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有時會讓人產(chǎn)生無限聯(lián)想,這些日子看韓劇,看到韓國人喜食大醬湯,其內(nèi)容無非是由韓國大醬、少許辣醬,以及蔬菜、豆腐、海帶和干貝等來燉,有時灶間燉鍋還在火上咕嘟,韓人便解開蓋子,用勺子舀出湯來就熱細品,那瞇眼抿嘴的幸福滿足狀很感染人。而由韓國喜聞樂見的大醬湯不由得讓人想起“東北亂燉”,我覺得它們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飲食品質(zhì)與美味方面確實有一拼。
說起“東北亂燉”,這菜肴童叟無欺,家常中庸,符合大眾口味,操作起來也簡單易行,可謂懶人的招牌菜。而名字也大方爽快,先說這“東北”二字的地域界定,會讓人想到白山黑水的廣袤,遼闊,而“亂燉”更表達出人們烹制美食時的恣意、灑脫。秋日季節(jié)是做“東北亂燉”的最佳時期,需要的食料都是應(yīng)季菜,它們在陽光下成長發(fā)育,渾身透著清風(fēng)和田野的氣息,絕無暖棚菜的枯燥無味。
做菜有時需要避開條條框框,不羈無章法更討人歡心,做“東北亂燉”就可以不拘一格,尤其“亂”字有時體現(xiàn)一種魅力和風(fēng)情,如“亂花漸欲迷人眼”、“亂點鴛鴦譜”,怎一個“亂”字了得?可這“亂”的異彩紛呈和隨意暢快誰能說得清楚?
亂燉就是做菜時肆意妄為,完全跟著感覺走,其中東北大醬可作為配料中的主旋律來營造氛圍,蔬菜可作為亂燉中的主角支撐門面,肉類可退而求其次做配角點綴。當(dāng)然“東北大醬”最好是用農(nóng)家自制的黃豆醬,那樣樸實地道,實在不行,營口大醬也可以充數(shù);肉類,可以選擇五花肉和排骨,但前者不能過肥而油膩,后者需要除掉血水,當(dāng)然為了省事也可以用豬肉罐頭來替代;蔬菜更可以五花八門。赤橙黃綠青藍紫各種蔬菜皆可粉墨登場,盡顯菜色妖嬈。
“亂燉”的快意還體現(xiàn)在操作時的漫不經(jīng)心,如蔬菜洗凈后,除了土豆、胡蘿卜、西紅柿等需要刀切。其他如茄子、豆角、卷心菜、鮮菇等皆可手撕,這樣不破壞營養(yǎng),更容易入味,同時在菜肉添水混燉時可加上花椒、大料、桂皮、蔥姜、鹽和雞精等提味,最后湯汁變濃稠狀就可以裝碗上桌,這樣的“東北亂燉”菜料豐富、味不單一,可謂色香味俱全,搭配白面饅頭和白米飯都很和諧,就著玉米面餅子更是酣暢妙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