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賢李冬潔陳 影
(1 長春市寬城區(qū)群英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吉林 長春 130052;2 吉林省腫瘤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12)
水痘的臨床特征分析與護理對策
蘇麗賢1李冬潔2陳 影2
(1 長春市寬城區(qū)群英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吉林 長春 130052;2 吉林省腫瘤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12)
目的根據水痘患者的臨床表現特點,分析水痘的臨床特征和護理對策。方法對我院皮膚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1例水痘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觀察分析,并對患者進行包括心理護理、一般護理和康復指導在內的綜合護理措施。結果本組61例患者中47例(77.05%)有明顯誘因,疲勞27例(44.26%),受涼11例(18.03%),上感后發(fā)病者7例(11.48%),應用糖皮質激素者2例(3.28%),29例(47.54%)有明顯接觸史者,“水痘”接觸史13例(21.31%),“帶狀皰疹”接觸史16人(26.23%)。經過及時、有效的藥物和精心的護理干預,本組61例水痘患者無一例繼發(fā)感染,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總有效率為100%。結論成人水痘多發(fā)于18~32歲,男性高于女性,病程及前驅期較長,全身癥狀、局部皮損及瘙癢癥狀較兒童患者明顯。起病急、高熱、皮損重、全身癥狀顯,應注意成人水痘的鑒別診斷;在高發(fā)季節(jié),對高發(fā)人群應做好預防工作。
糖尿?。徊l(fā)癥;護理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的急性傳染性、病毒性皮膚病[1]。本病常年均可發(fā)生,以冬、春兩季較多,一次患病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再次得病者極少。臨床全身癥狀輕微[2],主要表現為發(fā)熱及全身分批出現的皮疹,以斑疹、丘疹、迅速發(fā)展的皰疹、結痂為特征[3]。直接接觸患者及機體免疫力低下是該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兒童因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功能低下而易染,成人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功能較強,一般不易染上水痘。但近年來成人患者卻逐漸增多,且病情較重。成人患者傳染性強,病程長,皮疹多、高熱、瘙癢劇烈。現對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皮膚科收治的61例水痘患者的治療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皮膚科收治的61例水痘患者,其中男37例,女24例,年齡19~43歲,平均31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成人水痘臨床診斷標準。發(fā)病季節(jié):全年散發(fā),冬季18例(29.51%),春季21例(34.43%),夏季9例(14.75%)例,秋季13例(21.31%);患者職業(yè):學生33例(54.09%),外來流動人口15例(24.59%)、職員7例(11.48%)、教師6例(9.83%)。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咽痛、頭痛、畏寒、發(fā)熱等前驅癥狀。
1.2 實驗室檢查:61例患者中23例(37.70%)白細胞計數(WBC)在(10.0~15.0)×109/L,18例(29.51%)例在(2.0~5.0)×109/L;所有患者大小便常規(guī)檢查正常;6 例(9.84%)血清谷丙轉氨酶(ALT)輕度增高;4 例(6.56%)心肌酶譜(LDH)略升高;心電圖4例(6.56%)T波輕度改變;7例(11.48%)患者肺部X線攝片局部肺紋理增多、增粗。
1.3 治療:0.3 g病毒唑注射液加入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靜滴,每日1次,連用4 d,同時口服0.2 g阿昔洛韋片,每日5次,嚴重者可加至0.4 g。局部外用撲粉。對于合并感染、白細胞升高者可加用0.5 g阿奇霉素靜滴,每日1次,同時口服抗組胺藥;有膿皰感染者外用環(huán)丙沙星軟膏;心肌酶譜升高者給大量維生素C及能量合劑;轉氨酶增高者給予保肝、降酶藥物;發(fā)熱者予以物理降溫或退熱藥物。一般用藥第2天體溫開始下降,3~4 d無新皮疹出現,5~6 d水皰干涸結痂,全身癥狀消失,10~14 d痊愈,15 d后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部分患者遺留皮膚淺表淡褐色色素斑,多在1個月后全部消退。
2.1 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的內容。水痘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發(fā)病時可出現皮膚瘙癢、高熱,皮疹嚴重時還可留瘢痕,給患者及其家屬恐懼、焦慮。在護理時,要正確評價患者病情及思想情緒波動,采取恰當的護理措施,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解釋發(fā)病原因、疾病轉歸,爭取患者主動配合[4]。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告知患者水痘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很快會康復,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增強抵抗力,防止復發(fā)。對女性患者,可選擇典型的成功案例,消除其憂慮心理。
2.2 隔離處理:水痘是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疾病。在護理時要對患者實行隔離治療,直止全部皮疹結痂,防止對家屬及其他接觸者造成影響。選擇隔離病房,用0.5%84液擦拭室內地面及物體表面,每日3次;紫外線空氣消毒1 h,每日2次;保持室溫在20~25 ℃;通風20 min,每日2次;被服用具,每日消毒。
2.3 對癥護理:①皮膚護理:注意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干燥;溫水洗??;選擇質地松軟的衣被,及時更換;剪短指甲;囑患者勿搔抓,以免弄破皰疹導致繼發(fā)感染。②皮疹護理:保持床鋪整潔、干燥、無渣屑,避免皮膚受摩擦、潮濕、排泄物的刺激;每日溫水清洗并及時更換衣物。皮疹破潰處嚴格無菌操作,嚴格消毒分泌物,防止感染及傳染。使用外用藥物時,要應嚴格掌握用藥指征。對瘙癢明顯者可涂爐甘石洗劑配合抗組織胺藥物,忌用激素類藥物;水痘未破損者,用1%樟腦洗劑或5%硫磺爐甘石洗劑局部涂抹,在無菌條件下,局部消毒用無菌注射器于水痘基底部抽出痘內積液;水痘破損者,用2%碘伏溶液涂擦;水痘結痂后不要人為強行摳取,要讓其自行脫落,以防止瘢痕形成。③發(fā)熱護理,多數患者體溫較高,護理時應加強患者生命體征監(jiān)測,給予物理降溫,必要時可予退熱藥,及時更換衣物,避免著涼。
2.4 康復指導:①生活護理。囑患者多臥床休息,避免多度勞累,積極預防并發(fā)癥。加強對發(fā)熱、全身癥狀的患者的病情觀察和護理。對高熱患者可予物理降溫,對出汗較多者要及時更換衣物,避免著涼。保持床單干凈整潔。②復查指導。適當休息,如有不適隨時到醫(yī)院就診。
成人水痘患者病程長、全身癥狀較重,多數患者可伴發(fā)高熱;本組61例患者中47例(77.05%)有明顯誘因,疲勞27例(44.26%),受涼11例(18.03%),上感后發(fā)病者7例(11.48%),應用糖皮質激素者2例(3.28%),29例(47.54%)有明顯接觸史者,“水痘”接觸史13例(21.31%),“帶狀皰疹”接觸史16例(26.23%)。經過及時、有效的藥物和精心的護理干預,本組61例水痘患者無1例繼發(fā)感染,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總有效率為100%。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原發(fā)傳染性疾病。該病多見于兒童,但近年成人水痘發(fā)病率逐漸增多,并出現合并內臟損害報告[5]。目前臨床對成人水痘缺乏足夠重視,導致極易誤診而延誤病情。成人傳染性、病程、前驅期較長,中毒癥狀重,皮損、瘙癢癥狀均較兒童患者嚴重,早期易誤診。組61例患者多發(fā)于19~43歲,群體生活(如學生、流動人口等)者[6]。因此類人員流動性強,生活區(qū)人口多,接觸傳染源機會多;多數患者在發(fā)病前有明顯誘因,多與勞累、精神緊張、生活不規(guī)律、抵抗力下降有關。本組患者皮損向心性分布不明顯,肝功及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低,白細胞增高者全身、皮疹癥狀均較嚴重,且存在繼發(fā)感染,比兒童患者多見。阿昔洛韋聯(lián)合病毒唑早期聯(lián)合,療效較好。局部皮損治療主要以粉劑收斂為主,注意預防細菌感染及其他并發(fā)癥,護理時要做好隔離及消毒措施。成人患者癥狀嚴重,病死率為30.9/10萬。我科收治的61例患者有以下特點:好發(fā)春冬季節(jié),群集人群,多數患者有明確接觸史;患者發(fā)病急、癥狀重,多伴高熱及全身肌肉酸痛;患者皮損泛發(fā),以丘皰疹為主;可伴心、肺、肝功損傷;數機患者發(fā)病前體抵抗力下降;早期易誤、漏診。治療的關鍵在于預防感染并加強護理。護理時囑患者多休息,注意飲食,合理營養(yǎng)。選擇病毒唑注射液聯(lián)合阿昔洛韋,局部外用撲粉。對于合并感染、白細胞升高者可加用阿奇霉素靜滴,同時口服抗組胺藥,對發(fā)熱患者可予退熱劑并物理降溫,瘙癢明顯者服用抗組胺藥物并用洗劑治療。本組61例患者經精心的護理,無1例繼發(fā)感染均痊愈出院。
[1] 曹榮,崔琪瑛.350例水痘臨床特征分析與護理[J].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2,29(5):1002-1003.
[2] 謝雪冰,付林麗.成人水痘6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文摘:皮膚科學,2009,26(3):121-122.
[3] 周玲葉.水痘患者的細微護理研究[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17): 2443-2444.
[4] 孔霞,王雄. 35 例成人水痘臨床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11(4):247-248.
[5] 田紅,付銳.13例成人水痘臨床特點分析及護理體會[J].護理研究,2011,18(25):101-102.
[6] 甘永生.水痘疫苗對水痘防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9,11(9): 1516-1517.
R473.75
B
1671-8194(2014)36-03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