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泳文 輝
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工師醫(yī)院四建社區(qū)服務中心,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2.新疆烏魯木齊米東區(qū)中醫(yī)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糖尿病是一種主要表現(xiàn)為連續(xù)性高血糖的慢性全身代謝性疾病,患者發(fā)病主要原因是體內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進而誘發(fā)以糖代謝不規(guī)律為主的糖、蛋白質及脂肪代謝混亂的綜合病癥[1]。臨床診斷該病的主要標準是空腹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下面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近3年期間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空腹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間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觀察組)與同期42例正常體檢人員(對照組)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糖尿病患者符合WHO規(guī)定的相關標準[2]。對照組:男 24 例,女 18 例,年齡(41.8~79.9)歲,平均年齡(65.6±18.7)歲;觀察組男 25 例,17 例,年齡(42.9~78.6)歲,平均年齡(64.7±19.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空腹抽取靜脈血2 mL,然后用餐后2 h再抽取2 mL,這主要由東軟-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器完成。
檢測空腹血糖采用OLYMPUS AU27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采用免疫凝集法,試劑主要由北京九強公司提供。當檢測完兩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后,進行比較分析。同時觀察比較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①當HbAlc≤6.5時,糖尿病并發(fā)癥率;②當HbAlc處于(6.5~9.0)之間時,糖尿病并發(fā)癥率;③當HbAlc≥9.0,糖尿病并發(fā)癥率。
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分析所得數(shù)據,兩組之間的百分比的比較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從下表1可知: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空腹血糖(FPG)與糖化血紅蛋白(HbAlc),觀察組的分別為(10.60±2.53)、(9.82±1.51),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糖化清蛋白(GA)與糖化血紅蛋白(HbAlc)的比較
從下表2可知:42例糖尿病患者中,隨著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也隨之提高,比較差異明顯(P<0.05)。
表2 不同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僅次于腫瘤與心、腦血管疾病。該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患者高血糖主要是由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者生物功能受損所致,或者二者兼有有之。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存在高血糖,會損害眼、腎臟、血管以及神經等身體各種組織。糖尿病患者臨床多表現(xiàn)為: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當發(fā)生酮癥或者出現(xiàn)酮癥酸中毒時,上述癥狀會更加明顯。而2型糖尿病患者多出現(xiàn)疲憊無力、肥胖,如果不及時診斷,患者體重會慢慢下降。目前,該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約為2%~3%,并且每年以1‰的速度增長。臨床主要進行患者血糖的檢測工作,有上述癥狀的患者,只要出現(xiàn)一次異常血糖就可以診斷。但是如果無明顯癥狀的患者需要檢測兩地異常血糖數(shù)值,而可疑患者需要做75 g葡萄糖耐量試驗。檢測患者血糖只能表示某一時刻的血糖水平,表明患者當時的身體狀況,不能作為評價疾病控制程度的重要指標。最近幾年來,糖化血紅蛋白越來越受到臨床醫(yī)學家的高度關注[3]。
根據黃仙娥[4]的研究,糖化血紅蛋白的形成和消失大約需要數(shù)周時間,部分糖尿病患者通過調整飲食結構或者藥物治療,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有些患者則會出現(xiàn)血糖正常,但糖化血紅蛋白較高的情況。對于這些患者不但需要通過飲食、運動去調節(jié),還需要密切監(jiān)測其血糖。因此,糖化血紅蛋白不但可以作為輕癥、隱性糖尿病早期診斷的重要指標,同時它還可以科學指導臨床制定出更好的診治方案。人體血液中的紅細胞漢含有的血紅蛋白和血糖結合以后就形成了糖化血紅蛋白,這種結合形成的糖化血紅蛋白具有不可逆反應,并且和血糖濃度成正比,糖化血紅蛋白一般可以反應出患者約73 d的血糖控制情況。在2010年國際專家委員會中曾鄭重發(fā)表聲明,把糖化血紅蛋白當作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指標,并且明確確定其數(shù)值≥6.5是診斷切點,這就奠定了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診斷歷史中的地位。
在本次研究中有8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高于正常,而有10例患者2 h內血糖高于正常,但是糖化血紅蛋白正常,進一步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這部分患者受到相關疾病的干擾,從而影響到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5]。比如:一些應激反應、基礎類型的疾病(脾腫大、極度貧血患者輸血后及肝硬化、糖尿病性腎?。┑榷伎赡軙е绿腔t蛋白的檢測數(shù)值變得較低。而紅蛋白珠蛋白結構異常、慢性酒精中毒以及血液病、腎功能不全等各種因素也會讓血紅蛋白的檢測結果和實際情況不符[6]。
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在慢性高血糖作用下,出現(xiàn)的緩慢連續(xù)不可逆性非酶促糖基化產物,能夠客觀反映出2~3個月內患者身體的平均血糖水平,在臨床診斷糖尿病的過程中,常常將其作為評價長時間血糖控制情況的標準,也是臨床決定是否可以調整治療辦法的依據[7-8]。不管是1型糖尿病控制與并發(fā)癥研究,還是對于2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都充分表明了將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目標實施增強血糖控制,能夠大大降低糖尿病微血管與大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危險系數(shù)。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糖化清蛋白(GA)與糖化血紅蛋白(HbAlc),觀察組的分別為(3.57±0.72)、(9.82±1.51),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了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有利于糖尿病的早期診斷。
同時,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還有助于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本次研究結果表明:42例糖尿病患者中,隨著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也隨之提高,比較差異明顯(P<0.05)。并且當患者的 HbAlc>9%時,表明患者出現(xiàn)了持續(xù)性高血糖情況,可能發(fā)生白內障、糖尿病性腎病及動脈硬化等并發(fā)癥,遇到特殊病例,還可能發(fā)生酮癥酸中毒等相關急性綜合癥。在我國“糖尿病指南”中明確指出需要把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
糖化血紅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診斷中都不會受到空腹、運動及藥物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可以在任何一個時間段內采血,和空腹血糖相比,糖化清蛋白能夠反映出患者14~21 d左右的平均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紅蛋白能夠反映出患者60~90 d的平均血糖水平[9]。但是溶血性疾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可能比其真實的血糖水平高,也較容易發(fā)生鐵缺乏癥,所以,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血糖高的情況在絕經之前與妊娠中期的婦女中也頗為常見。同時,當缺鐵性貧血患者進行鐵劑治療時,由于紅細胞存在時間可能縮短,故導致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也許會出現(xiàn)過低。當尿毒癥患者進行透析治療時,他的紅細胞壽命會明顯縮短,并且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數(shù)值也會有所降低。而脾切除導致紅細胞壽命變長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數(shù)值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臨床一般不單獨采用糖化血紅蛋白篩查糖尿病患者,而是將空腹血糖,2 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三者結合起來,來提高檢測額準確性,以免出現(xiàn)漏診、誤診[10]。
總之,檢測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有利于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并且對糖尿病并發(fā)癥的防控有一定的意義??崭寡鞘窃u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標準,但是在多種病理情況下它并不能反映出患者血糖控制的真實水平,而糖化血紅蛋白卻可以有效彌補這一點。但是糖化血紅蛋白在遇到某些病理情況時,用于觀察診斷血糖控制情況也存在不足。所以,臨床醫(yī)生在診治糖尿病患者的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各種影響因素,對不同病例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以讓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充分發(fā)揮臨床診斷價值,更好為糖尿病患者服務。
[1]李小健,李德忠.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血脂的相關性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8,30(2):106-107.
[2]吳弟梅.血糖、糖化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方法與臨床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5):582-584.
[3]許翔,丁莉莉.血清糖化白蛋白檢測在糖尿病控制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3(3):340-341.
[4]黃仙娥.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水平的相關性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15(1):53-54.
[5]Kim C,Bullard KM,Herman WH,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iron defi-ciency and A1C Levels among adults without diabetes in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Diabetes Care,2010,6(5):332-333.
[6]彭湘杭,楊銳,艾雅琴,等.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診斷糖尿病效果比較[J].廣東醫(yī)學,2011,32(7):863-864.
[7]張瑞.126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的關系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0,7(15):156-157.
[8]柴震,雷燕,胡帥.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的關系[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6(21):321,352.
[9]趙云貴.空腹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患者篩查中的對比研究[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9(5):142-143.
[10]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 Car,2013,8(3):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