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人們社會觀念的改變,單親家庭逐漸增多,從而出現(xiàn)了“單親”這樣一個弱勢群體。由于家庭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和父(母)愛的缺失,離異單親家庭子女的性格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本文重點在于分析單親家庭子女的特殊心理現(xiàn)象,并分別就單親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層面提出對單親子女進行教育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單親家庭 心理健康 分析與對策
一、單親家庭子女心理行為問題情況分析
隨著社會上離婚率的上升,單親家庭增多,這一變化不僅影響學生社會文化素質,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更為突出。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問題現(xiàn)象較為普遍,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針對這個情況,我對我校四年級父母離異的學生進行了一番較全面的調查。四年級在校學生400余人,其中父母離異者39人,占全年級學生總數(shù)的9.15%.對這39名學生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后,發(fā)現(xiàn)他們之中表現(xiàn)不好、成績低劣者15人,占總數(shù)的38.46%;在校表現(xiàn)可以、學習成績中等或中等以上者共9人,占23.07%;其余15人,基本上可以跟班,屬于不優(yōu)不劣之類。歸納起來,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大都行為習慣不好,甚至染有不少不良習慣,諸如迷戀上網(wǎng)、不寫作業(yè)、打架、上課搗亂課堂秩序等等。令人深思的是,表現(xiàn)不好、成績低劣的15名學生,父母離異前表現(xiàn)不好或不夠好的僅3人,父母離異后退步明顯甚至大幅度滑坡者竟達12人。這足以說明父母離異給孩子幼小心靈蒙上了一層無法驅散的陰影。據(jù)老師們反映,這39名學生大致可分為幾類:
1.強烈的自卑感。夫妻離婚時,有的對孩子關心不夠,不愿承擔子女的監(jiān)護義務甚至把孩子“推來推去”;有的父(母)雖然接納了孩子,但沒有真正承擔起責任來,不關心,甚至打罵。這樣的“拋棄”和對待,使孩子體會不到父母的關愛,“我是一個沒人要的孩子”“沒人疼的孩子”這使小學生的人格、自尊嚴重受挫,極易產生自卑心理。
2.以自我為中心。一些單親家庭的學生由于缺乏一方家長的影響和感情交流,所以就顯得孤僻、不合群,不輕易暴露自己的想法,和很多人保持距離,不輕易相信別人。部分單親家庭學生課間也很少和同學一起活動,上學、放學也往往獨來獨往,不與其他同學結伴而行。
3.逆反心理強 單親學生有的因為父母離異覺得不光彩。因而也受到同學的歧視,慢慢對父母,對家庭產生一種厭惡感。有的因為家里突然增加了第三者,言行受到約束,如果繼父母對自己存在偏心時,則會產生更大的逆反心理。
4.嫉妒感強烈 他們這種孤僻與自卑的表現(xiàn),顯得非常敏感,老師在課堂上講的一句沒有任何針對性的話,有的單親家庭的學生就以為老師是在針對自己。單親家庭學生多疑和嫉妒的心理特征比正常家庭的學生顯得突出一些。
二、單親家庭子女心理行為問題教育對策
1.家庭教育策略。單親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責任之重,影響之大,也是不容忽視的。我在和家長的溝通交流中通常建議他們采用以下幾個方面的教育策略:
(1)父母要重新拾回生活的信心。孩子在父母離婚戰(zhàn)爭中心靈已經(jīng)是稚嫩和脆弱,作為父母首先要在生活上給予孩子以非常的呵護。在學習上要非常的關心,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家庭。像《下輩子還做母子》影片中徐美云老師那樣竭盡全力為兒女,無怨無悔。家長應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交朋友,深入孩子的心靈深處。
(2)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種愉快的家庭氛圍。研究表明,兒童從2歲起便能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氣氛,不同的家庭氣氛會使孩子在思想、態(tài)度和一般行為中作出不同的反應。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到愉快和安全,他們的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發(fā)展;如果家里整天吵吵鬧鬧,孩子常常處于提心吊膽、擔驚受怕的環(huán)境中,就易產生不良情緒和行為問題。如果不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將會出現(xiàn)偏差。因此單親家庭要特別注意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種愉快的家庭氛圍,以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3)家長合理確定對孩子的期望。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龍,而在單親家庭中這種期望更為強烈,單親家長幾乎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這種愿望可以理解。但是,過高的期望往往容易落空,不切實際的對孩子提出要求。往往給孩子生理和心理難以承受的壓力。所以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情況為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這樣才更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
2.學校教育策略.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比,有它自己有利的條件,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關,計劃性、針對性都很強,而且可利用的教育渠道廣泛,方法靈活。為此促進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有必要提高學校教育的科學性。
(1)營造“愛”的校園氛圍。學校是對學生成長影響最直接的環(huán)境因素之一。寬松、和諧、健康、文明的校園氛圍有利于學生充分發(fā)揮潛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我校領導很注重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注重讓學生體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和愛護。每一位教師都力求做到微笑面對學生,認真聆聽孩子的心聲,寬容對待學生的過錯,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忽略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小事。
(2)抓住閃光點。閃光點即一個人的長處和優(yōu)點。抓住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來肯定、鼓勵、表揚,哪怕是一點點,都能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喚起人的進取心。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單親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當他們在學習上有創(chuàng)造性見解時,家長和教師則要格外夸獎和給予肯定。
(3)結對幫助,融入集體。教師及一部分學生與這些學生結成對子,主動找他們談心,給他們物質上的幫助和精神上的鼓勵,幫助他們打消其自卑的心理,孤獨心理。
(4)自我欣賞,鼓勵交往。法國教育家費雷內說過:“學生某一方面的成功,會促使其它方面的成功”。鼓勵單親家庭的孩子欣賞自我,通過正確分析,認識自我,發(fā)現(xiàn)自身的“閃光點”,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如球類、棋類等),創(chuàng)造成功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有成功的體驗,體味自我存在的價值。
(5)家校聯(lián)手,形成合力。疏導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問題,和家長的聯(lián)系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定期對單親家庭進行家訪,與單親子女家長會面。和家長們促膝談心,講清情理,往往是因為家庭的具體原因忽視了如何教育子女的問題,對子女放任自流,認為有學校教育,家里就可以不管了,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這就需要向家長講清,教師與家長共同教育學生,培養(yǎng)學生成長的密切關系。
3.社會教育策略
(1)改變人們對單親家庭子女的傳統(tǒng)觀念。我們社會要改變傳統(tǒng)的舊觀念,讓單親家庭的子女也能與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生活在我們的社會當中。
(2)積極引導單親家庭子女監(jiān)護人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由于單親家庭子女的監(jiān)護人責任意識普遍淡薄,要切實改善單親家庭子女的生存、發(fā)展環(huán)境,就必須強化單親家庭子女法定監(jiān)護人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
(3)加強單親子女教育的理論研究,為實踐中的單親子女教育提供理論依據(jù)。
總之,單親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它呼吁社會每一個人都來愛護關心單親家庭子女,因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為了中華民族的明天,讓我們都來關心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為社會、為國家盡一分責任。單親家庭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更要重視,掌握他們的心理特點,正確運用家庭教育方法,在學習上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營造良好的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使這些孩子能在愛的陽光雨露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羅尚榮,李曉紅.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對策[J].社科縱橫.2006(12).
[2]李海燕.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J].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05.
[3]林嵐.單親家庭母親及其子女成長之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
(作者單位:鄭州市二七區(qū)汝河路小學)編輯/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