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里,我追尋著你
——記首屆河南省“最美地質人”獲得者徐連利
□王偉燦
27年來,他主持或參與完成各類項目100余項,各類地質專業(yè)報告60多件,參與提交煤炭資源儲量近100億噸;他參與完成河南省重大項目的審查、驗收、鑒定200余項;他足跡遍布11個省區(qū),一次次跨越了“情感天山”——他就是首屆河南省“最美地質人”獲得者、河南省煤田地質局資源環(huán)境調查中心總工程師徐連利。
徐連利(左)在南太行山區(qū)進行地質環(huán)境調查
1995年、2011年、2012年,徐連利先后收到了三家央企拋來的“橄欖枝”,對方開出的條件是只要能加入他們的團隊,待遇優(yōu)厚。三次幸運之神的光臨,他確實動心了,但冷靜之后,徐連利想:我是學水文地質專業(yè)的,從河南局地質一隊到勘察院再到資源環(huán)境調查中心,領導的關愛,同志們的幫助,我舍不下鐘愛的煤田地質事業(yè)??!
俗話說,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徐連利上學時最感興趣的就是地理和地質,可以說自己生來就是做地質這一行的?!拔疑细咧械臅r候,有一次在廣場看電影,看到一部反映地質工作者的紀錄片,他們背個包,拎個錘,滿山跑,感覺不錯,大學就選擇了水文地質專業(yè)。”畢業(yè)后,他下工區(qū)從鉆機干起,一直到現(xiàn)在,與地質隊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干地質,翻山越嶺,與家人聚少離多,工作艱苦不說,還要跨越“情感天山”。2006年春節(jié),徐連利負責的武安工地鉆機需要有人值班。大年初二吃過午飯,他由邢臺趕往武安,等了很長時間才來了一輛公交車。上車后,公交車開了一段路停車不走了。眼看天快黑了,也沒有車了,徐連利只好踏著積雪步行去工地。他沿著省道急速行走,累了活動活動腰、甩甩胳膊,渴了就在路邊雪地里抓一把雪潤潤嗓子。那一天,等徐連利趕到工地住處時,路旁店鋪已經(jīng)全部關門,住處也沒有東西吃。由于走了10多公里路,實在太困乏,他只好餓著肚子睡覺了。
躺在床上,聽著屋外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徐連利不由得想起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子。一年難得回幾次家,偶爾回趟家,心也在工地。于是,當每次要回工地的時候,他就編造很多理由,妻子盡管眼神里充滿了無限留戀,還是嘟囔著:“唉,去吧,看來你是跑野了?!痹谝慌缘膬鹤右哺胶驼f:“我爸就是跑野了?!逼迌赫Z氣里雖是嗔怪,卻默默支持著他的事業(yè)。自己整年忙于工作,陪伴老人的時間少了,兒子的學習也無法輔導。想著想著,徐連利流下了愧疚的淚水。說起這事,徐連利語氣淡淡地說:“工作是苦,但苦中有樂,苦中有甜。二十多年的煤田勘探生涯,已經(jīng)使我與河南煤田融為一體了?!?/p>
翻開徐連利的履歷表,一連串的頭銜映入眼簾:博士學位、教授級高工、中國煤炭建設協(xié)會地質監(jiān)理特聘教師、河南省重大項目評標專家、河南省國土資源學術帶頭人……
徐連利之所以能夠實現(xiàn)這一目標,緣于地質找礦的艱難。他深知,要想找到大礦藏,僅憑激情和吃苦精神還不夠,必須有高深的知識功底。徐連利現(xiàn)年50歲,祖籍天津市薊縣。早年參加革命的父親勤勞、簡樸,他經(jīng)常對徐連利說“早起三光,晚起三荒”,意思是,起得早時間相對充裕,事情就能辦得周詳些;起得晚,時間不夠用,干啥都會慌慌張張。這使徐連利受益匪淺。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后,他感到所學專業(yè)知識遠不能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于是,再深造、再學習成為了他追求的目標。為了拿到博士學位,他付出很多很多。徐連利說:“為了攻讀博士學位,長時間久坐造成了我胃功能減弱,每天吃過晚飯后,都要站立或者行走一會兒,否則一夜胃都脹得難受?!?/p>
知識的疊加,經(jīng)驗的積累,使徐連利對地質找礦和提高礦山開采技術條件的貢獻越來越大。作為省重大項目評審和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huán)境專家,徐連利參加的審查項目超過了200多項。每一次評審,他都把責任放在第一位,一絲不茍,嚴格把關,保證了評審項目的質量。
徐連利成為中國煤炭建設協(xié)會地質監(jiān)理特聘教師后,除開展地質勘查監(jiān)理工作,還完成監(jiān)理項目10余項,起草、編寫了《煤炭地質工程監(jiān)理規(guī)范》和培訓教材,為全國地質勘查監(jiān)理人員授課超過10次。他也常常把提高單位職工素質掛在心上。他說:“我經(jīng)常與單位年輕人進行技術交流,針對生產(chǎn)技術問題展開探討,為他們釋疑解惑,有時還開辦崗位培訓班,只要年輕技術人員能快快成長我就滿足了?!?/p>
徐連利主持召開新疆項目專題會議
為國家尋找更多地下寶藏,是每一個地質人的職責,更是徐連利的夢想。2009年11月,經(jīng)過240天的努力,徐連利和他的團隊在新疆尼勒克西區(qū)探明了22億噸的煤炭資源儲量。
可探明這么大的煤田并非一帆風順。
位于天山腹地的尼勒克西區(qū)勘查區(qū)面積100多平方公里,當徐連利急匆匆趕到現(xiàn)場時,碰到一個個“攔路虎”:一是巖煤層近于直立;二是煤層淺埋區(qū)有大面積火燒巖,現(xiàn)象不正常;三是侏羅紀陸相地層標志層不明顯。要在如此復雜的100多平方公里的勘查區(qū)展開工作,如果不進行詳細的、大比例尺的地質填圖,就難以精準確定孔位和終孔層位。但是,地質點卻像蟻群一樣多,工作怎樣開展?徐連利根據(jù)新疆白天時間長的特點,對下步工作重新進行了布置,他和同志們在海拔1600多米的山地上早出晚歸,日夜兼程,做著繁瑣的填圖工作。一次次的奔波,一次次測產(chǎn)狀、描述,一次次經(jīng)歷毒蛇驚嚇,保證了填圖工作的完成。而徐連利和工友們臉也曬得黝黑,眼睛布滿血絲,身體消瘦了許多……
“240天的不懈努力,我們克服了該區(qū)面積較大,以往地質工作程度低,地質構造較復雜和環(huán)境、施工、生活等多方面的各種困難,完成鉆孔60個,鉆探工作總量達47130米,查明了地層、構造、煤層、煤質、水文地質及其他開采技術條件的勘查工作,一次性提交了22億噸的煤炭資源量?!闭勂鹦陆崂湛丝辈閰^(qū)勘查項目,徐連利如數(shù)家珍,一臉自豪。
徐連利在河南省內也留下串串足跡,他參與完成的鄭煤集團趙家寨礦、國投能源王行莊礦、神火煤電集團薛湖礦、焦作煤業(yè)趙固一礦、焦作煤業(yè)趙固二礦等國家、省重點工程項目勘探工作,探明的煤炭資源儲量達幾十億噸,為推動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徐連利在地熱、城市地質、礦山地熱潛能、地災防治、環(huán)境研究評價方面也頗有成就。他采用專家賦值模糊評判的方法,對南水北調中線河南省段工程地質因素進行多目標研究,建立了綠色地質安全指標評價系統(tǒng);調查、分析了河南省主要城市的地質、資源條件,確定了城市地質質量評價標準;歸納總結了河南省地熱資源類型,查明了河南省可獲取地熱資源量為4.5515×1014千卡,相當于2.679億噸煤……
一組組數(shù)據(jù)、一項項業(yè)績、一個個成果……充分詮釋了徐連利對地質勘探的赤誠與熱愛。27年的奮斗路,印證了一個“最美地質人”的光榮與夢想。
河南省煤田地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