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帥
【摘 要】本文綜述了國內外當前階段的研究狀況。,我國在財政預算的公開方面的理論與實踐方面都顯得滯后一些。通過對我國政府財政預算的內涵和基本特征為著眼點,對政府預算、預算公開涵義進行界定,并把握住財政預算的基本特征,以有助于我國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性的概念的分析,做好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性的界定。第二部分著重介紹了我國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性的現(xiàn)狀,從我國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性的體系為著手進行分析,突出我國地方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性的實踐模式主要有白廟模式、溫嶺模式以及焦作模式等模式。
【關鍵詞】政府;財政預算;公開;透明
1.我國政府財政預算的內涵和基本特征
1.1我國政府財政預算的內涵
我國政府財政預算:又稱政府預算,由我國政府來規(guī)劃一年財政收支的狀況,并確定支出重點和支出范圍,是調控宏觀的經(jīng)濟和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主要手段,我國公共財政的預算是政府政策(階段性政策)著力點的重要體現(xiàn),它的公開有助于全社會參與到對政府工作的有效監(jiān)督,對政府財政預算的相關重要數(shù)據(jù)進行公開,是我國行政管理透明化的重要步驟之一, 這有助于公眾及時了解政府的政策傾向、管理成本及行政效率。
1.2財政預算的基本特征
(1)規(guī)范性特征(2)完整性特征(3)具體性特征(4)多維性特征(5)易懂性特征(6)及時性特征(7)便利性特征。
2.我國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性的現(xiàn)狀
2.1我國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性的體系
近些年,我國政府對推行部門預算編制制度的改革上,不斷地探索合理、科學的政府財政預算編制方法,以規(guī)范部門財政預算管理的程序、細化部門財政預算編制的內容、強化部門財政預算的約束性,確保部門財政預算的公開化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性的成效。
2.2我國地方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性的實踐模式
2.2.1白廟模式
在2010年,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qū)的白廟鄉(xiāng)政府在網(wǎng)上實施了“曬賬本”——對1月份的公務開支細表進行了公示,細致到“購買1.5元的信紙”均記錄在內?!爸袊谝粋€全裸的鄉(xiāng)政府”的一篇網(wǎng)帖,在3天之內吸引到了30余萬人次的點擊、評論,至此白廟鄉(xiāng)被贊為“全裸第一鄉(xiāng)”。白廟鄉(xiāng)預算改革主要釆取的措施有 “標準限制制度”、“兩表五步法”、“五方會簽”等方式。所謂的“兩表五步法”中的“兩表”即一張是資金運行程序表,另一張是辦公業(yè)務費開支統(tǒng)計表,“五步法”則分別為申請、申報、辦理、公示與結算。
2.2.2溫嶺模式
自1999年起,溫嶺市首創(chuàng)了"民主懇談",即通過官民對話的形式,把問題放在桌面上通過大家一起討論研究來解決。在2002年溫嶺的民主懇談制度獲得第二屆“中國地方政府創(chuàng)新獎”。
2.2.3焦作模式
開始于2000年的河南省焦作市財政改革公開,其改革首先是通過"會計委派制"來管住會計,著重推進政府的采購、部門的預算、非稅收入統(tǒng)一管理、國庫集中支付以及強化財稅監(jiān)督等方面多項財政的綜合性改革。經(jīng)過多年的綜合改革,焦作初步形成了權力制約架構,財政局機構得到進一步的革新,實行了“四權分立”的權力機制體系:預算編制局、監(jiān)督檢査局、預算執(zhí)行局和績效評價機構,形成了“管理收錢的部門不管理支錢”的制度架構?;诖朔N制度框架之下,實行“人大初審”舉措,人大要參與到財政預算編制、執(zhí)行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并且實施社會公眾參與財政預算決策的環(huán)節(jié),自項目的選擇、項目的公示、專家的論證與社會的聽證,一直到人大常委初審部門的預算,均注重廣泛的吸收社會各界人士包括普通大眾的參與。
3.我國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性的問題及根源
3.1我國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性存在的問題
3.1.1政府保密思維嚴重,缺乏透明度與公開性
因我國民主化進程的反復和政治改革的滯后,使得公民對社會缺乏責任的客人意識和普遍的奴化意識在缺少相應的制度化建設的狀況下長期存在,參與政治決策和政治過程的意識并不強。從政府官員層面看,一方面,因傳統(tǒng)官本位思想作祟, 部分政府官員的服務觀念相對落后;另一方面受到我國長期封閉的政治文化影響,部分官員對預算信息公開存在排斥心理,致使他們通常習慣“秘而不宣”的工作模式類型。
3.1.2預算內容專業(yè)性強,公開預算條目過于籠統(tǒng)
我國政府財政預算在人民大表大會上的報告,多數(shù)存在著專業(yè)術語太強、太多,存在大量羅列數(shù)據(jù)等現(xiàn)象。不僅普通的百姓看不懂,即使是人代會的每位代表也是同樣存在著云里霧里狀態(tài),哪些錢是可以支配的,哪些錢不能用來支配的。政府預算公開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讓政府的預算內容能夠“平民化”。
3.2我國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性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
3.2.1利益趨近與等級觀念
在政府體系的內部,黨委書記、政府行政部門首長、財政部門首長以及預算部門的負責人均可獲得完整的政府財政預算信息。除財政部門及其預算部門、黨委常委會的成員和政府常委會的成員之外,幾乎不存在一個主體可獲取相對完整的政府預算信息。在呈金字塔分布的地方政府權力結構中,地位越高的官員和機構,就越有機會獲取到更多、更充分的政府預算信息。
3.2.2財政體制和制度的原因
為了有效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率和效果,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公共支出與需求所需要的財政資金,需對所有預算部門的全部收入與支出的預算狀況進行細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收與支必須進行分門別類,政府的每項支出均必須通過其經(jīng)濟和功能的分類;二是,必須建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三是,對政府的采購支出進行有效控制和監(jiān)督,合法、合理規(guī)范每項資金的支出。
3.2.3政府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相對滯后的原因
盡管歷經(jīng)多年的改進和調整,政府機構改革已基本完成,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企、事業(yè)單位人事制度的改革需要展開,對于如何有序推進改革工作,并取得較好的改革效果仍然是個未知數(shù)。
4.我國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性的發(fā)展方向及問題解決
4.1加快地方政府財政預算公開立法節(jié)奏
就我國目前地方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性,首先需要基于健全的法律體系為基礎,如缺少了法制的保障作用,政府財政預算的公開化就沒有意義可言。我國政府財政預算公開的法制化,一是財政預算公開的法律化、制度化,強化這種法律和制度所具有的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和權威性,并做到有法必依,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執(zhí)法必嚴;二是可以避免政府的財政預算因為領導人的注意力和看法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做到避免因領導人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這會增加我國政府財政預算的預測性。
4.1.1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法》
在《政府信息公開法》中明確規(guī)定了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以及如何處理好保密與公開之間的關系,并最大限度地確保公眾知情權的同時并不會泄露秘密。在我國政府財政預算公開時,需要明確政府財政信息公開的具體程度、公開的范圍、公開的方式、公開(下轉第89頁)(上接第60頁)的對象,同時對政府預算公開的具體操作也要給予嚴密的規(guī)定。
4.1.2修訂《預算法》
我們需要通過修訂《預算法》及其修改具體的實施細則,以解決預算法中所存在部門的預算與政府的預算編制口徑出現(xiàn)不一致的現(xiàn)象等問題。
4.1.3制定政府財政預算公開的實施細則
建立政府的財政預算報告與公布制度,逐步增強政府財政預算的公開度與透明度,實現(xiàn)財政預算內容的定例、定期公布。
4.2科學合理編制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
4.2.1科學的制定財政預算編制體系
(1)把握好財政預算編制的基本原則內容。
一是保證政府各部門能順利行使其基本的職能、履行各項工作的原則。二是符合國家的各項政策規(guī)定;三是兼顧各部門的可能與需求原則。
(2)改進財政預算編制的使用方法。
第一,政府的收入預算使用“標準收入預算法”。
第二,實行全新的預算編制式的收支分類方法。
第三,政府的支出預算運用“零基預算法”。
4.2.2實施綜合性的財政預算內容
需要對地方政府不同的部門在預算內與預算外的資金需要統(tǒng)籌的安排,實施綜合性的預算。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