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明
(江蘇省灌南縣畜牧獸醫(yī)站,江蘇連云港 222500)
2007年9月,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生豬生產穩(wěn)定市場供應的意見》要求,中央財政啟動了生豬良種補貼項目,在全國生豬主產區(qū)推廣良種人工授精技術,灌南縣作為首批生豬良種補貼縣之一,項目實施后,灌南縣先后在花園、李集、田樓、新安、三口建設了5家生豬人工供精站,獲得國家生豬良種補貼扶持資金898萬元,能繁母豬補貼合計22.45萬頭,推動了灌南縣生豬生產的快速發(fā)展,增加了養(yǎng)豬戶經濟效益,為養(yǎng)豬戶帶來實惠。
省級供精站建設標準:
(1)在臨近公路生豬養(yǎng)殖量大的鄉(xiāng)鎮(zhèn)建站,各站飼養(yǎng)公豬不得低于30頭,農戶取精半徑控制在15 km以內,農戶取精來回不超過1 h。
(2)符合農業(yè)部規(guī)定的動物防疫條件,并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
(3)具有符合品種特征的長白、杜洛克、大約克公豬為主,兼顧優(yōu)良的地方品種。
(4)布局合理,嚴格分成三區(qū),即生活區(qū)、生產區(qū)、隔離區(qū)。
(5)動物防疫、消毒等制度健全,檔案記錄齊全。
(6)具有足夠的飼養(yǎng)種公豬欄舍、采精室(10 m2以上)、精液處理室(10 m2以上)、精液銷售室(10 m2以上)等場所。
(7)具有滿足生產、檢測要求的主要儀器設備:可視顯微鏡、電子天平、恒溫保存箱、恒溫稀釋系統(tǒng)、消毒柜、二次蒸餾水器、磁力攪拌器、藥品柜等。
1.2.1 財政部門 負責落實補貼資金并督查資金使用情況。補貼資金直接打入各站法人賬戶,保證資金無挪用。
1.2.2 畜牧部門 縣畜牧獸醫(yī)站每年負責制定實施方案,并對項目進行組織協(xié)調、監(jiān)督、管理,下達各站配種指標。
(1)加強組織領導,做好項目技術指導工作。灌南縣成立領導小組,小組成員由財政局,畜牧系統(tǒng)領導組成,辦公室設在獸醫(yī)站,辦公室由專人負責。項目負責人每年到省畜牧總站參加統(tǒng)一培訓2次,培訓結束后第一時間培訓各站技術人員,讓精液生產以及輸精技術與省保持同步。在接受省培訓的同時,與揚州大學有關行業(yè)專家保持聯(lián)系,每年邀請來灌南做一次培訓指導,引進先進的生產檢測設備,確保技術不落后。
(2)確保種公豬質量,嚴把精液質量關。供精站公豬來源必須取是得省核發(fā)《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原種豬場;種公豬系譜資料清楚,檔案記錄齊全,體型外貌符合本品種特征;種公豬使用年齡不得超過4年。
(3)根據農業(yè)部《種公豬精液產品生產和質量評定規(guī)范(試行)》,《種公豬常溫精液》要求,制定《灌南縣生豬良種補貼項目豬精液生產技術規(guī)范》,加大對精液質量檢測力度,每月縣項目負責人對各站精液質量進行檢測,豬精液品質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種豬常溫精液》)(GB23238-2009)要求。
(4)加大培訓力度,6年來共舉辦培訓90余場,培訓農戶輸精員達1萬人次。
(5)認真填寫各項記錄,主要包括精液生產記錄、發(fā)放登記、母豬輸精記錄、農戶領取精液的母豬登記卡記錄。供精站負責人每天必須認真及時填寫,農戶必須做到現(xiàn)場簽字。
(6)加強社會監(jiān)督: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媒體,細致介紹生豬良種補貼內容及意義,按照公開、公平、透明的原則,公布補貼政策,確保本縣母豬飼養(yǎng)戶知情、受益,公開監(jiān)督電話。
(7)加強項目督查:每季度畜牧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對5站各種檔案記錄核查一次,母豬輸精登記表抽查戶不低于百戶,核定材料的可信度,下?lián)軕a資金,多輸精多得補貼。
(1)生豬人工授精普及率從原來不足10%提高到81.2%。
(2)生豬人工授精采取復配辦法,母豬產仔數(shù)量明顯提高。經查156養(yǎng)豬戶,每窩產仔數(shù)均達11~18頭,有的多達21頭。
(3)產仔數(shù)、初生重、生長速度等明顯提高。母豬經人工授精后,產仔數(shù)、初生重、生長速度等比本交明顯提高,抗病力增強,雜交優(yōu)勢明顯,經初略統(tǒng)計,平均每頭初生體重1.3 kg,增加0.2 kg,提高18.1%,在同等條件下,出欄時比非良補配種出的后代增重20 kg左右。
(4)社會效益顯著提高。6年多來,人工授精所產育肥豬合計約300萬頭,全縣農民多收入約7.8億,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生豬人工授精技術深受群眾歡迎。
主要是圈舍面積偏窄、防暑降溫效果差,導致夏天公豬精液質量差,一般夏季配種的母豬受胎率普遍低于其它季節(jié)配種的母豬。
①采精記錄的精液量小于當天的供精量;②稀釋倍數(shù)過大;③種豬頭數(shù)達不到生產精液的量。
①一頭母豬輸精記錄存在多次登記。②個別站農戶簽字字跡差不多,不像多個農民的簽字。③通知要匯總表時才開始匯總,不能及時匯總。
精液過濾后,為了節(jié)約時間,檢驗,沒有鏡檢,不知道精子活力密度怎樣,就加入稀釋液分裝使用;操作時原精液與稀釋液溫差較大(2 ℃以上);用具只用溫開水燙一下就用;精液里隨意加點抗生素即可;有的還是直接用原精液輸精,如大部分新開始從事人工授精業(yè)務的供精站。
①消毒不嚴,母豬外陰也不清洗消毒就直接輸精;②輸精管插入陰道還未到子宮頸口就行輸精。
種公豬質量的好壞對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至關重要,種公豬應從具有省級畜牧部門核發(fā)的《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原種豬場引進,索取種豬合格證、防疫合格證及系譜,并且系譜上要記錄種公豬生產性能測定數(shù)據。
加強對人工授精員技術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其人工輸精操作水平,人工授精員要持證上崗,提高配種受胎率,改變少數(shù)養(yǎng)豬戶對人工授精技術的片面看法。
提升母豬養(yǎng)殖戶輸精員的技術水平,擴大農戶直接取精輸精數(shù)量,去除社會的輸精員上門服務成本。灌南縣農戶輸精員數(shù)量占整個輸精員數(shù)量的80%,農戶可節(jié)約大量配種成本。
在種公豬精液生產、品質檢查、精液發(fā)放、領取及配種記錄表格的填寫上,做好指導工作。
加強對供精站監(jiān)管工作,對供精站上報的配種記錄認真審查,同時,不定期對供精站、人工授精員、養(yǎng)殖戶進行檢查,查看種豬精液質量、收費、良種補貼標識情況,核查供精站配種記錄與養(yǎng)豬戶精液使用情況,要設立項目舉報電話,對外公開,接受群眾監(jiān)督,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隨機檢查。
由于《生豬良種補貼項目種公豬站技術規(guī)范》要求種公豬站存欄能采精種公豬30頭,在項目結束后,大部分種公豬站用于采精對外配種的種公豬用不了30頭,造成飼養(yǎng)成本增加,同時,種公豬站設置的多,也造成了相互之間的競爭,不利于種公豬站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