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若飛,祝龍記,朱 紅,陸 康
(安徽理工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安徽淮南232001)
由于當今社會所面臨的能源和環(huán)境雙重壓力,要求人類必須更加合理的利用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因此開發(fā)新能源汽車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1]。到目前為止,電動汽車根據(jù)其能量來源可分為純電動汽車、氫發(fā)動機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常用的電動汽車電機有:永磁同步電機、感應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2]。由于混合動力汽車采用電動力源和發(fā)動機雙重裝置,所以可顯著提高續(xù)航里程。傳統(tǒng)的混合動力汽車啟動時轉速響應和靜態(tài)特性不是很好,因此還有待于提高。
相對于開關磁阻電機和感應電機,永磁同步電機的轉矩較大,結構簡單,低損高效,調速性能較好[3]。高性能的永磁同步電機控制方法主要有直接轉矩控制和矢量控制。直接轉矩控制是直接在定子靜止坐標系下,通過檢測到的定子電壓和電流,計算與控制電動機的磁鏈和轉矩,獲得高動態(tài)性能的轉矩[4]。而矢量控制是將交流電機通過坐標變換等效成直流電機,用直流電機的控制方法來控制交流電機,但是永磁同步電機的控制系統(tǒng)會相對復雜一些。
本文采用雙閉環(huán)控制混合動力汽車的永磁同步電機,設計整個系統(tǒng),并且通過實驗結果驗證了系統(tǒng)的可靠性。
電動汽車永磁同步電機驅動控制系統(tǒng)結構圖如圖1所示,主要由電池、三相鼠籠型永磁同步電機、三相電壓型PWM逆變器、微處理器和伺服系統(tǒng)構成。采用的30 kW三相四極的3 600 r/min的水冷和風冷永磁同步電機是與312 V的電源匹配的。伺服系統(tǒng)主要包括冷卻系統(tǒng)和指示系統(tǒng)[5]。
按轉子磁鏈定向的矢量控制基本思路是利用坐標變換,通過按轉子定向的同步變換正交坐標系,得出等效的直流電動機模型,這樣就可以使用對直流電動機的控制方法來控制磁鏈和電磁轉矩,再反變換到三相坐標系的對應量,實施控制。
圖1 電動汽車永磁同步電機驅動控制系統(tǒng)結構圖Fig.1 The drive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在圖2中,ASR為轉速調節(jié)器,AΨR為轉子磁鏈調節(jié)器;ACMR為定子電流勵磁構,內環(huán)為電流環(huán),外環(huán)為轉子磁鏈環(huán)或轉速環(huán),轉子磁鏈給定與實際轉速有關;ACTR為定子電流勵磁分量調節(jié)器;FBS為轉速傳感器。對轉子磁鏈和轉速而言,均表現(xiàn)為雙閉環(huán)控制的系統(tǒng)結構[6]。在額定轉速以下時,轉子磁鏈給定保持恒定;在額定轉速以上時,轉子磁鏈給定相應減小。將檢測到的三相電流施行3/2變換和旋轉變換,得到mt坐標系中的電流ism和ist。采用PI調節(jié)軟件構成電流閉環(huán)控制,電流調節(jié)器的輸出為電子電壓給定值和,經過反旋轉變換得到靜止兩相坐標系的定子電壓給定值和,再經過 SVPWM 控制逆變器輸出三相電壓。
圖2 定子電流勵磁分量和轉矩分量閉環(huán)控制的矢量控制系統(tǒng)結構圖[7]Fig.2 The closed-loop control structure of stator current excitation and torque component of the vector control system[7]
盡管永磁同步電機結構很簡單,但由于其數(shù)據(jù)的數(shù)量龐大而且是非線性的,而且存在耦合關系,所以它的數(shù)學模型很復雜。如圖3所示,A,B,C三相靜止坐標系可以轉換成α,β兩相靜止坐標系,而且a軸和α軸同向。若用M軸表示轉子磁鏈ψ*r,則可以把α,β兩相靜止坐標系轉換成M,T兩相旋轉坐標系。在同步旋轉坐標系(M,T)中,三相鼠籠型永磁同步電機的電壓方程可以用式(1)表示
圖3中,靜止的空間矢量is可以分解為沿M軸的勵磁電流和沿T軸的轉矩電流。永磁同步電機的磁鏈方程見式(2)
在式(1)、式(2)中,Rs是單位靜止電阻;Rr是單位旋轉電阻;Ls是單位靜止電感;Lr是單位旋轉電感;Lm是單位互感;p為積分算子;uM、uT分別為M軸和T軸的靜止電壓;im、it分別為M軸和T軸的旋轉電流;iM、iT分別為M軸和T軸的靜止電流;ωs為同步頻率;ωr為旋轉頻率;ωs1=ωs-ωr,為相對頻率;ψM是M軸的靜止磁鏈;ψT是T軸的靜止磁鏈;ψm是M軸的旋轉磁鏈。
圖3 電流和電壓與旋轉坐標系M,T以及靜止坐標系a,b,c的關系Fig.3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urrent and voltage,the rotating coordinate system M,T and stationary coordinate system a,b,c
從式(1)、(2)中,可以推斷出旋轉磁鏈ψ和轉矩Te的公式
式(3)、式(4)中Tr=Lr/Rr為轉子時間常數(shù),p為極對數(shù)。
由式(3),式(4)可推得
可見,轉矩Te取決于靜止電流iM和iT。
為了驗證在該矢量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下,永磁同步電機的性能,在MATLAB的環(huán)境下仿真,并做進一步的分析。
將負載設定為4.8 N·m,轉速設定在5.8 s由50 r/min突增到100 r/m in,測得的相電流波形和轉速曲線如圖4所示。
將轉速設定為100 r/m in,負載設定在5.8 s由空載突增到4.8 N·m,測得的相電流波形和轉速曲線如圖5所示。
圖4 轉速階躍變化的相電流波形和轉速曲線Fig.4 Phase current waveform sand speed curve when step changes of rotational speed
圖5 負載階躍變化的相電流波形和轉速曲線Fig.5 Phase current waveform sand speed curve when step changes of load
圖4表明,當轉速發(fā)生突增時,電機的實際轉速在0.05 s后就達到新的穩(wěn)定狀態(tài),響應時間很短。電流波形表明在經過0.1 s以后也達到新的穩(wěn)定,動態(tài)過程時間短,而且電流響應速度快,轉速和電流的超調量都小。圖5則表明,當負載發(fā)生突增時,電流波形的變化反映了轉矩的變化。而且轉速響應波動較小,動態(tài)性能較快。以上結果表明,該永磁同步電機的矢量控制系統(tǒng)具有很好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性能。
本文在傳統(tǒng)的混合動力汽車基礎上,采用了一種基于DSP的矢量控制方案。通過系統(tǒng)仿真和實驗,結果表明系統(tǒng)能平穩(wěn)的運行,改進的矢量控制系統(tǒng)的轉速超調比先前有所減小,響應速度快,可以滿足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對控制系統(tǒng)的要求,達到預期的設計目標,使永磁同步電機獲得了快速的轉速響應和穩(wěn)定的靜態(tài)特性。
[1] 陳曉麗.混合動力汽車電驅動控制系統(tǒng)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8(5):1-2.
[2] 廖永衡,馮曉云,王 珍.基于定子磁鏈滑模觀測器的異步電機空間矢量調制直接轉矩控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18):106-112.
[3] 陳正龍.混合電動汽車能源總成控制器及驅動電機的矢量控制研究[D].湖南:湖南大學,2007(3):8-9.
[4] 陳 勇,張大明,姜丕杰.電動汽車用異步電機矢量控制系統(tǒng)仿真分析[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7,19(16):3761-3765.
[5] Enrique L,Carrillo Arroyo.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system[D].UM I:University of Puerto Rico Mayaguez Campus,2006(5):31-41.
[6] 聶曉華,肖倩華,劉建國,等.一種應用于電動汽車的異步電動機矢量控制方法[D].南昌:南昌大學學報(工學版),2013.
[7] 阮 毅,陳伯時.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tǒng)-運動控制系統(tǒng)[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