儀器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美國國家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計劃(NGSP)將其作為HbA1c標準化參考系統(tǒng)的參考方法[8]。然而,HPLC法檢測需要特殊的儀器,且儀器、試劑昂貴,測試成本較高,較難在我國各基層醫(yī)院實驗室推廣應用。另外,近幾年為廣大臨床單位所推崇的HbA1c的床旁快速診斷雖然也被廣泛地應用,但由于其方法的精密度、偏倚性能方面尚不足以滿足質量保證的要求[9],導致測定結果差異很大,臨床上難以作出合理的評價。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HbA1c是利用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的原理,檢測所需用到的自動生化分析儀在廣大基層醫(yī)院也已廣泛地普及。有研究使用進口的免疫透射比濁法產品與HPLC法進行比較,顯示兩種方法具有良好的相關性和可比性[10]。本研究通過使用國產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試劑與HPLC法對200例不同濃度的HbA1c進行盲法平行測定,結果顯示兩種方法同樣具有很好的相關性與一致性,表明用國產免疫透射比濁法試劑測定HbA1c的結果是有保障的。而且,該法測試成本相對較低,無須特殊檢測儀器,操作簡便,可用于批量檢測,對臨床提高血糖監(jiān)控水平,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前國內市場上已有多家公司生產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HbA1c的試劑盒,雖有多名學者報道該法精密度高、偏倚度小,但是由于檢測方法、儀器的標準化程度不夠,每年衛(wèi)生部室間質評結果均顯示,不同廠家、不同批號的試劑在不同儀器上檢測,表現(xiàn)出較大的變異度,這也是中國目前并不推薦采用HbA1c診斷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因此,不管選用哪種方法、哪家試劑,均應采取如下措施來提高HbA1c的檢測質量:知曉HbA1c檢測的干擾因素;重視量值溯源,使用科學、實用的分析系統(tǒng);整個檢測過程應嚴格按照規(guī)范的標準化操作規(guī)程進行和參加室間質量評價活動定期監(jiān)測測定結果質量[11]。
[1]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1):s1-s36.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Use of glycated haemoglobin(HbAlc)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abbreviated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M].Geneva:WHO,2011:1-25.
[3]徐安平,李衛(wèi)寧,張毅,等.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對非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臨床價值[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7):777-778.
[4]Bower JK,Appel LJ,Matsushita K,et al.Glycated hemoglobin and risk of hypertension in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J].Diabetes Care,2012,35(5):1031-1037.
[5]Hudson CC,Welsby IJ,Phillips-Bute B,et al.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s and outcome in non-diabetic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J].Can J Anaesth,2010,57(6):565-572.
[6]王冬環(huán),張傳寶,陳文祥,等.應重視糖化血紅蛋白測定技術及量值溯源[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8,31(9):965-968.
[7]閆穎,張傳寶,張江濤,等.三種相同原理的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檢測結果的初步比對[J].檢驗醫(yī)學,2012,27(7):575-578.
[8]Little RR,Rohlfing CL,Wiedmeyer HM,et al.The national glycohemoglobin standardization program:a fiveyear progress report[J].Clin Chem,2001,47(11):1985-1992.
[9]王薇,楊雪,胡麗濤,等.糖化血紅蛋白兩種床旁檢測方法性能的比較[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7):511-514.
[10]黃保榮,王金松,萬金安,等.三個可溯源性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系統(tǒng)測定結果的比對和偏倚評估[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26(1):63-66.
[11]王冬環(huán),陳文祥.應注重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診療中的臨床價值[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5(6):49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