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金芬
溝通技巧在住院患者輸液過程中的應用
駱金芬
溝通在管理學中的定義是指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遞的過程, 輸液是患者住院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患者在輸液時的態(tài)度十分敏感, 護士的言行舉止對患者心理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如果不注意溝通技巧, 很容易發(fā)生護患糾紛[1], 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 能有效的化解患者及家屬的焦慮、急躁情緒, 并感受到住院護士的人文關懷及醫(yī)院的溫馨環(huán)境, 而且減輕患者對輸液的恐懼和緊張心理, 并給予耐心、細致、周到的護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可以提高臨床療效?,F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2013年2月~2013年8月對收住本科住院患者978例進行溝通, 其中男480例, 女498例, 年齡在26~81歲之間。
1. 2 方法 做好基礎質量管理, 加強環(huán)境管理,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隨時通風、換氣。松弛患者緊張的神經, 護士要與其進行語言和非語言溝通, 內容包括所輸液體的藥品名稱、作用、相關疾病知識, 自行調節(jié)滴速的危險, 輸液的瓶數,輸液不舒服時及時告知護士, 輸液完畢按壓的方法和時間,需要繼續(xù)臥床方可下床的時間等。加強非語言的溝通, 端莊的儀表和文雅的舉止是一種非語言溝通形式, 要求每位護士眼比手快, 留意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姿勢、眼神等, 了解患者的真實信息。護士上班時必須工作衣帽整潔, 頭發(fā)整齊不凌亂, 保證輸液順利進行, 在工作中護理人員必須做到言行規(guī)范, 對患者不使用“不知道、不清楚”等不明確的回答,做到多一些介紹, 操作前多一點解釋, 巡視時多一些問候,操作結束時多一些介紹, 治療時間及時, 巡視處理問題及時,更換液體、拔針及時[2], 要嚴把三查七對及無菌技術的操作原則, 患者出院認真詢問住院期間的輸液過程是否滿意。問卷率100%, 收回率100%。
1. 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檢驗,P<0.01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規(guī)范輸液過程前后護患溝通效果
在臨床工作中, 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接觸最多最密切。在輸液過程中, 耐心、細致對患者進行護理溝通過程中, 表現為安慰性、治療性、靈活性、技巧性、尊重性、理解性, 認真聽取患者意見, 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 尊重患者的知情權, 滿足患者尊重與自尊的需要,做到語言文明, 舉止穩(wěn)重, 操作熟練, 解答耐心, 責任心強。尊重、關心、愛護患者,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3], 能松弛緊張的神經, 減少焦慮及悲觀消極的心理行為, 可以保持能量,提高副交感神經興奮性, 使心率減慢, 血壓下降, 皮膚溫度升高, 增強胃腸運動和分泌功能等, 促進合成代謝及有關激素, 也就是說, 松弛狀態(tài)時, 通過神經內分泌的系統(tǒng)功能的調節(jié), 對機體免疫功能有積極作用, 從而達到增進身心健康和防病治病的目的。密切的護患關系, 能增加患者對護理工作及對醫(yī)療護理的信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 人們對健康的需要層次提高, 掌握合適的溝通方法、技巧, 才能使患者易于接受, 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減少了護患糾紛,明顯提升服務質量, 并維護護患雙方的共同權益。
[1] 姚蘊伍.護理學基礎教程.浙江醫(yī)科大學出版社, 1997:40.
[2] 孫莉莉.溝通技巧在門診輸液室患者管理中的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9,25(15):87.
[3] 李華.護患糾紛發(fā)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護理研究, 2006, 20(31):2896-2897.
652100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縣第一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