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方
(遵義師范學院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貴州遵義563002)
合作學習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楊方
(遵義師范學院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貴州遵義563002)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是實踐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途徑。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除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溝通協(xié)作能力和團隊精神,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要解決好“合理地討論問題”、“科學合理地分組”、“完善合作學習規(guī)則”、“安排好教學時間”等問題。
中學物理;合作學習;團隊精神;溝通協(xié)作能力
中學是學生成長的重要要時期,更是學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中學物理是一門貼近我們的生活和自然的課程,對學生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作用。中學物理教學不僅要注重科學知識的講解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科學探究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應采取更為科學的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是實踐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知識的主人,發(fā)揮主體作用。因此,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溝通協(xié)調能力,采用合作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合作學習是給各成員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或通過共同探討,最終達到學習目標的一種形式。合作學習要具備五個要素:(一)小組成員形成積極的相互依賴關系,小組成員都要積極參與,通過分工與合作,最終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二)面對面的互動,在學習過程中大家要溝通、協(xié)調;(三)個體責任,要給每個成員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充分實現學習和合作的目的;(四)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和同學交流、溝通與協(xié)調的能力,這是合作學習最好的地方;(五)小組自評,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討論,梳理學習成果,評估哪些行為是好的,有益于小組,要保持;哪些行為是壞的,無益于小組,必須改正;還有哪些行為能夠改進,使之更好,形成完善的結論。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采取講解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既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協(xié)調能力,也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習成績效果顯著。
由于每班學生人數較多,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存在差別。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只注重優(yōu)秀學生的培養(yǎng),而應實現全班學生共同進步,使成績差的學生成績也得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是要對學生合理分組,每個小組應包括成績上、中、下三個等次的學生。各成員之間應相互促進,優(yōu)等生引導其他同學學習,幫助成績差的同學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
以“曲線運動”為例,曲線運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第一冊第五章曲線運動中第一節(jié)的內容,主要包括:曲線運動的特點和曲線運動的條件。本節(jié)課將介紹解決曲線運動的方法,對后面的平拋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起決定作用。首先讓學生自習曲線運動,然后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讓學生在小組中充分討論自己對曲線運動的學習情況,小組再總結。請幾個討論效果好的小組來給全班同學講解小組交流討論的結論,老師把相關信息書寫下來。分組討論中采用了“思考―交流―分享”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通過分組討論,老師清楚了大家關于曲線運動的現有知識水平。接下來教師進行歸納總結,給大家講解物體運動分為直線和曲線兩種運動形式,幫助學生把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概念理解清楚,再提出以下四個問題:1.什么是曲線運動,即運動軌跡是怎樣的。2.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質點在某一點的瞬時速度的方向是怎樣的。3.曲線運動是勻速還是變速運動。4.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分析物體做曲線運動的力學條件。根據情況給小組中每位同學分配前述四問題中的一個問題,等學生們都獨立思考得差不多后,讓每個同學都和其他小組思考相同問題的學生交流討論,相互學習。這樣又把研究同一個問題的同學形成一個“專家組”,當全部學生把自己負責的問題理解清楚后,就回到各自原來的小組,接著在原小組中各自交流自己思考的問題情況,最后讓大家把交流學習的情況以作業(yè)形式交上來,梳理匯總后就能了解所有學生的掌握程度。再向大家講解每一個問題。最后給同學們總結出四個問題的正確答案:l.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叫曲線運動;2.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時刻改變的,質點在某一點的瞬時速度的方向在曲線的一點的切線上;3.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4.當合外力F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有一夾角時,物體做曲線運動。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激發(fā)了學生深層次思考問題的能力。
情感因素在中學物理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學物理的學習對學生的要求較高,要對概念、定律、定理、公式進行掌握,最后達到熟練應用的目的。教師和教材只是外因,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動機、情感因素才是學習的內因,情感因素又尤為重要。小組合作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因素具有獨特優(yōu)勢,表現如下:
1.減少了學生學習的焦慮感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在回答教師問題時,往往因為沒有掌握好相關知識而產生緊張的心理,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焦慮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同學之間通過交流討論,大家都經過了充分思考,發(fā)表各自的學習成果,學習是在不斷認知和完善的過程中進行的,不必擔心回答出錯,大大減少了焦慮感。
2.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完成好任務,必須要進行交流。小組成員能虛心聽取其他成員的意見,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這就促使小組成員間建立了一種親密關系。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小組進行討論前,每個成員都會認真思考和查閱相關資料。討論時,小組成員需要轉換角色,迫使大家都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才能有效進行交流討論。自然就培養(yǎng)了大家的溝通協(xié)作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小組合作性學習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分組不合理,通常是以學生自由組合的方式來分組,這種方法不能使組員合理搭配,沒有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在一組相互交流;第二,沒有完善的合作學習規(guī)則,有時會出現這種情況,學生討論時場面很熱烈,但是會發(fā)現,這只是“假熱鬧”,通過分析得知,主要是沒有完善的合作學習規(guī)則;第三,內容多課時少,采用合作學習盡管效果好,但是占用時間多,會影響教學進度。這些問題還需要完善和解決。
綜上所述,在中學物理的教學中,應當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除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和團隊精神,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優(yōu)秀的人才。
[1]周小山,嚴先元.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路與教學模式[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20-25.
[2]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50-52.
[3]羅元輝.淺析具體和抽象相統(tǒng)一的原則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0,(2):207-208.
[4]龐廣衛(wèi).堅持“五化”打造“高效”物理課堂[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2):114-115.
[5]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培訓問題研究課題組.新課程與評價改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65-67.
(責任編輯:徐國紅)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o Physical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YANG Fang
(School of Physics and 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ring,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The teaching mode of group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forming the new curriculum.Applying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o physical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academic achievements,but can arouse and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initiative,can make classroom teaching lively,can train students’ability of applying knowledge,can further students’cooperative ability and teamwork spirit and can enhance teachers’teaching ability.And we should resolve such problems in the group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s“reasonable discussion”,“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grouping”,“perfecting the principle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and“arranging the teaching time”.
physics in high school;collaborative learning;teamwork;communicative and coordinate ability
G622.0
C
1009-3583(2014)-0114-03
2014-03-09
貴州省物理學重點學科(黔學位辦[2013]18號);遵義師范學院基礎教育研究課題(12ZYJ008);遵義師范學院教研基金資助項目(11-28)
楊 方,男,貴州遵義人,遵義師范學院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應用電子技術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