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腹部CT對外傷性腹膜后血腫的臨床診治價值。方法對64例外傷性腹膜后血腫患者進行術前診斷,其中32例患者使用腹部B超診斷(B超組),另外32例患者使用腹部CT方法診斷(CT組)。手術探查后,比較兩種方法診斷的準確率。結果腹部CT平掃對患者診斷準確率為93.8%(30/32),明顯高于B超診斷準確率46.9%(15/32),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探查23例伴有器官損傷,CT檢查診斷21例伴有器官損傷,準確率91.3%,CT平掃不僅能確診血腫,同時對器官損傷部位的確認準確率較高。結論腹部CT對外傷性腹膜后血腫敏感性高,診斷準確,為臨床手術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
【關鍵詞】腹部CT;腹膜后血腫;外傷性;價值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996-02
外傷性腹膜后血腫是由于多種外界暴力沖擊引發(fā)腹部臟器損傷的常見并發(fā)癥,并不是單獨病理表現(xiàn)。其臨床特征不明顯是增加診斷困難性的主要原因,臨床常誤診,并需開腹探查,對患者手術損傷性較大[1]。臨床逐漸普及CT診斷是否發(fā)生外傷性腹膜后血腫,并與腹部B超診斷率進行對比,本文探討腹部CT的臨床診治價值,先做出以下分析。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64例外傷患者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就診于本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yī)院),患者受傷原因包括交通事故、跌落傷、壓傷、其他原因,分別23例、12例、10例、5例、14例。術后病理檢查均診斷為外傷性腹膜后血腫。患者中男34例,女30例,年齡20-60歲,平均(42.4±2.5)歲,均于受傷后5小時之內(nèi)送來就診。其中26例發(fā)生腹膜炎表現(xiàn),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觸痛,22例腹腔穿刺出現(xiàn)不凝血,14例腹部移動性濁音陽性。按數(shù)字法將患者分為2組,組間腹部受傷程度、體征等均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方法
1.2.1B超組按常規(guī)腹部B超診斷,對患者進行1次腹部B超檢查。
1.2.2CT組掃描選擇西門子Somatom Sensation 64層螺旋CT機,層厚設置為5mm,螺距設置為0.98,薄層重建為1mm,獲得各方位圖像。電壓控制在100-150KV之間,對患者進行腹部平掃。對患者進行1次腹部CT平掃。
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測、χ±s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2結果
2.1腹部B超、腹部CT平掃診斷結果腹部CT平掃對患者診斷準確率為93.8%(30/32),明顯高于B超診斷準確率46.9%(15/32),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