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護理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化的、整體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心理、社會、精神上處于滿足而舒適的狀態(tài),減少或降低不適程 度[1]。通過人性化護理理念應用于此例患者的護理過程中,使患者得到護理人員全方位的關懷和照顧,感受到醫(yī)院人文關懷的溫暖和人性化回復,能在較短時間內(nèi)痊愈出院,并很快回歸社會。
1臨床資料
患者,李某,男,32歲,已婚,初中文化,父母健在,診斷為右肱骨粉碎性骨折?,F(xiàn)病史:患者于2012年5月20日22∶00因傷三角帶絞傷右上肢,當即疼痛、流血、活動受限,無其他不適,被他人救起后急來診。主訴:右上肢疼痛、麻木。神志清、血壓90/50mmHg、脈搏110次/min、呼吸24次/min,血氧飽和度90%。體格檢查:右上臂可見多處不規(guī)則皮膚挫裂傷,長約2~15 cm,傷口內(nèi)可見斷裂的肌肉組織,骨折斷端,右上臂僅有皮膚相連,右上肢各關節(jié)功能障礙,尺橈動脈搏動消失,末梢無血運,感覺、運動喪失。X線提示:右肱骨中斷粉碎性骨折, 嚴重錯位。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血紅蛋白、淋巴細胞、凝血等在正常范圍。立即吸氧,開放兩條靜脈通道,快速補液,擴充血容量,做好術前準備,緊急與患者及家屬交待病情,制定手術方案,急診在全麻下行右上肢清創(chuàng)截肢術,于3∶00返回病房,5∶00麻醉清醒,術后加強抗感染、輸血、鎮(zhèn)痛等對癥治療?;颊咭蚴ビ疑现笄榫w不穩(wěn),其父母沉浸在悲傷之中,其妻因懷孕3個月情緒激動先后暈厥3次,經(jīng)過實施人性化護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住院20 d傷口愈合拆線出院。
2評估患者創(chuàng)傷后的護理問題
依據(jù)患者的主觀感受,情緒反應等評估出不同的護理診斷,其中最主要的護理問題有自理能力缺陷、自我形象紊亂、疼痛、知識缺乏。
3人性化護理措施
3.1心理支持 術后首先讓患者接受截肢的事實,肢體喪失不是世界末日,不要一味地沉陷在失去肢體地傷感中,護士要幫助患者盡快適應角色的轉(zhuǎn)變,樹立起正確地人生觀和審美觀,消除自卑心理,正確面對人生,給患者多講一些名人事跡,如張海迪、海倫凱勒等,以增強自我存在的價值[2]。
3.2安排合適的病房,營造人性化環(huán)境 將患者安排在單人間,保持病房安靜、整潔,空氣清新,溫度適宜,定時開窗通風,在病房貼溫馨貼畫,在理療室播放輕松舒緩地音樂。因患者病情不穩(wěn),評估可能有輕生的念頭,護士全面檢查了病房內(nèi)設施是否安全,將有損傷性的物品全部清理,交代家屬多留意患者的特殊行為。
3.3協(xié)助患者重新設計自我形象,恢復自信 術后患者心理負擔沉重,護士積極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熱情與患者交流。對患者的優(yōu)點如:積極配合醫(yī)生、換藥時表現(xiàn)堅強,給予表揚,對即將為人父表示祝賀、鼓舞,使患者對戰(zhàn)勝疾病有了動力。
3.4及時了解患者需求,給予主動服務 由于肢體的殘缺,患者不愿與人交流,不向醫(yī)護人員主動要求,針對此種現(xiàn)象,全體護士共同采取主動地護理措施護理患者,生物學家提出:19∶00~21∶00為精神性提高的時間區(qū),表現(xiàn)為精神欣快,喜歡與人接近,樂意回答和提出問題,而且病區(qū)環(huán)境安靜,患者易感寂寞,這時間段里我們護理操作相對少,此時與患者交流,能使患者很快進入角 色[3],因此,我們每天利用這段時間與患者談心、聊天,使患者慢慢愿意傾訴自己的心事。另外,患者自理能力下降,護士經(jīng)常巡視病房,密切觀察各項生命體征,主動幫助患者洗刷、進食、排泄,但也要教會患者自理的方法,如單手穿套衫,上洗手間前后左手穿脫褲子等,培養(yǎng)自理能力。
3.5尊重患者人格,和諧護患關系 護士在操作中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部位,避免全身暴露,在檢查、護理操作過程中,尊稱患者為李師傅,爭得患者的同意,遮擋屏風,隨時詢問患者感受,使患者時時處處感覺到被人尊重,同時也使護患關系變得和諧。
3.6做好家屬的心理引導,爭取家屬的配合 患者在逆境中渴望得到親人的關懷、重視和照顧,因此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提高家屬對患者心理問題的重視,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讓其妻多陪伴,告訴其妻多講一些如:\"咱們孩子將來會怎么樣……\"的話題,使患者增強了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表現(xiàn)出樂觀、開朗,也使家屬看到了希望,由此看出家屬在患者康復過程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3.7幻肢痛的護理 幻肢痛是指截肢患者在術后一段時間內(nèi)對已切除的部分肢體存在著一種虛幻的疼痛感覺,多為持續(xù)性疼痛,且以夜間為重。這種疼痛是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如護士對這種疼痛置之不理,缺乏同情心,會使患者疼痛感增加[4]。
3.7.1護士在患者幻肢痛時可以講述一些有趣、幽默的故事,或采取意念想象法,使患者進入愉快的心境,以逐漸淡化疼痛感覺,同時根據(jù)其疼痛形式和特點,教會患者把疼痛感轉(zhuǎn)化為\"壓迫感\(zhòng)"\"震動感\(zhòng)"等。
3.7.2采用漸進式神經(jīng)肌肉放松療法,可松弛全身緊張的肌肉,達到緩解恐懼、緊張情緒的目的。將患者安置舒適的體位,指導患者閉目并驅(qū)除雜念,按護士或錄音帶的指令平靜呼吸,緊張或放松全身肌肉,在緊張中感受自己的力量,在放松中體會舒適,從而緩解疼痛[5]。
3.8做好康復護理,為安裝假肢做準備 對于截肢患者而言,除了手術治療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康復護理??祻妥o理是一個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漫長的過程,護理人員在正確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的同時陪同患者身邊,并指導家屬共同學習康復訓練,為安裝假肢做準備。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如協(xié)助患者進行肌肉按摩、關節(jié)鍛煉等。使患者主動參與功能鍛煉,為回歸社會做準備。
4討論
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尊重患者的需要,通過開展人性化護理,以患者為中心,調(diào)動了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護理工作得到了患者的肯定,極大地提高了護理服務的的質(zhì)量,提升了社會效應,推動了護理工作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濤.淺析人性化護理[J].吉林醫(yī)學院報,2012,6( 33):231-232.
[2]周智.個性化心理護理在截肢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9( 46) :26-27.
[3]李荔.應用時間護理理論指導ICU臨床護理工作[J].中華護理雜志,2002,31(8):608-~609.
[4]嚴繼蓮.人性化護理在截肢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4(10):42-45.
[5]蔣艷華,易瓏,沈利.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截肢術后幻肢疼痛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1,3( 4):234-237.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