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星 褚學宏 張穎霞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肝膽胰腺外科,河南 鄭州 450003)
門脈高壓分流術后的護理要點和體會
黃惠星 褚學宏 張穎霞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肝膽胰腺外科,河南 鄭州 450003)
目的探討門脈高壓分流術后護理要點和護理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門脈高壓癥行分流術患者60例,以上患者均為肝內型門靜脈高壓癥患者。本組患者均行分流術,其中腸-腔人工血管架橋術22例,脾-腔人工血管架橋術20例,脾-腎分流術8例,門-腔分流術5例,改良脾-肺固定術5例。術后給予相關護理措施:一般護理、腹脹和腹水護理、發(fā)熱護理、術后出血護理、肝性昏迷預防護理、防止靜脈血栓形成護理。結果本組患者術后臨床癥狀和體征顯著改善,沒有術后大出血、膈下膿腫等嚴重并發(fā)癥。者均治愈出院,沒有手術死亡病例。結論門脈高壓分流術后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有助于患者預后。
門脈高壓分流術;術后;護理
門靜脈高壓癥的病因多是肝炎后肝硬化。采用分流術可選擇性引流食管胃底靜脈,同時保存了門靜脈向肝血流。從而有效的緩解了門脈高壓所帶來的并發(fā)癥。門脈高壓分流術后的護理至關重要。研究表明,門脈高壓分流術后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本文觀察門脈高壓分流術后護理措施實施對術后的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門脈高壓癥行分流術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為18~67歲,平均年齡為(36.7±7.4)歲;以上患者均為肝內型門靜脈高壓癥患者。其中51例為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3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2例,特發(fā)性肝硬化4例。肝功能Child分級中,51例患者為A級,9例患者B級。以上患者均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其中53例患者為重度曲張,中度曲張7例。49例患者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所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臟腫大和脾臟功能亢進。
1.2 手術治療
本組患者均行分流術,其中腸-腔人工血管架橋術22例,脾-腔人工血管架橋術20例,脾-腎分流術8例,門-腔分流術5例,改良脾-肺固定術5例。
1.3 護理措施
1.3.1 一般護理
術后24 h內,根據(jù)重癥術后護理常規(guī)進行護理監(jiān)測,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血氧飽和度的改變情況;定期觀察術后傷口是否出現(xiàn)滲血;觀察各個流管引出的液體的量和顏色改變情況;嚴格注意術后患者是否有休克癥狀及出血。術后麻醉清醒后患者可取半臥位,利于引流。術后做好充分吸氧,防止肝缺氧。術后加強口腔護理,飯后溫開水漱口,防止發(fā)生口腔并發(fā)癥。
1.3.2 腹脹和腹水的護理
門脈高壓分流術后患者容易出現(xiàn)腹脹并發(fā)癥,還是肝硬化、肝功能減退、門脈高壓胃腸淤血及水腫尚未消退等原因所致。此時胃腸功能出現(xiàn)紊亂,引起胃腸道積液積氣。一般來說,患者在術后4 d左右,胃腸道功能恢復后腹脹癥狀隨之消失?;颊吒姑浧陂g要禁飲食,實施有效的胃腸減壓,胃腸減壓時避免損失曲張的靜脈。行脾腔分流術后門脈壓力顯著降低,回流入肝血流顯著減少,肝損害可能會損害增加,患者出現(xiàn)低蛋白血癥。由于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等因素,引起腹水,術后患者腹部膨隆,除了提高血漿白蛋白水平身高膠體滲透壓、控制鈉鹽攝入、給予利尿劑等措施外,護理人員要準確記錄24 h的液體出入量,給臨床醫(yī)師治療提供準確的液體出入量數(shù)據(jù)。在飲食上囑咐患者限制鈉鹽攝入量。
1.3.3 發(fā)熱護理
分流術后可能會因為腹腔滲液吸收而出現(xiàn)吸收熱,護理人員要嚴密觀察患者體溫的改變情況。術后3 d,由于機體組織損傷,出血,蛋白質分解等因素是引起吸收熱的主要因素。但一般不超過38 ℃,此類吸收熱一般不需臨床處理,可在術后數(shù)天內恢復正常。如術后切口疼痛,且體溫超過38 ℃,此時觀察是否有切口感染,臨床可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可給予溫水和50%酒精擦浴。
1.3.4 術后出血護理
由于機體凝血功能和手術創(chuàng)傷可引起少量出現(xiàn)。如出現(xiàn)活動性出血,為異常出血,及時上臨床醫(yī)師,及時處理。
1.3.5 肝性昏迷的預防護理
術后6 h可行新霉素灌腸,減輕腸內腐敗作用,降低氨的產生,減少氨的吸收。并遵照醫(yī)囑應用谷氨酸鈉、精氨酸等,增加氨的去路等。定期監(jiān)測患者肝功能,測定患者血氨等,觀察患者意識的改變情況,飲食選用高支鏈氨基酸類食物等。
1.3.6 防止靜脈血栓形成護理
術后2周內每天對血小板進行檢查,如超過600×109/L,及時上報臨床醫(yī)師,及時實施抗凝治療;應用抗凝藥物后要觀察凝血時間改變情況。
本組患者沒有術后大出血、膈下膿腫等嚴重并發(fā)癥。術后患者門靜脈壓力顯著降低,肝功能明顯改善,食管鋇餐檢查顯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明顯減輕或者消失,消化道出現(xiàn)得到有效控制,腹水消退,下肢水腫消退。本組患者均治愈出院,沒有手術死亡病例。
門脈高壓癥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脾腫大、脾功能亢進、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腹水等。門脈高壓分流術能夠顯著改善此類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矯正脾功能抗菌,改善靜脈曲張癥狀,改善上消化道出血,防止肝性腦病發(fā)生[1]。除了臨床手術成功順利對患者預后影響外,有效的術后護理措施對預防術后并發(fā)癥至關重要。術后的病情觀察十分重要,在病情觀察過程中,分析出現(xiàn)的護理問題并給以恰當處理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2,3]。護理人員為術后患者提供身心舒適的護理能夠使患者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安全感。術后對相關并發(fā)癥進行針對性護理,有助于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本文患者中實施有效的術后護理,沒有患者出現(xiàn)膈下膿腫、術后大出血等并發(fā)癥,患者均治愈出院,沒有手術死亡病例。所以,門脈高壓分流術后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有助于患者預后。
[1] 陳玉梅.經(jīng)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后的護理體會(附30例報告)[J].貴州醫(yī)藥,2009,33(2):183-184.
[2] 李星.286例門脈高壓癥分流術術后護理體會[J].山東醫(yī)藥,2008, 48(8):17-18.
[3] 甘遠芬,黃建瓊,龍成超.門體分流術治療門脈高壓癥的護理體會[J].中華醫(yī)護雜志,2007,4(10):930-931.
R473.6
B
1671-8194(2014)11-02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