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靜,譚賢勇,楊衛(wèi)斌
(1.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南寧530007;2.黑龍江八五四農場研發(fā)中心,虎林158403)
2%吡蟲啉顆粒劑防治甘蔗害蟲的效果初報
唐 靜1,譚賢勇1,楊衛(wèi)斌2
(1.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南寧530007;2.黑龍江八五四農場研發(fā)中心,虎林158403)
對2%吡蟲啉顆粒劑防治甘蔗害蟲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2%吡蟲啉顆粒劑對甘蔗螟蟲和薊馬均有較好的效果,使用劑量與防治效果之間存在正相關,即防治效果隨使用劑量的增加而提高,優(yōu)于常規(guī)藥劑。
甘蔗;害蟲;殺蟲劑;吡蟲啉
甘蔗是廣西重要的經濟作物。廣西甘蔗種植面積和產量占全國的60%以上,是我國最大的甘蔗產區(qū)。但是,由于甘蔗長期連作,致使甘蔗害蟲種群數(shù)量不斷累積,并造成嚴重危害,近年來,甘蔗螟蟲和甘蔗薊馬對甘蔗的危害尤為突出、日趨嚴重。甘蔗螟蟲又稱甘蔗鉆心蟲,素有甘蔗殺手之稱。以幼蟲蛀入甘蔗幼苗和蔗莖為害,造成枯心苗和螟害節(jié)。廣西蔗區(qū)以二點螟和條螟發(fā)生最普遍,為害最嚴重,由蔗螟造成的枯心苗率一般在10%~30%,損失0.25~0.5 t/667m2[1]。甘蔗薊馬也是廣西蔗區(qū)主要害蟲之一,分布于全區(qū)蔗區(qū)。由于該蟲具有發(fā)生早、數(shù)量多、個體小、發(fā)生速度快、危害時間長,世代重疊、易傳播擴散,危害部位隱蔽等特點,往往不易被種植戶所發(fā)現(xiàn)和重視,加之近幾年來甘蔗生產發(fā)展很快,連片面積大,連作突出,管理粗放,為甘蔗薊馬的越冬繁殖及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較好的條件,導致甘蔗薊馬危害逐年加重[2]。多年來,防治甘蔗螟蟲是以化學防治為主,普遍使用呋喃丹、毒死蜱、丁硫克百威等農藥,由于長期使用農藥品種單一,部分地區(qū)的甘蔗螟蟲對一些藥劑已產生不同程度的抗藥性[3-5]。防治甘蔗薊馬經常需多次施藥才能達到效果,特別是甘蔗封行后噴藥非常困難,蔗農苦于沒有簡單有效的防治方法。作者通過多年技術攻關,取得了較好的進展,其中篩選出吡蟲啉這一高效低毒藥劑,并加工成2%吡蟲啉顆粒劑。為了驗證該制劑對甘蔗螟蟲和甘蔗薊馬的防治效果,本文開展了田間藥效試驗,現(xiàn)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1 材料
1.1.1 供試藥劑試驗藥劑:2%吡蟲啉顆粒劑(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自配)。對照藥劑:3%呋喃丹G(美國FMC公司生產,市購)。
1.1.2 試驗地基本情況試驗地設在廣西區(qū)來賓市鳳凰鎮(zhèn)龍巖村一農戶甘蔗田內進行,土地平整,已種植甘蔗十多年,前兩年蔗螟和薊馬危害非常嚴重。
1.2 方法
1.2.1 試驗設計試驗設2%吡蟲啉顆粒劑試驗劑量600、900、1200g a.i/hm2;3%呋喃丹G,試驗劑量2250g a.i/hm2;空白對照。共5個處理,3次重復,15個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小區(qū)面積66.7 m2。
1.2.2 試驗方法采用甘蔗下種期溝施即于甘蔗下種時按設計使用劑量,將藥劑撒于甘蔗植溝中,具體要求是先排種,后施肥和藥,施后薄覆土、覆膜。蔗螟防效于施藥后50、80d分別調查,取小區(qū)中全部樣本進行調查,統(tǒng)計小區(qū)總苗數(shù)和蔗螟枯心苗數(shù)。薊馬防效于藥后80、110 d分別調查,調查時每個處理5點取樣,每點調查10株,共50株。調查時,扒開蔗株心葉,記錄每株蔗心葉中最多薊馬的部位5cm內的全部蟲數(shù),計算各處理的防治效果。與此同時,觀察甘蔗有無藥害情況發(fā)生。枯心率(%)和防效(%)的計算公式如下。
1.2.3 試驗期間天氣情況施藥時間為2013年3月1日,當日為多云天氣,試驗期間日平均溫度為20℃~33℃,試驗期間當?shù)叵逻^多場雨、土壤較潮濕。
施藥后50、80d觀察,各個處理各個小區(qū)甘蔗長勢正常,無藥害情況發(fā)生,各試驗藥肥處理區(qū)甘蔗苗長勢明顯好于對照和空白處理。
如表1所示,試驗藥劑2%吡蟲啉顆粒劑各處理對甘蔗螟蟲均表現(xiàn)出較好的效果,當用量達到900g a.i/ hm2時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藥劑3%呋喃丹G。2%吡蟲啉顆粒劑不同處理劑量與效果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即隨著使用劑量的提高,其防治效果也相應提高,藥后50d,防效分別為63.97%、83.49%、85.74%,藥后80d,防效分別為58.42%、80.77%、82.72%。
試驗藥劑2%吡蟲啉顆粒劑各處理對甘蔗薊馬均表現(xiàn)出較好的效果,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藥劑3%呋喃丹G。藥后80d,防效分別為87.75%、89.15%、92.96%,藥后110d,防效分別為91.12%、91.15%、94.08%。2%吡蟲啉顆粒劑3個劑量對甘蔗薊馬均有較好的效果,且均相當或優(yōu)于3%呋喃丹G。
試驗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2%吡蟲啉顆粒劑對蚜蟲也有較好的效果,2%吡蟲啉顆粒劑試驗小區(qū)幾乎看不到蚜蟲,而空白區(qū)蚜蟲己造成對甘蔗的危害。
表1 2%吡蟲啉顆粒劑防治甘蔗螟蟲、薊馬試驗結果
2%吡蟲啉顆粒劑防治甘蔗螟蟲和甘蔗薊馬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效果,其有效用量低于對照藥劑時仍可獲得較好的效果,特別是高劑量的兩個處理,在藥后80d對甘蔗螟蟲仍具有非常好的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藥劑,在防治薊馬時低劑量就可達到理想的效果。
2%吡蟲啉顆粒劑將成為替代呋喃丹等高毒顆粒劑防治甘蔗螟蟲、薊馬,建議2%吡蟲啉顆粒劑制劑用量3kg/667m2(900g a.i/hm2)。
[1]李楊,李恒銳,李茂植.2012年甘蔗螟蟲田間調查報告及防治建議[J].農業(yè)研究與應用,2012(5):69-71.
[2]柯仿鋼.廣西甘蔗薊馬發(fā)生與防治現(xiàn)狀[J].農藥市場信息,2012(26):45.
[3]龔恒亮,管楚雄,林明江.呋喃丹3G防治甘蔗主要害蟲研究報告[J].甘蔗糖業(yè),2005(2):11-14.
[4]方峰,賴開平,葉一強.8種殺蟲劑防治甘蔗螟蟲田間藥效試驗及評價[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5):17549-17550.
[5]唐靜,楊衛(wèi)斌,譚賢勇.0.06%噻蟲胺藥肥混劑防治甘蔗螟蟲效果初報[J].中國糖料,2013(3):64-65.
Effect on 2%Imidacloprid Granules against Sugarcane Pests
TANG Jing1,TAN Xian-yong1,YANG Wei-bin2
(1.Guangxi Tianyuan Biochemistry Co.,Ltd.,Nanning 530007,China;2.Heilongjiang Farm Eight-five-four Research&Development Center,Hulin Heilongjiang 158403,China)
2%imidacloprid granule was tested against sugarcane pes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imidacloprid granule was good against sugarcane borers and thripoidea,and there was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ol effect and application dose.The control effect of 2%imidacloprid granul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pesticides.
sugarcane;pests;pesticide;imidacloprid
S435.661
A
1007-2624(2014)02-0048-02
10.13570/j.cnki.scc.2014.02.019
2013-08-11
唐靜(1979-),男,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新型肥料和農藥的研發(fā)與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