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心電圖(ECG)對低鉀血癥的快速評價效果,并將其用于臨床急診治療低鉀血癥。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具有低血鉀ECG特征患者,對照同步12導聯(lián)ECG以及當時的血清K+,觀察不同的血清K+患者的ECG特征并對其進行分析比較。結果 所選取的80例有低血鉀ECG特征表現(xiàn)的患者,其中68例患者血清K+下降,其中ECG診斷敏感度為85.0%。結論 心電圖可快速有效的篩查出低鉀血癥,同時可對低鉀血癥進行明確診斷的診斷預測,在臨床急診治療低鉀血癥疾病具有相當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心電圖;低鉀血癥;血清鉀濃度
血清鉀小于3.5mmol/l,將其稱之為低血鉀,為當前臨床一種常見的電解質紊亂。一般低鉀血癥發(fā)生的原因是機體總鉀量不足,鉀缺乏,嚴重的低鉀血癥會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不利于患者生命健康,早期進行明確診斷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本文采用心電圖對低鉀血癥患者進行檢測,了解其對低鉀血癥患者診斷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住院收治的腸管引流、使用利尿劑、外科手術、甲狀腺功能亢進周期性麻痹意思急性胃腸炎患者等病例資料80例患者,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男48例,女32例,年齡為26~76歲,平均年齡為(51±1.2)歲。
1.2檢測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具有低血鉀ECG特征患者,對照同步12導聯(lián)ECG以及當時的血清K+。根據(jù)的血清K+水平將患者劃分為五組,其中正常血清K+組為3.5~5.5mmol/l,輕度低鉀血癥組為3.0~3.4mmol/l,中度低鉀血癥組為2.5~2.9mmol/l,重度低鉀血癥組為2.0~2.4mmol/l,嚴重低鉀血癥組為小于2.0mmol/l,對比不同血清K+患者的ECG特征并對其進行分析,評價ECG篩查低鉀血癥的作用。
1.3補鉀以及治療方法
1.3.1補鉀原則 ①補鉀整個過程中對ECG進行監(jiān)護,或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及時記錄ECG情況,觀察其變化發(fā)展變化,而決定應該增加補鉀量或減少補鉀量,防止患者體內的鉀量過多;②對原有低鈣血癥患者,在實施補鉀后患者的手足抽搐病情會加重,應適當給予患者鈣劑補充;③若患者為頑固性低鉀血癥,可對患者低鎂血癥以及堿中毒情況進行糾正調整;④在補鉀同時應該注意對原發(fā)病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⑤見尿補鉀,根據(jù)尿量多少而進行鉀量補充,尿量超過30ml/l或500ml/d時患者安全。
1.3.2治療方法 根據(jù)患者不同的ECG特征表現(xiàn)以及不同血清K+,給予患者有針對性治療。①若患者為輕度低鉀血癥,不一定給予患者心電監(jiān)護,但給予患者心電圖檢查是必要的,鼓勵患者多食用一些含鉀量豐富的食物,因鉀鹽較為刺激,會影響胃腸道正常功能,因此口服時,可多服用幾次;②若患者為中度低鉀血癥,同樣可在心電監(jiān)護下,同時給予患者靜脈以及口服補鉀方法,并控制速度,防止患者一次攝入過量的高鉀血癥;③若患者為嚴重的低鉀血癥,同時合并呼吸肌無力、胃腸功能障礙以及心律失常,應及早給予患者必要靜脈補鉀,同時注意補鉀速度應低于40~60mmol/l,若有必要,可給予患者深靜脈置管,使用靜脈泵將氯化鉀注入其中,若泵注速率超過40mmol/h,應采用動態(tài)或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對血清K+變化進行檢測,防止患者出現(xiàn)心臟驟停以及高鉀血癥。
2 結果
所選取的80例有低血鉀ECG特征表現(xiàn)的患者,其中68例患者血清K+下降,其中ECG診斷敏感度為85.0%,所選取的80例患者中,血清K+小于2.0mmol/l 20例25.0%,血清K+2.0~2.4mmol/l 22例(27.5%),血清K+2.5~2.9mmol/l 16例(20.0%),血清K+3.0~3.4mmol/l 13例(16.3%),血清K+3.5~5.5mmol/l 9例(11.2%),隨著血清K+下降,ECG改變程度不斷加重,在少數(shù)情況下,低血鉀ECG表現(xiàn)但患者的血清K+水平正常。
3 討論
低鉀血癥疾病初期臨床癥狀并不明顯,一般發(fā)現(xiàn)時患者臨床癥狀已經(jīng)很嚴重,嚴重低鉀血癥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心律失常[1]。一般血清K+低于3.5mmol/l,則稱之為低鉀血癥,ECG也會發(fā)生變化,通過對ECG特征變化進行觀察,可準確診斷患者的低鉀血癥,指導實施針對性治療方案治療。對中度低鉀血癥患者應進行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對血清K+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并明確其發(fā)生的變化[2]。其中ECG發(fā)生變化的一個主要原因為細胞內缺鉀,因此,給予患者持續(xù)性補鉀,可有效維持血鉀的穩(wěn)定性。輕度低鉀血癥患者,則應多進食,主要口服補鉀藥物,定期進行ECG檢查。本文所選取的80例有低血鉀ECG表現(xiàn)患者,其中68例患者血清K+下降,其中ECG診斷敏感度為85.0%,表明根據(jù)ECG變化可明確判斷低鉀血癥。臨床治療低鉀血癥,主要是對低血鉀進行及時糾正以及診斷,在血清K+恢復正常時,ECG逐漸正常。雖兩者之間有關聯(lián),但多數(shù)情況下兩者之間有一定規(guī)律性,非完全平行[3]。在給予低鉀血癥補鉀過程中,應密切檢測ECG,指導臨床治療,防止補鉀量過高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高鉀血癥。通過觀察低血鉀ECG特征表現(xiàn),不僅可預測血清K+值范圍,還可對低鉀血癥的嚴重程度進行判斷,防止患者出現(xiàn)心律失常癥狀,對臨床診斷具有明確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周軍榮,王晉麗.心電圖對低鉀血癥的快速評價作用[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1,31(7):654-655.
[2]王萍,王宇朋,沈愛東.低鉀血癥特殊心電圖表現(xiàn)一例[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34(35):667-668.
[3]楊靜,李從圣,徐俊.重度低鉀血癥100例病因及心電圖分析[J].解剖與臨床,2011,36(3):877-878.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