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父親就是一條船,載孩子駛入廣闊的世界?!弊骷倚团d這樣比喻父親?!按钡馁|量如何,直接影響著孩子前行的廣度和深度。然而,在很多家庭教育當中,卻始終不出現(xiàn)“船”的蹤影。殊不知,孩子缺少父愛也是“病”。
父愛缺席,后果很嚴重
2001年,清華大學電機系學生劉海洋先后數(shù)次用濃硫酸和氫氧化鈉燒傷北京動物園熊山的三只黑熊,一只棕熊和一只馬熊,被公安機關抓獲。天之驕子做出這樣的行為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成為討論的焦點之一。劉海洋剛出生一百天父母就離異了,據(jù)劉海洋講,身為工人的母親為了撫養(yǎng)他一直未嫁,他從小就經常受欺負,但他時時處處忍讓。他媽媽說過:“這孩子在膽量、勇氣上都不夠剛強,可能與沒有父親在身邊有一定關系?!?/p>
2010年,西安音樂學院鋼琴系大三學生藥家鑫駕車回家途中撞上同向騎電動車的張某。他將傷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駕車逃逸又再次撞傷行人。藥家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作為軍人的父親對他的管教非常嚴厲,他經常遭受父母的打罵甚至被關在地下室里。藥家鑫的父親在微博中反省:“我平時管教孩子過于嚴厲,令孩子在犯錯之后害怕面對,不懂處理,最終釀成大錯?!边@種害怕犯錯害怕承擔的心理,可能就是藥家鑫悲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說,男孩成長的因素中,首先是父親的教育,沒有好的父親就沒有好的榜樣,根據(jù)統(tǒng)計,青少年犯罪中70%以上是因為缺少父教。
研究資料證明,與父親接觸少的孩子,在身高、體重、動作等方面的發(fā)育速度明顯落后,普遍存在焦慮、自卑、自閉、任性、多動、自控力差、有依賴性等問題,被專家稱為“父愛缺乏綜合征”。
美、英、德等國的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缺乏父愛的孩子年齡愈小,罹患綜合征的危險愈大,并且對男孩的影響更為嚴重。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生長在缺乏父愛的家庭,男孩罹患綜合征的危險是女孩的 1~3倍。尤其令人深省地是,在那些雙親均在但父愛缺乏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患“父愛缺乏綜合征”的可能性更大。美國婚姻問題專家道格拉斯所作的統(tǒng)計還顯示:小時候患“父愛缺乏綜合征”的孩子與那些享受到充分父愛的孩子比較,他們中學輟學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如果是女孩,長大后成為單身母親的幾率則高出3倍……
父愛為什么會缺席?
“我們一個月開一次家長會,中間還有觀摩課,但來的都是清一色的女性家長?!焙幽相嵵菀凰變簣@負責人說,他們給家長發(fā)短信,希望爸爸也能參與到學?;顒又?,可惜收效不大。很多爸爸的回答基本上都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忙”。
其實,在中國家庭中,父愛缺席現(xiàn)象普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20多年研究,連續(xù)7年做了《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權益狀況比較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回答“你如果有心事和煩惱找誰訴說”這個問題時,美、日、韓三國的高中生都把父親和母親放在前5位,而中國高中生只把母親放在前5位,父親不在其中,甚至還排在網(wǎng)友之后。
“很多父親以要養(yǎng)家沒有時間帶孩子為借口不管孩子,實際上是父親本身認為帶孩子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有這樣的想法后會愈發(fā)沒有時間?!睂O云曉說,“歐美的父親同樣要帶孩子,他們有的甚至比媽媽還要忙碌,但很多父親多會拿出大量時間來教育孩子。如果父親認為教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事,即使再忙碌也會有時間。對于父親養(yǎng)家,這本身是愛心和責任感的體現(xiàn),但是父親在職場上忙碌并不代表母親不忙碌,父親的職責從來不是只有掙錢,其職責比養(yǎng)家要豐富得多。”
“男主外女主內”這種家庭分工模式,從幾千年前流傳下來,根深蒂固。男人們從小就受到承擔家庭、社會責任這樣的教育,而女人在工作、結婚、生子之后,漸漸地將生活的重心轉移到了家庭。多數(shù)家庭中,男性收入是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庭的中流砥柱,空余時間非常少,陪伴孩子的時間自然也被縮減掉了。
但是,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副教授李文道認為“男主外女主內”的為父之道觀念已經走向衰落?!艾F(xiàn)在的很多父親忽視了自身所承擔的精神和道德上的教養(yǎng)責任,把工作與養(yǎng)家看作父職的全部,有意無意間忽視了孩子,忽視了父親的教養(yǎng)職責和為父之道?!背诉@樣的原因,李文道還提出兩點父教缺失的原因,“父親單純憑借其權威實施教育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平等正成為家庭關系的主旋律,這也動搖了父親教育孩子的信心。另外,許多父親以為,母親與孩子之間的天然聯(lián)系使母親易于主導孩子的教養(yǎng),因此對自身教養(yǎng)孩子的能力缺乏信心。”
追根究底,父教缺失是有深刻的社會根源的。李文道提出:“在傳統(tǒng)父道觀念日漸衰落、崩塌的同時,一種新的父道觀念并未能及時補位從而使父教處于一種缺失狀態(tài),社會對父親的角色認識不清,父親對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誤區(qū),這一切都亟需一種新的父教觀念及時形成并發(fā)揮作用。
對癥下藥,用愛陪伴
浙江寧波鄞州區(qū)盛世幼兒園面向全園父親做了一份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屢屢缺席,讓不少孩子開始患上“父愛缺乏綜合征”。該園園長陳旦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了幼兒園的應對策略。他們根據(jù)全園父親的愛好、特點、閑暇時間以及可利用資源等內容建立了一個父親資料庫,并尋找機會讓父親展示。不僅如此,該園還組織發(fā)起了“父親行動”,領導策劃、組織開展諸如父親家長會、父親沙龍、父親義工、父親助教、父子捕魚、親子運動會、好爸爸評選等一系列讓父親與子女一起參與的活動,努力讓每一位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都做到“不缺席”。
治療“父愛缺乏綜合征”,關鍵是通過種種方式讓缺席的父愛歸位。盛世幼兒園的“父親行動”,設置了各式各樣的活動,增強父子互動,這是一種良好的嘗試。“父愛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十分重要,因為父親往往是孩子的模仿對象、堅強的‘后盾’。因此,父親應盡早加入到對孩子的教育之中?!?海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心理咨詢中心副主任醫(yī)師岳曉雯建議,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男孩女孩都渴望得到父母特別是父親的理解及認同,應該嘗試與孩子多交流,談一些學習之外的話題,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節(jié)假日時間多陪孩子去戶外接觸大自然,讓孩子心胸寬闊,培養(yǎng)共同語言,孩子的性格會慢慢活躍起來。父母健全的愛對孩子的成長固然好處多多,但是也有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表現(xiàn)得更加自立和勇敢。單親家庭應盡可能消除父親不在身邊對孩子的影響,母親盡可能多地與孩子多做一些動手動腦的事情、多了解家中的情況,還應讓孩子多與家中的男性親屬接觸。而離異的父親也應多給孩子打電話,使孩子感覺到父愛在時間、空間、情感上都到位。
父親們,在忙碌著為孩子提供更多的玩具和美食的時候,請不要忘記,其實在孩子們成長的路上,最好的愛是陪伴。