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雅
珈銘在10歲的時候得到了一份平生最大的驚喜——一部酷酷的3G智能手機!當然不是現(xiàn)在最流行的蘋果啦,但是對于珈銘這樣的“可憐人”來說已經(jīng)很“奢侈”了!以前偶爾需要用手機的時候,媽媽都會翻出她淘汰的舊手機給珈銘用。那個可憐的手機大概是世界上最破的手機了,像素低得看不清五官,游戲只有“貪吃蛇”,更別說上網(wǎng)了。終于,老天開眼啦,前幾天那部古董手機壞了!太棒啦!珈銘在心里歡呼。
“媽媽,這個手機的屏幕這么大,一定很貴吧!”珈銘捧著手機興奮地說。
“聽說最近電信公司有優(yōu)惠,今天就辦了一個卡,實在是劃算啊,想都想不到有這么優(yōu)惠。預存300元話費,一半話費一次性到帳,另外一半也是一年內(nèi)到帳,還白送一部智能手機!每月還送話費、短信和流量……”媽媽啰嗦起來沒完沒了?!半娦殴警偭税??智能手機白送,那他們不是虧大了嗎?”珈銘不解地問。“現(xiàn)在連蘋果手機都有‘存話費,送手機的活動呢,這算什么呀!”媽媽說。
在珈銘的心目中,手機是一個很貴重的東西,為什么它也淪落到
白送的地步呢?難道電信公司不會虧本嗎?
商家在這里的策略也不盡相同,既可以把“門票”定得較高,使用費定得較低;也可把“門票”定得較低,使用費定得較高。那么,廠商如何決定進入費和使用費?這真是一個很費腦子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熟知的每家大公司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來研究企業(yè)的定價策略。
專家們的做法是,在測算運營成本的基礎(chǔ)上,對顧客的心理預期進行估計,并根據(jù)他們的行為習慣和消費能力確定進入價格和使用價格。所以,定價不僅是一種策略,更是一種藝術(shù)。
再回過頭來看看電信公司免費送手機的事情。很明顯,電信公司制定的價格策略就是;將移動通信用戶的進入價格定為零(手機免費贈送),而使用價格比較高。
電信公司不但免費贈送智能手機,他們還免費贈送手機報呢!
當然,免費的手機報看看是不花錢的,但是接收它們是要聯(lián)網(wǎng)的,它可以收取流量費;手機報也有廣告,也可以收廣告費;先免費體驗,等到養(yǎng)成了看手機報的習慣也就脫不開了,這主要是電信公司的一種營銷手段;一方面你覺得占了便宜,享受到了最先進便捷的通訊服務(wù);另~方面電信公司也賺到了錢。反正經(jīng)過精密測算,手機用戶只要在網(wǎng)使用2年,它電信公司就一定不會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