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世界
(天津普林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250)
產能(Capacity)指生產能力,也就是指在計劃期內,企業(yè)參與生產的全部固定資產,在既有的條件下,所能生產的產品數量。每個企業(yè)領導者都十分關心產能,是因為他隨時需要知道企業(yè)的生產能力能否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當需求旺盛時,他需要考慮如何增加生產能力,以滿足需求的增長;當需求不足時,他需要考慮如何縮小規(guī)模,避免能力過剩,盡可能減少損失。
產能可分為理論產能、標準產能、實際產能,理論產能指在人、機、物、法、環(huán)均處于理想狀態(tài)時所能達到的最大產能;標準產能指在理論產能的基礎上排除時間、空間、不良等損失后所能達到的產能、實際產能指在實際生產中所能達到的產能。
影響PCB成型這一制程的因素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理論產能影響因素,二是標準產能影響因素。
文章主要結合PCB成型這一制程從影響理論產能、標準產能的主要因素進行技術分析和改善。
理論產能主要受坯板尺寸、坯板利用率、銑加工時間及疊板數影響,如圖1所示。
圖1 理論產能影響因素
提高坯板尺寸及利用率無疑是提升效率,降低材料成本的首選方法,這是對PCB全制程是十分有利的,對此不再進行論述。
銑加工時間是理論產能的直接影響因素,加工時間是由三方面決定的:即程序因素、設備因素、加工參數。
2.3.1 程序設計
程序設計的水平直接影響著加工時間及產品質量。我司某時間段內投產產品的程序分析,共145種產品,其中可以通過程序優(yōu)化而降低加工時間的有35種,比例為24%,可改善的空間是非常大的。
進而對可優(yōu)化的產品進行了優(yōu)化,對比了優(yōu)化前后的加工時間,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程序優(yōu)化帶來的效率提升是非常明顯的。
表1 優(yōu)化前后的加工時間
對于程序的優(yōu)化設計應著重以下幾點:
(1)走刀路線最簡。
走刀路線是刀具相對工件的運動軌跡和方向,即刀具從下刀位置起至加工結束所經過的全部路線。對于走刀路線的設計要求要有順序,即按照從左往右、從內向外的這一基本原則,將走刀路線設計到最短,減少機床空運行時間,從而降低加工時間。如圖2所示為某產品銑槽的原路線(箭頭標識),圖3所示為優(yōu)化后的路線,較原程序設計路線明顯減少。
圖2 不合理走刀路線
圖3 合理走刀路線
(2)刀徑最大化、刀具種類最少
①隨著刀徑的增加,銑刀的有效刃長增長,這樣加工的有效板厚增加,可以提升疊板數,從而提升效率。
②大刀徑銑刀壽命較小刀徑銑刀壽命要長。對于普通FR4板材,Φ2.0銑刀的有效壽命約為30 m,而Φ1.2銑刀的有效壽命僅為10 m左右。
③大刀徑銑刀較小刀徑銑刀鋼度要強,小刀徑銑刀在加工過程中易出現折刀現象,而大刀徑銑刀可以減少此問題的發(fā)生。
④內角,內角的大小直接決定了銑刀刀徑的選擇。對于客戶要求的最小內角一定要進行確認,避免內角過小而采用小刀徑銑刀加工。如圖4所示,對某產品的最小內角進行修改后,取消了Φ0.8銑刀的使用,從而提升了疊板數。
圖4 內角因素
(3)沖+銑的應用。
對于需要切削面積較大的產品可以采用沖+銑工藝。首先進行粗沖,將大部分廢板沖掉,然后再使用銑床修邊,如圖5所示,空白部分為廢板,且面積較大,按照此種工藝生產可以明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是此種工藝的選用還是要按照實際外形情況而定。
(4)下刀位置。
下刀點應盡量在鉆孔中完成,因為無論從加工速度和品質上來講,鉆機加工都要比銑床好的多,對于一些特殊板材如在銑外形中鉆下刀點還會產生劈孔現象。對下刀點的選擇也應該盡量從程序設計上盡量減少。如圖6所示,銑“T”字槽,順序為先銑橫槽再銑豎槽,則當在G1位置設計下刀點時G2不需再設計下刀點。
圖5 沖板選擇
圖6 下刀點
2.3.2 設備因素
設備是影響加工時間及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設備的日常維護是極其重要的,如主軸跳動值及夾頭扭力是加工精度、斷刀的重要影響因素。機床X、Y的精度也應該定期檢測、校正。此外,吸塵壓力會影響刀具的磨損,吸塵壓力過小會加劇刀具的磨損、提升換刀的頻率,這樣會增加材料及工時成本。
2.3.3 切削要素(加工參數)
(1)切削速度V,指在單位時間內,刀具和工件在主運動方向上的相對位移。 V=πdn/1000×60,其中d為刀徑,n為轉速。所以為了保證切削速度,隨著刀徑的減小其轉速會提升。
(2)進給量f,指在主運動每轉一轉或單位時間內,刀具和工件之間在進給運動方向上的相對位移。走刀速是銑外形的參數之一,適當降低走刀速可以提升尺寸精度,降低主軸的負荷,但是會降低產能。所以走刀速需要綜合考慮,結合板材類型、精度要求、產能而定。
(3)背吃刀量,指待加工表面與已加工表面之間的距離。吃刀量大小直接影響到加工質量、生產率,刀具磨損等。
疊板數直接影響產能高低。疊板數主要受刀具刃長、板厚、銅厚、板材類型、吸塵壓力決定。一般以刀徑設定疊板數,可根據排屑槽長度及墊板吃刀量計算可加工的總板厚。此外,疊板數還應考慮精度的要求,對于同一主軸加工出的工件,其精度水平由面板到底板是呈下降水平的。
標準產能主要受設備保養(yǎng)、首枚加工時間及次數、上下板時間等影響,如圖7所示。
圖7 標準產能影響因素
對于標準產能的影響因素可以使用帕累托圖找出主要因素。
對于首枚的加工方式一般為兩種,即全板加工和拼版加工,兩者各有優(yōu)略??筛鶕緩S產品類型特點而定。
上下板時間是固定的,待上板的產品應事先將板擺放規(guī)則,方向一致以便于上板。
以上為改善PCB成型產能的一些要點和方法,對于PCB成型產能的改善要全面考慮,結合實際,找出重點。從產品特點、質量要求、產能、設備水平綜合定義加工參數及條件。在此與行業(yè)同仁分享,由于水平有限,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1] (美)R.S.Khandpuy 印制電路板-設計、制造、裝配與測試[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2] 盧秉恒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3.
[3] 陳明.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4] 何貢.互換性與測量技術,中國計量出版社,2000.
[5] 焦云峰 提升外形加工精度的技術因素分析,2010秋季國際PCB技術/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