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玲 李紅華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防科,湖南湘潭 411228
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世界范圍內(nèi)的肺結核發(fā)病率自2005年以來已有顯著下降,但在發(fā)展中國家及一些較為貧窮落后的地區(qū)依然屬于高發(fā)感染性疾病[1]。在我國境內(nèi),肺結核發(fā)病率呈逐漸下降趨勢,但由于臨床用藥不合理或缺乏系統(tǒng)性治療,耐多藥的難治性肺結核患者的比例呈上升趨勢。我國《肺結核診斷與治療指南》[2]中指出喹諾酮類藥物是治療耐藥難治性肺結核的首選藥物,氧氟沙星和鹽酸左氧氟沙星的用藥較為普遍,且鹽酸左氧氟沙星在我國的使用率高達80%[3]。目前,已有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4],鹽酸左氧氟沙星在治療耐多藥難治性肺結核的方面具有明確的臨床療效。在本次研究中,將我科2007年5月—2013年7月間收治的106例難治性肺結核患者為例,其中53例患者加用鹽酸左氧氟沙星,對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難治性肺結核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進行匯總分析與探討。
以我科2007年5月—2013年7月間收治的106例耐多藥難治性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shù)字分組法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53例。對照組: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齡范圍30~71歲,平均年齡(48.73±9.41)歲,病程范圍1~26年,平均病程(9.56±3.58)年。治療組: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齡范圍28~73歲,平均年齡(50.24±8.75)歲,病程范圍1~25年,平均病程為(10.42±4.06)年。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明研究結果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既往未使用過喹諾酮類藥物治療,無過敏史或禁忌癥。②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性疾病或正在服用可對抗喹諾酮類藥物療效的其它藥物。③接受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前,至少接受過6~9個月的抗結核治療,但痰結核桿菌涂片檢測仍陽性,X線胸部平片顯示病灶較前進展。④使用鏈霉素、異煙肼及利福平等抗結核藥物的臨床療效不理想。排除標準:凡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任何一條者均不納入研究范圍[5]。
對照組:對氨基水楊酸異煙肼片(規(guī)格:0.10g,廠家:貴州神奇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130104,劑量:0.80g,口服,1 次/d)、吡嗪酰胺片(規(guī)格:0.25g,廠家: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309051,劑量:0.75g,口服,2 次/d)、鹽酸乙胺丁醇片(規(guī)格:0.25g,廠家: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劑量:0.75g,口服,1次/d)、丙硫異煙胺腸溶片(規(guī)格:0.10g,廠家: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31202,劑量:0.30g,口服,口服 2次/d),治療組加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片(規(guī)格:0.10g,廠家:遼寧倍奇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131119,劑量:0.20g,口服,口服2次/d)。9個月為1療程,療程末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評價。
表2 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n(%)]
治療期間,患者在3、6、9月末行痰結核桿菌涂片檢查和常規(guī)X線胸部平片檢查。評價指標:①轉陰率。痰結核桿菌涂片連續(xù)3次檢查結果均為陰性,可認定為轉陰。②結核病灶的吸收率=明顯吸收率+吸收率。明顯吸收:X線檢查結果顯示空洞閉合,結核病灶吸收范圍超過治療前的2/3。吸收:X線檢查結果顯示空洞較治療前明顯縮小,但空洞閉合或結核病灶吸收不足治療前的2/3。無改變:治療前后病灶、空洞無改變,無吸收。惡化:空洞或結核病灶范圍較治療前有明顯增大。③不良反應。治療期間患者每月復查肝腎功能,并密切觀察藥物相關的副作用發(fā)生情況。
數(shù)據(jù)采集后,使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SPSS 16.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對比行χ2檢查,計量資料以mean±SD表示,組間對比行t檢驗。檢驗水平α=0.05,以P<0.05表示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P<0.01表示組間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均順利完成為期9個月的治療,期間無患者終止治療或因不良反應中斷治療。106例患者在治療期間每月定期復查,截止到治療結束無患者失訪。
痰涂片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轉陰42例(79.24%),對照組患者轉陰31例(58.49%),治療組的轉陰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表1可見,治療組患者的明顯吸收率與總吸收率均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對于治療前,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明顯改善,均未出現(xiàn)惡化病例。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的結核病灶改變情況[n(%)]
關于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事件均以頭暈、胃腸道反應等為主,且發(fā)生率均較低,關于肝腎功能異常,兩組患者中均發(fā)生1例,與既往的臨床報道基本一致[6]。在具體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方面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兩組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相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肺結核作為流行病史較久的傳染性疾病,隨著醫(yī)藥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其臨床治療手段已日趨成熟。由于醫(yī)療條件的差異,一些貧窮落后區(qū)域的肺結核治療現(xiàn)狀并不理想。在我國,結核病的治療已逐漸納入醫(yī)療保障體系,在結核病的疫情控制和患者醫(yī)療經(jīng)濟壓力的緩解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因抗生素濫用或不合理應用現(xiàn)象在我國依然較為嚴重,使得肺結核的臨床治療效果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抗結核病藥物聯(lián)合應用方案不合理、藥物劑量個體差異小等方面導致,最終導致抗結核治療效果不理想,患者病情反復復發(fā)且形成耐多藥難治性肺結核。耐多藥難治性肺結核的臨床特征以對一線抗結核病藥物耐藥為典型特征,長期使用一線藥物治療無法獲得明確的臨床療效。在耐多藥難治性結核的臨床治療方面,喹諾酮類是我國結核臨床治療首推的藥物,鹽酸左氧氟沙星的臨床療效受到廣泛的肯定[7]。
在本次研究中,分別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對53例難治性肺結核進行了治療,以考察鹽酸左氧氟沙星在治療難治性結核方面的臨床療效。臨床結果顯示,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的治療組患者的結核病灶吸收率和痰菌轉陰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不良反應方面,治療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在不良反應發(fā)生的類型方面,則多為胃腸道反應、頭暈等常見反應,并未出現(xiàn)休克、嚴重肝腎損傷等嚴重不良反應事件。整體結果表明,鹽酸左氧氟沙星對難治性肺結核具有明確的臨床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具有明確的臨床推廣價值。
[1]朱航,雷迅,張帆,等.左氧氟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2,12(2):201-208.
[2]肖芃,馬志明,付紅梅,等.莫西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近期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6(26):133-135.
[3]李麗波,李碩,雷水賢.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病70例效果觀察[J].海峽藥學,2010,50(4):189-190.
[4]王靜飛,高春榮.含莫西沙星的抗癆方案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10,20(1):214-215.
[5]陳瑛,張曉,張會民.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治療廣泛耐多藥肺結核療效比較[J].臨床醫(yī)學,2009,29(5):49-50.
[6]曾紹藝,梁肇和,梁蘭卿,等.左氧氟沙星治療耐藥肺結核的療效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8):1123-1124.
[7]田麗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病因分析和療效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4):46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