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巧鳳,王崇生,劉秀琴,鐵利偉,張文杰
(1.吉林省長白山森工集團八家子林業(yè)有限公司森防站 133505;2.吉林省延邊州林管局駐八家子林業(yè)局森林資源監(jiān)督辦事處;3.吉林森工露水河林業(yè)局營林處;4.吉林龍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5.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qū)林業(yè)局)
云杉八齒小蠹(IpstypographusL.)。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主要危害紅皮云杉和落葉松等針葉樹種,該害蟲在其被害樹干的韌皮部里筑坑穴進行繁殖和危害,植物被害后葉呈深黃褐色或深紅褐色,葉子呈萎蔫狀并下垂,嚴重時受害植株樹液分泌停止,造成植株生長緩慢,慢慢枯死,蟲害大發(fā)生時可導致樹木成片死亡。該害蟲繁殖力極強,且為害時非常隱蔽,是危害性極強的害蟲。為有效控制其發(fā)生及危害,科學調查,及時掌握蟲情,制定預防方案,防止其大發(fā)生和發(fā)展,是林區(qū)防治該害蟲的重要措施。
成蟲體長約4.5~5.5mm,呈淡褐色,有光澤,體有深褐色的絨毛。額面有較粗糙的小顆粒,額下部有1個瘤狀的突起。前胸中央處有較粗糙的皺褶,后半部比較光滑。鞘翅后半部稍傾斜,斜面兩側各有4個齒突,第三個呈鈕扣形狀,其余3個為圓錐形狀,4個齒單獨分開,第一和第二齒之間的距離較大,其斜面暗淡無光澤。卵呈長橢圓形狀,長約1.2mm,寬約0.8mm,呈乳白色。幼蟲體長約4.1~6.1mm,稍彎曲,有的有皺褶,大多被有剛毛,呈乳白色。蛹在羽化前上顎及前翅末端呈淡褐色,腹部末端有2個刺狀突起瘤。
云杉八齒小蠹在東北林區(qū)1年發(fā)生1代。成蟲在為害樹種樹干基部或枯枝落葉層下越冬,有少數(shù)成蟲在枯死幼樹皮下越冬。其生活史不完整。越冬后的第二年春天出來進行危害,成蟲在東北林區(qū)6月上旬開始活動,成蟲侵入樹干后2~5天后產卵,產卵周期較長,約15天,幼蟲周期約為21天,蛹周期約13天。發(fā)育成熟的成蟲在樹皮下筑的坑穴里約停留25天,最長可停留45天,之后出來為害。為害時在樹干上筑雙坑穴道,坑穴道長約6cm,坑穴道內成蟲一般為1雄3雌??友▋嚷咽壹s35個,1個卵室有1個卵。老熟幼蟲在坑穴道末端筑1個蛹室。在整個生長期內各個蟲態(tài)都有出現(xiàn),屬于混代生活。主要集中在樹干的中下部進行危害。
在東北林區(qū),干旱、風災、雪災、林分郁閉度低、非混交林分、林分老齡化、過度擇伐等,是造成云杉八齒小蠹大發(fā)生和危害的主要原因。所以云杉八齒小蠹的防治,應從改善林分環(huán)境等環(huán)節(jié)重點進行預防,防止其大發(fā)生危害林木。
3.1.1 東北林區(qū)在6月初,在林分內以林班為單位開展調查。方法是在林班內選擇一條最長的對角線,等距離選擇90株發(fā)生蟲害寄主樹進行調查,分別統(tǒng)計健壯樹、衰弱樹、枯萎樹和枯死樹所占比例,并填寫好調查記錄,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該林分云杉八齒小蠹的發(fā)生情況和危害程度。
3.1.2 標準地調查。標準地面積設為0.5hm2,在標準地隨機選擇10個小班,小班大小為20m×20m。調查方法:按小班對角線的方向,隨機選擇30株樹木,在樹干高約1.4m處,調查統(tǒng)計羽化孔數(shù)量,并記錄,以確定蟲口數(shù)量及發(fā)生的情況,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據。
3.2.1 預防措施:改善林分結構是防治云杉八齒小蠹發(fā)生的重點措施?;旖辉炝质窃黾悠涮鞌常瑥亩_到生物防治的效果的必要措施。對于以前遺留的純林林分,可以通過補植闊葉樹樹種而形成混交林,以提高林分自身的抗性及天敵數(shù)量。要合理間伐和適時采伐。結合撫育管理要及時清除林地內的倒樹、衰弱樹、蟲害樹和枯死樹等,并要及時伐掉老齡樹。采后要對伐根進行剝皮處理,梢頭和枝丫等采伐剩余物要及時清理干凈,并運出林外進行及時處理。采伐下來的有害蟲的原木要及時運出,并隔離貯存。貯木場要遠離林地。貯木場內存放時間較長的有害蟲及有蟲卵的原木,要在成蟲羽化前進行滅殺。對未經殺蟲處理的蟲害木,絕對不允許運出貯木場,防止人為擴散傳播蟲害。
3.2.2 防治技術
3.2.2.1 蟲害木處理。發(fā)生蟲害的樹木的防治和清除要在幼蟲期進行。采伐的蟲害木要在成蟲羽化前運到貯木場進行剝皮或藥劑熏蒸處理。處理方法:用約0.15mm厚的塑料薄膜,覆蓋在堆放的蟲害木上,在堆放蟲害木的四周開小溝,并將塑料薄膜邊緣埋入溝中壓實,之后在薄膜上開孔進行噴藥。噴施溴甲烷20g/m3或磷化鋁5g/m3或硫酰氟35g/m3,噴后閉封約7天。
3.2.2.2 餌木誘殺。北方林區(qū)要在春季云杉八齒小蠹成蟲羽化高峰期前,選擇采下的小徑級的原木或較粗梢頭作為餌木,堆放在林地中地勢較高、郁閉度較小的地塊上,1hm2約8堆,1堆8根,用來誘惑小蠹蟲產卵。如在餌木上噴施1.5%α-蒎烯,可大大提高餌木誘集成蟲效果。7月上旬,小蠹蟲幼蟲尚未化蛹前,對誘殺的餌木運出林外,并進行殺蟲處理。
3.2.2.3 信息素誘捕器。信息素誘捕器設在未發(fā)生小蠹蟲危害或輕度發(fā)生的林分外,安放在距離林緣15~30m的空地上,在春季小蠹蟲成蟲發(fā)生的高峰期前1周,要完成安放。在大發(fā)生蟲害的林分,林內、林處都要按放信息素誘捕器。誘捕器間距約45m。安放高度約1.6m。引誘到的小蠹蟲要及時進行收集,并要在遠離林地處進行滅殺處理,1周收集1次。
3.2.2.4 化學防治。對生態(tài)林、風景林、生態(tài)保護區(qū)等較特殊林分,要及時對受害木進行防治及清除,北方林區(qū)在6月上、中旬,用打孔機在受害植株樹干上,距離地面45~55cm處進行打孔,孔和孔的距離約為8cm,小孔向下傾斜45°左右,深度約1.5cm,1孔中要注射45%氧化樂果乳油1.0mL。打完孔注完藥后,要用較粘的土泥進行堵孔。
3.2.2.5 保護和利用天敵。云杉八齒小蠹的天敵很多,所以要利用其天敵進行防治,不但減少了防治的成本,也減少了因為化學農藥防治給環(huán)境帶來的危害,化學防治也對其天敵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化學農藥在殺死云杉八齒小蠹的同時,也殺死了其天敵,所以保護和利用其天敵,是當前林區(qū)防治害蟲的重要措施,如小蠹長尾金小蜂、郭公蟲、埋葬甲等多種云杉八齒小蠹天敵要進行保護性的利用。有效地創(chuàng)造對天敵有利的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是目前林區(qū)防治害蟲的主要研究課題,無害化的防治病蟲害是今后林區(qū)病防的必由之路。
[1] 張慶賀,馬建海,趙豐鈺,等.青海云杉(擬)齒小蠹聚集信息素研究進展[J].林業(yè)科學,2012(6).
[2] 孫曉玲,高長啟,程彬,等.應用信息素監(jiān)測云杉八齒小蠹的揚飛規(guī)律 [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6(3).
[3] 孫曉玲,程彬,劉國東,等.云杉八齒小蠹的揚飛與物候觀測[J].中國森林病蟲,2011(2).
[4] 宋培臣,陳霞,朱大群,等.應用性信息素監(jiān)測與防治云杉八齒小蠹[J].中國林副特產 ,2007(2).
[5] 王志明,楊斌,魏春艷,等.長白山林區(qū)云杉八齒小蠹的危害及防治[J].植物檢疫,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