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瓊芳 邵松玲 譚永花 丘宇輝 曾瑞芬 許亦純
深圳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骨科,廣東深圳 518033
疼痛已經與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四大生命體征一樣,成為了一項關鍵的生命體征,有效緩解手術病人術后疼痛已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1]。下肢骨折手術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機械性損傷,也同時帶來了較難忍受的術后疼痛,這不僅影響患者的情緒,導致患者的焦慮、抑郁,也影響患者的機體恢復,因此醫(yī)學領域一直在探索一種更為合理的護理手段。為探討護理干預措施對下肢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該研究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間對該院120例下肢骨折手術病人進行了術后綜合護理干預,同時與常規(guī)護理做對比分析,發(fā)現綜合護理干預取得了明顯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在該科住院的下肢骨折手術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13~75歲,平均年齡(41.3±5.6)歲;其中脛腓骨骨折21例,股骨粗隆間骨折15例,股骨頸骨折24例;觀察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11~75歲,平均年齡(40.9±6.0)歲;其中脛腓骨骨折2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17例,股骨頸骨折23例。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下肢骨折術后的護理,保持病房環(huán)境舒適,做好換床單、翻身等基礎護理操作,保持患者舒服的體位,避免引起患者疼痛,在患者主動提出非常疼痛的時候給予常規(guī)止痛方法止痛。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采取如下綜合措施:①心理疏導。對患者心理活動進行綜合評估,詳細了解患者心理特點,然后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引導患者正確面對意外,振作精神;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和疼痛的處理方法進行耐心的解釋,肯定患者每天的治療效果,消除其焦慮、悲觀、抑郁情緒,讓患者勇敢樂觀的面對病情,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膳浜戏潘莎煼?,讓患者進行簡單的注視呼吸鍛煉、平臥腹式呼吸等,也可以通過轉移或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相關研究顯示,患者的精神放松后,則可使肌肉的緊張狀態(tài)得到了降低,從而大大緩解患者的疼痛感[2]。②護理教育。進行術前鍛煉及術后臥床時適宜的功能鍛煉,手術前后各事項,緩解其焦慮程度,與患者溝通,向患者講解手術方法、過程以及疼痛評估結果,使其有心理準備,防止不良情緒造成的增敏性疼痛;醫(yī)院內部制作疼痛護理小手冊,內容包括止痛藥的使用方法、石膏固定及牽引的注意事項、術后進行活動的注意事項、咳嗽的科學方式等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護理教育時一定要有針對性,不能一概而論,對文化程度高、適應力強的患者,可以通過為其介紹更多的相關醫(yī)學知識達到其了解疾病本身的目的;而對文化層次低的患者,則要耐心、使用易懂的語言、反復強調;對老年患者,他們往往聽力不好、記憶力差,護理人員必須要耐心宣教并在旁監(jiān)督,必要時用圖畫或請病人現身說教的方式進行。③疼痛護理。骨科骨折患者疼痛原因多樣,可由肌肉痙攣、關節(jié)僵硬導致,也可能是功能鍛煉過程中的肢體拉伸痛、神經支配區(qū)域的放射痛、炎癥反應導致的疼痛等[3]。臨床實施疼痛護理過程中,不能一概而論,應明確不同患者疼痛的病因,并根據患者骨折部位、手術方法等因素,綜合評價患者可能的疼痛程度;然后采用視覺、聽力分散法(看電視、聽音樂)、深呼吸、觸覺分散法(按摩)、放松訓練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同時,采用冷敷、冰敷、熱敷等各種理療方法,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和神經肌肉興奮性,從而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舒適護理 維持病房內安靜,光線、噪聲、溫度等控制在適當的范圍,營造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術后換藥動作輕柔,抬高患肢,防止水腫,必要時可使用鎮(zhèn)痛泵或肌肉注射鎮(zhèn)痛藥哌替啶。
重度疼痛:疼痛劇烈,被動體位,不能活動身體,睡眠嚴重受影響,局部藥物治療后不能緩解;中度疼痛:疼痛較為劇烈且持續(xù),活動需護理人員配合,正?;顒雍退呤苡绊懀植克幬镏委熀罂缮跃徑?;輕度疼痛:疼痛較輕,可下床輕微活動,正?;顒雍退卟皇苡绊慬4]。
采用SPSS15.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觀察組患者理想鎮(zhèn)痛率為85.0%,對照組為56.7%,觀察組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n(%)]
觀察組滿意度95.0%,對照組為81.7%,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滿意度比較[n(%)]
手術后疼痛是一種惡性刺激,不僅會造成機體產生病理反應,對機體多個系統(tǒng)功能產生負面影響,還容易導致嚴重的并發(fā)癥。骨折術后疼痛為強烈的急性疼痛,是患者最常見、最難以忍受的癥狀,術后1~3 d內發(fā)生率高達90%以上[5],這種術后疼痛會反射引起肌肉、血管收縮,延長切口愈合期;會增加氧耗、降低患者免疫力、導致患者代謝紊亂等[6],嚴重影響著術后康復,因此必須要給予患者綜合性的護理措施,以降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以往傳統(tǒng)護理內容單一,不能完全以患者需求為出發(fā)點,因此護理效果往往不佳,有相關調查顯示,約50%的術后患者在給予常規(guī)護理及止痛治療后疼痛感仍較重,80%的患者反映護理效果欠佳,并產生了術后疼痛是一種正常表現,只能痛苦地忍受[7]。該文通過給予患者心理疏導、護理教育、疼痛護理、舒適護理的綜合護理措施,通過加強心理護理,注重人文關懷,減輕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減少疼痛因素,加強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和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通過護理教育讓患者對術后疼痛的有效控制進一步了解,幫助患者科學的掌握治療原理和康復知識,減輕患者對骨科手術認知上的偏差,讓患者更積極樂觀的配合護理工作;通過疼痛護理、舒適護理使疼痛護理更具有有效性,調動了患者直接參與疼痛管理的積極性,自覺掌握緩解疼痛的方法,更能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因此,該文給予以上護理干預的患者理想鎮(zhèn)痛率為8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6.7%,這與陳建意等[8]研究結論基本符合,在其研究中,給予針對性教育、飲食指導、體位護理、疼痛護理、心理護理、功能鍛煉等護理手段的護理干預(n=200例),疼痛程度明顯較對照組低,VAS評分分別為(7.4±0.9)和 3.6±0.5)。
此外,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一般無針對性,護理忙于各種護理操作中,常常忽視患者的各種需求,導致各種突發(fā)事件和醫(yī)療糾紛。而該文的護理干預手段中結合了患者的身心,并能夠根據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考量到了不同生活背景患者的實際需求,使患者在愉悅中減輕疼痛的感受度,因此,護理干預組的護理滿意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童水蓮等選擇120例骨科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和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干預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9],這與該研究結論一致。
綜上,骨科患者術后疼痛普遍,對患者身心均產生較大影響,患者和護理人員應互相配合,不僅要做好一般護理,還應注重人文關懷,在護理教育、心理疏導、疼痛護理、舒適護理等方面下足功夫,加強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和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降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加快康復。
[1]任小清,沈防,祁斌.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術后疼痛情況的調查與護理對策[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1,43(8):1006-1007.
[2]黎彩紅,劉姍姍.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術后疼痛影響因素評估及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6(24):80-82.
[3]劉梅,劉林,許勤,等.持續(xù)質量改進在骨創(chuàng)傷患者疼痛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872-875.
[4]童水蓮,陳妹.護理干預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22-23.
[5]楊群英,楊園園,陶樹平,等.舒適護理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5):32-33.
[6]于春紅,丁爽.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27):286-287.
[7]沙淑艷.潘美開.鄒瑞嬋.四肢骨折術后疼痛病人早期實施生命力護理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0,24(31):2842-2844.
[8]陳建意,杜可愛.護理干預對減輕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9):23-24.
[9]于春紅,丁爽.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27):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