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松
(甘肅省平涼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甘肅平涼 744000)
平涼川區(qū)胡麻配方施肥試驗初報
張巖松
(甘肅省平涼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甘肅平涼 744000)
對胡麻氮磷鉀肥料效應進行驗證性試驗的結果表明,“3414”當?shù)刈畲笫┓柿刻幚淼恼酆袭a量最高,為682.1kg/hm2,比對照增產92.1kg/hm2,增產率達15.61%;其次是全國平均施肥量處理,折合產量為674.0kg/hm2,比對照增產84.0kg/hm2,增產率達14.24%。
胡麻;配方施肥;效應;平涼川區(qū)
平涼市胡麻種植歷史悠久,常年播種面積3萬~4萬hm2,主要種植在貧瘠、干旱的丘陵山臺及旱塬地,平均產量600~1 350kg/hm2,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近年來,隨著胡麻育種水平的提高,適合川水地種植的新品種接連出現(xiàn),使胡麻種植布局格局出現(xiàn)變化,單產也有一定的提升。針對平涼川區(qū)地理、氣候等條件,國家胡麻產業(yè)體系平涼綜合試驗站對引進的適合平涼地區(qū)種植的胡麻新品種進行了示范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但在胡麻種植區(qū)普遍出現(xiàn)多施氮、少磷鉀,植株徒長,易倒伏等情況,嚴重影響了胡麻的產量和品質。鑒于此,筆者自2010年開始連續(xù)兩年開展胡麻“3414”施肥試驗。為了進一步驗證胡麻氮磷鉀最佳施肥比例,2013年實施了胡麻配方施肥肥效試驗,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供試材料
供試氮肥為尿素(含N 46.4%),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生產;磷肥為普通過磷酸鈣(含P2O512%),陜西省漢中市磷肥廠生產;鉀肥為硫酸鉀(含K2O 50%),山東省三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指示胡麻品種為隴亞11號。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2013年設在平涼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崆峒試驗站,海拔1 345m,屬半雨養(yǎng)灌溉農業(yè)區(qū)。土壤為新積土,pH 8.1,肥力中上等。含有機質11.8g/kg、全氮1.02g/kg、全磷0.82g/kg、全鉀1.13g/kg,前茬高粱。
1.3 試驗方法
試驗共設4個處理,處理1為“3414”當?shù)刈畲笫┓柿?、處?為“3414”當?shù)刈罴咽┓柿浚幚?為全國平均施肥量,處理4為當?shù)厣a施肥量(CK)。各處理施肥方案見表1。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為50m2(10m×5m),25行區(qū),行距20cm。前茬作物收后進行秋耕冬灌,開春后畜力淺耕耱平。播前按試驗方案分小區(qū)稱取供試肥料作為基肥一次性均勻撒入相應小區(qū)內,用鐵鍬深翻施入0~30cm土層,人工平整。4月2日人工開溝播種,種植密度為750萬株/hm2。全生育期人工中耕除草1次,拔草2次,防蟲1次,防白粉病1次。由于2013年胡麻生育期內雨水偏多,尤其在青果期,僅7月上旬降水量達114.9mm,加之大風影響,致使胡麻倒伏嚴重,嚴重影響產量。胡麻于8月2日收獲,各小區(qū)單收計產。試驗結果用DPS7.05進行分析。
表1 胡麻各處理肥效試驗方案
從表2可以看出,由于特殊氣候原因,各處理的胡麻折合產量均明顯偏低,其中以處理1最高,為682.1kg/hm2,比對照增產92.1kg/hm2,增產率達15.61%;其次是處理3,為674.0kg/hm2,比對照增產84.0kg/hm2,增產率達14.24%;處理2居第3位,為600.0kg/hm2,比對照增產10.0kg/hm2,增產率1.70%??梢?,各施肥處理均比對照增產,增產幅度在1.70%~15.61%,以“3414”當?shù)刈畲罅渴┓侍幚懋a量最高。對產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處理間差異顯著(F=119.259>F0.01=10.92),區(qū)組間差異不顯著(F=1.314<F0.05=4.76)。采用新復極差法對處理間差異進行顯著性測驗結果表明,處理1和處理2之間差異不顯著、與處理3、處理4(CK)的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處理3和處理4(CK)的差異不顯著。表明在特殊氣候條件下,胡麻折合產量以“3414”當?shù)刈畲笫┓柿刻幚砗腿珖骄┓柿刻幚頌檩^好。
表2 不同處理的胡麻產量
1)在特殊的氣候條件下,各施肥處理胡麻折合產量均比對照增產,增產幅度1.70%~15.61%,其中以“3414”當?shù)刈畲笫┓柿刻幚碜罡?,?82.1kg/hm2,比對照增產92.1kg/hm2,增產率達15.61%;其次是全國平均施肥量處理,為674.0kg/hm2,比對照增產84.0kg/hm2,增產率達14.24%。可見以上兩個施肥量增產明顯,可為當?shù)睾樯a上肥料配比的參考依據。
2)試驗年份胡麻在生育期內雨水偏多,致使胡麻倒伏嚴重,葉片腐爛,籽粒難以成型,單果粒數(shù)減少,嚴重影響產量,本試驗結果有待進一步驗證。
(本文責編:楊杰)
S565.9
A
1001-1463(2014)02-0047-02
10.3969/j.issn.1001-1463.2014.02.019
2013-11-22
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CARS-17SY2-7)部分內容
張巖松(1970—),男,甘肅平涼人,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胡麻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聯(lián)系電話:(0)18693301970。Email:4784327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