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斌 王桂芹 李 萌 陳秀梅 于桂玲
(1.吉林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吉林長春130118;2.吉林省九臺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吉林九臺132456)
框鏡鯉俗稱鏡鯉、裸框鏡鯉和三道鱗等,在分類上隸屬鯉形目、鯉科、鯉屬。框鏡鯉原產于德國,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經過科技人員多次提純復壯、精心選育,并根據體表鱗少或三條比較粗大的魚鱗或無鱗而命名的優(yōu)良魚種,因其體型好、背部較高而厚、生長快、抗病能力強、產量高、肉質細嫩、營養(yǎng)豐富、食性廣等優(yōu)點而備受青睞,現已成為極具養(yǎng)殖前景的水產新品種。近年來,吉林省的網箱養(yǎng)殖框鏡鯉發(fā)展很快,產品主要出口韓國,經濟價值較高。經第四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定為適宜推廣養(yǎng)殖的選育新種。目前對框鏡鯉的研究僅見于雜交育種[1]、網箱養(yǎng)殖[2]、肉質評價[3-6]、飼料源的替代[7-8]及營養(yǎng)添加劑[9-10]等報道,可見有關框鏡鯉營養(yǎng)與飼料方面研究還不系統(tǒng),尤其在魚粉日益短缺且廣泛利用植物蛋白源造成飼料氨基酸不平衡的研究還未見報道。本研究以框鏡鯉為研究對象,在其飼料以植物蛋白為主要蛋白源時添加兩個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賴氨酸和蛋氨酸,探討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程度對框鏡鯉生長和飼料利用的影響,為生產上降低框鏡鯉飼料蛋白水平和飼料成本提供參考。
本試驗采用魚粉為主要蛋白源,以魚油、大豆油、糊精和面粉為能源,纖維素為填充物配制的半精制日糧為對照組,蛋白質含量為33%,各試驗組以混合植物蛋白為蛋白源,分別添加不同水平的微囊蛋氨酸和微囊賴氨酸(均來自北京市星火元科技有限公司,含量各為50%),配成等氮等能(31%蛋白質,17 MJ/kg)的不同氨基酸平衡程度(EAA平衡關聯度分別為0.764 9、0.704 8、0.722 0、0.737 0、0.759 1、0.778 0和0.800 8)的飼料。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計算必需氨基酸(EAA)(蘇氨酸、纈氨酸、甲硫氨酸+胱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賴氨酸、組氨酸、色氨酸和精氨酸)的平衡關聯度,即飼料中10種EAA的模式與魚體所需的10種EAA模式的接近程度,其中框鏡鯉對10種EAA需要量以實測的框鏡鯉肌肉EAA組成為依據,飼料原料的10種EAA的組成亦為實測數據[11-12]。
飼料原料經粉碎過60目篩,按配方稱重、均勻混合,擠壓成直徑為1.5 mm顆粒,曬干后置于-4℃冰柜中保存、備用。采用105℃恒溫烘干失水法(GB/T6435—1994)測定水分,采用微量凱氏定氮法(GB/T6432—1994)測定粗蛋白質,采用550℃灼燒法(GB/T6438—1992)測定粗灰分,采用索氏抽提法(GB/T6433—1994)測定粗脂肪,彈式熱量計測定能量,飼料配方及營養(yǎng)組成見表1。
在試驗前2周,挑選規(guī)格整齊的框鏡鯉魚種1 000尾置于網箱中進行馴養(yǎng),待全部攝食配合飼料后,試驗開始前先停食24 h,從馴養(yǎng)魚中隨機取魚放置在室內水族箱中(80 cm×60 cm×50 cm),每種飼料3個重復,每個重復放養(yǎng)30尾魚,持續(xù)飼養(yǎng)8周,試驗期間記錄死魚并稱重。在試驗結束前停食24 h,每個重復稱重,并從中隨機取5尾魚的白肌,-20℃保存用于化學組成分析。
式中
:W0、Wt——初、末魚體的總重(g);
t——試驗天數(d);
I——攝入飼料的干重(g);
W0和 Wt——初、末魚體的總重(g);
Wd——死魚的總重(g);
CP——飼料蛋白質的含量(%);
N——飼料氮的含量(%);
N0和Nt——初、末魚體氮的含量(%)。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s法多重比較分析組間差異顯著性。試驗數據均以“平均值±標準差(Mean±SD)”表示。
隨著飼料中賴氨酸和蛋氨酸的添加,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對框鏡鯉末重、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長率有相同的影響趨勢,即當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增加到0.759 1(4組)時,其框鏡鯉增重顯著高于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為0.704 8、0.722 0和0.737 0的1、2、和3組(P<0.05),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隨著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繼續(xù)增加,當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增加到0.778 0(5組)和0.800 8(6組)時,5組和6組的框鏡鯉末重與對照組相比均差異不顯著,但都顯著高于其他各試驗組(P<0.05)。
表1 試驗飼料配方及營養(yǎng)水平(干重)
表2 飼料氨基酸平衡程度對框鏡鯉生產性能的影響(n=3)
表3 飼料氨基酸平衡程度對框鏡鯉飼料利用的影響(n=3)
隨著飼料中賴氨酸和蛋氨酸的添加,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對框鏡鯉的攝食率沒有顯著影響。
各試驗組飼料效率隨著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的增加而增加,當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增加到0.759 1(4組)時,飼料效率顯著增加(P<0.05),當增加到0.800 8(6組)時,5組和6組的飼料效率無顯著差異(P>0.05),且與對照組相比亦無顯著性差異(P>0.05)。
各試驗組飼料系數隨著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的增加而下降,當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增加到0.737 0(3組)時,飼料系數呈現降低的趨勢,當增加到0.759 1(4組)、0.778 0(5組)和0.800 8(6組)時,各組飼料系數無顯著差異(P>0.05),且與對照組相比亦無顯著性差異(P>0.05)。
各試驗組蛋白質效率隨著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的增加而增加,當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增加到0.759 1(4組)時,蛋白質效率顯著增加(P<0.05),當增加到0.778 0(5組)時,與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0.759 1(4組)的蛋白質效率無顯著差異,當增加到0.800 8(6組)時,與5組的蛋白質效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顯著高于4組和對照組(P<0.05)。
各試驗組蛋白質生產率隨著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的增加而增加,當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增加到0.759 1(4組)時,蛋白質生產率顯著增加(P<0.05),且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當增加到0.800 8(6組)時,與5組的蛋白質生產率無顯著性差異,但顯著高于其他試驗組和對照組(P<0.05)。
動物真正的生長是其結構、組織,如肌肉、骨骼、器官的體積和蛋白質量的增加,所以生長多以體蛋白變化來表示[13]。體蛋白的沉積50%以上來自飼料蛋白的供給,尤其是幼魚生長主要受蛋白攝入來調節(jié)。與魚粉相比,植物蛋白源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較低,缺乏某種或某幾種必需氨基酸,其中蛋氨酸和賴氨酸為其最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14]。蛋氨酸屬于含硫氨基酸,參與體內甲基轉移、磷的代謝以及腎上腺素、膽堿和肌酸的合成。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在替代魚粉的不平衡蛋白源飼料中添加蛋氨酸有促進水產動物生長的作用。如周長海等[15]在幼鯉飼料中用豆粕來代替部分魚粉,同時添加蛋氨酸,促進了幼鯉的生長。Abdelghany等[16]提出,魚類對含硫氨基酸的需求量比單獨的蛋氨酸需求量更為準確。本試驗考慮胱氨酸是半必需氨基酸且與蛋氨酸的相互替代作用。亦有報道在飼料中添加賴氨酸有明顯的促生長作用。劉永堅等[17]在草魚、朱選等[18]在南美白對蝦飼料中添加包膜賴氨酸都有明顯的促進生長的作用。這兩種限制性氨基酸(賴氨酸和蛋氨酸)還有明顯的相互作用。如虞予[19]推薦的羅非魚飼料中蛋氨酸和賴氨酸適宜質量比例為0.63的模式。朱選等[20]報道奧尼羅非魚試驗組盡管提高了賴氨酸水平,但由于沒有同步提高蛋氨酸水平,它們的質量比例卻因此從對照組的0.62下降為0.55,其實是氨基酸平衡對魚類的影響。葉元土[21]在草魚飼料中使用多種飼料原料的合理配比,于海瑞等[22]在羅非魚飼料中添加蛋氨酸、賴氨酸使得飼料氨基酸的組成更為平衡,結果都有明顯的促進生長的作用。本試驗通過灰度關聯分析,可量化飼料和魚體必需氨基酸的平衡程度,同時考慮兩個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結果通過按比例添加蛋氨酸和賴氨酸使得飼料達到不同的平衡程度,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為0.759 1時,顯著促進框鏡鯉的生長,降低飼料蛋白質的水平,降低了飼料成本。
飼料利用率是指魚類利用飼料形成產品的效率,它是衡量飼料質量和配方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一般而言,飼料中氨基酸的數量和比例與魚體氨基酸的數量和比例愈接近,即飼料氨基酸的平衡程度越好,魚類對飼料的利用率越大,進而促進生長。有報道表明,飼料中添加賴氨酸調節(jié)氨基酸平衡,提高了飼料利用率。劉永堅等[17]在草魚飼料中補充包膜賴氨酸,其蛋白質效率和蛋白質合成率都得到顯著改善。趙春蓉等[22]在幼建鯉飼料中添加賴氨酸,其飼料利用率提高了76%,飼料系數與賴氨酸的添加水平極顯著負相關,表明添加賴氨酸能提高動物對飼料的利用效率。亦有報道在魚飼料中同時添加賴氨酸和蛋氨酸調控飼料氨基酸的平衡促進飼料利用。于海瑞等[23]在羅非魚飼料中添加賴氨酸和蛋氨酸,明顯提高了羅非魚的蛋白質效率及飼料蛋白的表觀消化率。譚芳芳等[24]在草魚飼料中補充微囊賴氨酸和蛋氨酸,可降低其飼料系數,提高蛋白質沉積率。也有通過添加多種氨基酸調控飼料氨基酸的平衡程度。林香信等[25]用多種外源氨基酸調節(jié)羅非魚無魚粉蛋白飼料,結果氨基酸平衡提高羅非魚的飼料轉化率及蛋白效率。王愛民等[26]也表明,飼料氨基酸平衡組的異育銀鯽對飼料干物質、蛋白質及磷的利用率有提高的趨勢,進而節(jié)約蛋白資源,減少飼料成本。汪益峰等[27]也報道飼喂氨基酸平衡飼料的異育銀鯽(17 g),其氮排泄比例明顯降低,生長氮比例明顯提高,從而提高了飼料的利用效率。本試驗隨著飼料中賴氨酸和蛋氨酸按比例的添加,即隨著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的增大,當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增加到0.759 1(4組)時,試驗組框鏡鯉飼料效率、蛋白質效率和蛋白質生產率都顯著升高,當飼料必需氨基酸平衡關聯度增加到0.800 8(6組)時,試驗組框鏡鯉飼料效率顯著升高,且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試驗組蛋白質效率和蛋白質生產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飼料中按比例添加兩個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調控飼料必需氨基酸的平衡關聯度,可提高框鏡鯉對飼料的利用率。
在本試驗條件下,當飼料中按比例添加賴氨酸和蛋氨酸調節(jié)必需氨基酸的平衡關聯度為0.759 1時,可促進框鏡鯉生長,提高對飼料的利用率,可適當降低飼料的蛋白含量,降低飼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