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測試?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考試歷年真題解析(一)
1.對危重急性中毒者,治療上應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吸氧
B.導瀉
C.維持生命體征并終止毒物接觸
D.洗胃
E.使用特效解毒藥
答案:C
解析:對危重急性中毒者,治療上應立即采取的措施是維持生命體征并終止毒物接觸。
2.誤服下列哪種藥物應禁忌洗胃
A.東莨菪堿
B.水楊酸鹽
C.氫氧化鈉
D.鹽酸麻黃堿
E.亞硝酸鹽類
答案:C
解析:氫氧化鈉屬于強堿,是強腐蝕性毒物,誤服后若插胃管洗胃有可能引起胃穿孔,故應視為禁忌,其他幾種藥物均可洗胃。
3.在進行乳房物理檢查中,不正確的是
A.應按外上、外下、內下、內上、中央的順序檢查乳房
B.先檢查健側再檢查患側乳房
C.用手指輕捏乳房及腫物,以體會腫物情況D.用手指掌面檢查腋窩淋巴結情況E.乳頭溢液需觀察溢液量及色澤等
答案:C
解析:乳腺的檢查應采取坐位或平臥位,用手指掌面而不是指尖捫診,不要用手指捏乳腺組織,以防將捏到的乳腺組織當做腫塊;檢查要按照外上、外下、內下、內上、中央的順序進行,不能遺忘腋窩淋巴結,應先查健側,后查患側;對于乳房溢液應觀察記錄量及色澤。
4.腋窩Ⅱ組淋巴結位于
A.胸大肌外側
B.胸小肌外側
C.胸大、小肌間
D.胸小肌深面
E.胸小肌內側
答案:D
解析:以胸小肌為標志,將腋窩淋巴結分為3組。Ⅰ組即腋下(胸小肌外側)組;胸小肌外側的淋巴,包括乳腺外側組、中央組、肩胛下組及腋靜脈淋巴結、胸大小肌間淋巴結。Ⅱ組即腋中(胸小肌后)組;胸小肌深面的腋靜脈淋巴結。Ⅲ組即腋中(鎖骨下)組;胸小肌內側鎖骨下靜脈淋巴結。
5.燒傷現場急救時,下列哪種做法不正確
A.迅速脫離熱源,用涼水浸泡或沖淋局部
B.剪去傷處衣、襪,用清潔被單覆蓋
C.酌情使用安定、哌替啶等藥鎮(zhèn)靜止痛
D.呼吸道灼傷者,應在嚴重呼吸困難時方行切開氣管、吸氧
E.有嚴重復合傷時,應先施行相應的急救處理答案:D
解析:燒傷現場急救時,首先應迅速脫離熱源,如附近有涼水,可以沖淋或浸泡局部降低溫度。剪去傷處衣、襪,蓋上清潔被單,不要強力剝脫,避免再損傷局部。為使傷員情緒穩(wěn)定,減輕疼痛,可酌情使用鎮(zhèn)靜止痛藥物。如發(fā)現有大出血、氣胸、骨折等復合傷時,應先施行相應的急救處理。在有呼吸道灼傷的傷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及時行氣管切開,不應等呼吸嚴重困難時才施行。
6.下列關于燒傷面積的敘述,哪項不正確A.新九分法將體表面積分為11個9% B.新九分法主要適用成人
C.一個手掌為體表面積的2%
D.臨床上判斷燒傷面積,Ⅰ度不計算在內
E.會陰部占體表面積的1%
答案:C
解析:燒傷面積計算有新九分法和手掌法,一個手掌為體表面積的1%,而非2%,其他項的敘述是正確的。
7.下列關于清創(chuàng)的原則中,錯誤的是
A.清除傷口內異物
B.切除失去活力的組織
C.徹底止血
D.根據情況縫合傷口
E.必須放置引流答案:E
解析:清除傷口內異物和切除失去活力的組織是清創(chuàng)術最重要的原則,細菌與異物或壞死組織并存時,感染發(fā)生率顯著增高;傷口應徹底止血,以免術后繼續(xù)出血,形成血腫影響愈合;清創(chuàng)完成后應根據情況縫合傷口,若受傷時間已超過8~12 h,傷口污染較重時,可行延期縫合;感染傷口需引流,但并非所有傷口都必須放置引流。
8.面部開放性損傷,傷后12 h就診,應采取的措施是
A.換藥,不清創(chuàng)
B.清創(chuàng)后不縫合
C.清創(chuàng)后一期縫合
D.清創(chuàng)后延期縫合
E.清創(chuàng)后放引流條
答案:C
解析:面部開放性損傷12 h,尚無明顯感染時,應給予清創(chuàng)后一期縫合。不清創(chuàng)、不縫合或延遲縫合、置引流條均有可能增加傷口感染的機會和使傷口愈合的瘢痕變大。
9.下列關于全身性外科感染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A.菌血癥是膿毒癥的一種
B.當代外科感染中,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已超過革蘭陽性球菌感染
C.外科真菌感染屬條件性感染
D.真菌感染時血培養(yǎng)易發(fā)現
E.伴有厭氧菌感染時易形成膿腫
答案:D
解析:此題中A、B、C、E項中的敘述均是正確的,唯D項的敘述是錯誤的。因真菌可經血行播散,一般血液培養(yǎng)不容易發(fā)現。
10.抗菌藥物在外科疾病應用重,下列哪項敘述不正確
A.抗菌藥物應用可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增加手術安全性
B.嚴重創(chuàng)傷、大面積燒傷應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
C.全身情況不良的患者,應盡量選用殺菌性的抗生素治療感染
D.嚴重感染者,在體溫正常、全身情況局部感染灶好轉后3~4 d即可停藥,不需使用更長時間
E.腎功能中度減退者,首次給藥后,每次應給正常劑量的1/5~1/2
答案:D
解析:抗菌藥物在外科疾病中的應用,在許多方面都起著較大的作用,題中A、B、C、E的敘述是正確的。唯有在嚴重感染時的停藥時間不能過早。一般認為體溫恢復正常、全身情況和局部感染灶好轉后3~4 d即可停藥。但對于嚴重感染患者,應用平穩(wěn)1~2周后再停藥,以免感染復發(fā)。
11.屬于條件必需氨基酸的是
A.甘氨酸
B.谷氨酸
C.亮氨酸
D.精氨酸
E.丙氨酸
答案:D
解析:體內的氨基酸可分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須氨基酸。非必須氨基酸中,有些在體內的合成率很低,當機體需要量增加時則需體外補充,稱為條件必需氨基酸,包括精氨酸、谷氨酰胺、組氨酸、酪氨酸和半胱氨酸等。
12.每克葡萄糖可提供的熱能是
A.4.184 kJ
B.16.736 kJ
C.25.104 kJ
D.37.654 kJ
E.41.84 kJ
答案:B
解析:人體的三大功能物質為葡萄糖、蛋白質和脂肪,他們所能提供的熱能是:葡萄糖和蛋白質16.736 kJ/g、脂肪37.654 kJ/g。
13.有關術前準備,錯誤的是
A.醫(yī)護人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情及治療方案
B.練習床上排便、排尿
C.練習正確的咳嗽、咳痰方式
D.提前2周戒煙
E.提前3周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答案:E
解析:術前準備包括患者的心理準備和生理準備,心理準備包括醫(yī)護人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情及治療方案,
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生理準備之一是讓患者適應術后的變化,如練習床上排便排尿、練習正確的可是和咳痰方式、術前2周停止吸煙等;若需術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應在術前3 d內,或手術開始前≥1 h。
14.術前常規(guī)禁食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胃膨脹而妨礙手術
B.防止圍手術期的嘔吐及誤吸
C.防止術后腹脹
D.防止術后腸麻痹
E.防止術后便秘
答案:B
解析:成人術前12 h禁食,術前4 h禁水,主要目的是防止因麻醉或手術過程中的嘔吐及誤吸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15.男性無合并癥淋病的臨床表現,錯誤的是
A.尿道口紅腫
B.急性尿道炎
C.尿道口溢膿
D.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E.全身癥狀重
答案:E
解析:男性無合并癥淋病一般全身癥狀較輕,其余幾項都是正確的。
16.女性淋病患者臨床表現特點是
A.大多數癥狀嚴重
B.大多數有典型的尿路刺激癥狀
C.好發(fā)部位為子宮
D.好發(fā)部位為宮頸、尿道
E.腹痛明顯
答案:E
解析:女性淋病患者的好發(fā)部位為宮頸內膜和尿道,大多患者無癥狀或癥狀輕微。
17.病原體進入人體后,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決于
A.病原體的數量
B.病原體的毒力
C.病原體的致病能力和機體的免疫功能
D.病原體的侵襲力
E.機體的抵抗能力
答案:C
解析:病原體進入人體后,是否引起疾病,與題中的5個選項均有關系,但主要取決于病原體的致病能力和機體的免疫功能。
18.病原體侵襲人體后,不出現或僅出現不明顯的臨床表現,但通過免疫學檢查可發(fā)現對入侵病原體產生了特異性免疫反應,應稱為
A.健康攜帶者
B.潛在性感染
C.隱性感染
D.顯性感染
E.不典型病例
答案:C
解析:題干給出的內容是典型的隱形感染的特點。隱形感染又稱亞臨床感染,是指病原體侵襲人體后,僅導致機體發(fā)生特異性免疫應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因而在臨床上不顯出任何癥狀和體征,甚至亦無生化變化,只能通過免疫學檢查才能發(fā)現的感染。
19.造成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碘缺乏
B.甲狀腺不發(fā)育或發(fā)育不全
C.甲狀腺合成過程中酶的缺乏
D.促甲狀腺激素缺乏
E.甲狀腺或靶器官反應性低下
答案:B
解析: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簡稱先天性甲低,主要原因是由于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甲狀腺組織發(fā)育異常、缺如或異位,甲狀腺激素合成過程中酶缺陷或因垂體、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TSH)、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障礙,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導致機體代謝障礙。
20.早期確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的實驗室檢查是
A.甲狀腺抗體的測定
B.TRH興奮實驗
C.血清T3、T4、TSH測定
D.甲狀腺掃描
E.骨齡測定
答案:C
解析:早期確診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的實驗室檢查是測定血清T3、T4、TSH水平,TSH明顯增高、T4降低支持原發(fā)性甲低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